墨子之爱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31494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子,名翟,是春秋末战国时期人,其先祖为殷商王室,他是宋国国君宋襄公之兄目夷的后裔,到墨子祖父这一代,墨家已从贵族降为平民。他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位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墨子少年时当过牧童,学过木工,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也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学习孔子的儒学与《诗》《书》《春秋》等。墨子聪颖而勤奋,并是一个很会动脑子的人,他边学习边周游列国。
  他穿着草鞋,带了三大车竹简,旅途中也不放弃学习。他先后去过齐国、鲁国、郑国、魏国、卫国、楚国。他在宋国当过大夫,曾阻止鲁阳文君公孙宽攻打郑国;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墨子没有接受,他还拒绝了楚惠王赐他的封地;越王邀请墨子去越国做官,墨子也拒绝了。
  墨子处世沉稳,勇于担当,又急人所急,他在齐国时,听说鲁班为楚王造了“云梯”,楚王要去攻陷宋国,墨子便朝夕赶路,走了十天十夜,赶到楚国找到鲁班,并劝阻楚王伐宋。楚王勉强同意,但又觉得新设计的“云梯”需要试试威力。墨子立即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武器,让鲁班来攻击,几攻几守,鲁班的进攻都被墨子巧妙地挡住了。对此,鲁班不服气,他知道墨子也是个木工巧匠,认为只要解决了墨子,攻城就会成功。墨子却说:“我有三百个学生正在城外!”楚王一听,知道没有必胜的把握,决定不攻宋国了。
  墨子在游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他开始批评儒家对天道、鬼神与命运的看法。墨子认为儒家提倡厚葬与奢侈礼乐,华而不实,“故背周道而行夏政”。在“爱”这个问题上,墨家与儒家有很大差别,墨子大胆提出了“兼爱”之说。
  “兼爱”是墨子思想学说中的核心。他批评孔子的“爱有等差”,墨子提倡爱不分厚薄亲疏,他推崇平等与博爱,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社会应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他提倡君臣、父子、兄弟都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强欺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墨子认为这是由于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层贫民与社会弱者的立场上为广大百姓说话的思想家,他创立了墨家学说,广收弟子,成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巨子,并是第一位大爱无言的圣贤。为提倡“兼爱”,他写出了《非攻》。他认为战争有正义的,也有非正义的,统治者应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不正义的战争不仅破坏生产,残害无辜,还给人民与社会带来莫大灾难。
  墨子不仅是位思想巨子,他还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科学家,他创立了逻辑学、几何学、物理学与光学。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分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与亲知。他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他对正方形、直线的定义,对“十进制记数法”的总结与阐述,对力的定义,关于杠杆作用,光与影的关系与几何光学的研究,都显示了墨子在逻辑学、几何学、物理学上的贡献。他还花三年时间制作了一种飞行的木鸟(即风筝),并制造了可载重30石的车辆,都令当时人大为佩服。
  墨子生卒年不详,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与“儒家学说”并称,被称为“显学”。墨子死后,其弟子“墨分三家”,有的弟子赴汤蹈火,视死如归,有弟子腹暾在秦国坚持行“墨家之法”,他的兒子杀了人,本应处死,秦王见腹暾年老,只有一个儿子,下令不杀其子。腹暾却说:“墨家之法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主动把儿子杀了,可见墨家既提倡“兼爱”,又维护了法律的公正。
  (常朔摘自新民网)
其他文献
一个闯关节目要求人们以团队的形式报名参加,目标是翻过一座山。团队中任何一个人翻过去都算胜利,但要保证所有人能够存活。  翻过这座山需要12天时间。由于体力原因,每个人最多只能带上8天的食物,且返回同样需要食物。  假设每个人的饭量相同,所带的食物一样。你认为最少需要几个人才能闯关成功?  除了到达终点的那个人,团队中其他人在走完一段路程后将食物分给他人并返回,这样才能闯关成功。  如果两个人组队参
乡下,妇女最是忙碌,忙完地头忙灶头。即便是到集市上逛一遭,也牵挂着家里的娃们和鸡们、羊们,置办些生活必需的物品,就急匆匆地往回赶。男人扛着沉甸甸的生活,如上紧了发条的闹钟,不得松懈。只有在狂风肆虐或大雨滂沱的天气,三五人聚在一起,央主妇炒几样应时的小菜,拎过几瓶白酒或几箱啤酒,或猜拳行令,或发扑克,不大工夫,盘净瓶干。对于他们,偶尔发发酒疯既是种奢侈,也是种享受。  房屋是一个家庭经济状况最直观的
现在空气污染特别严重,尤其是某些地方出现了雾霾天气。如果外出,空气中的有毒颗粒会随时进入你的呼吸道,引发各种疾病,所以我想发明一件透明的空气净化衣。  这件空气净化衣外形酷似宇航服,但非常轻便,内部结构与树叶相似,有许多气孔,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毒颗粒,然后将它们转化为无毒气体释放出来。  除此以外,空气净化衣还能在白天收集阳光,到晚上发出淡淡的荧光,为你照明。  指导老师 陆丽
氩气是一种非常古怪的气体,懒惰且孤独,几乎不与任何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它的发现,震惊了当时的科学界,而发现者是英国物理学家瑞利。  瑞利每天的工作就是用一架特别精确的天平测量气体的密度,测量气体密度有4个步骤:1.称一下大玻璃球;2.将气体充入这个玻璃球中,再称一下;3.将两次称量结果相减,得出气体的质量;4.最后用气体的质量除以大玻璃球的容积。这种枯燥的工作,瑞利做了很多年都不觉得厌烦。  一次,
三年前的国庆节,我和先生去上海探望儿子及他的女友敏。那时他们在上海创业,忙得焦头烂额。我们在浙江义乌,高铁也就一个多小时。  到上海的第三天,得知敏的母亲想来看他们,我们非常欣喜,感觉实属难得,对方是从遥远的甘肃平凉来沪。  儿子和敏大二谈的恋爱,是彼此的初恋。或许真的是缘分,敏身高、身材、姓氏居然都跟我一样。有一次跟敏同框,她惊讶地说:“我跟阿姨长得好像啊!”别看敏纤瘦,却极能吃苦,思维和表达也
很多年前,我读书的时候,因为汽车站离学校远,又没有接驳公交,为了省钱,我常常让客运司机在靠近学校的高速路旁停下,自己拦过路车回七公里外的学校,这样就可以省下一顿饭钱。  冬天,夜幕悄无声息地笼罩下来,一切都陷入让人紧张的静寂之中。中途下车后,我站在路边拼命拦车,却没有一辆肯停下来。等天地陷入一片混沌,雪花也纷纷扬扬飘落的时候,一向胆大的我,终于哭了起来。黑暗中,我沿着公路走了一程,感觉自己完全迷失
人类的每一个进步、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创造。急于求成成就不了“创造”的辉煌,船到桥头自然直,创造需要多方借力,历经三部曲。  创造,这个词听起来就感觉不怎么亲切,很多同学有怯生的感觉,觉得发明创造非常神秘、跟自己沾不上边。就算是偶尔在生活中发现了有趣的创意,他们也没有勇气进一步深入,进行创造。  其实,每个同学的身上都潜藏着创造的因子,我们要勇于克服未知,大胆地迈出第一步,喊出“创造,我最大”,做自
在赋值殿里认识了新朋友,莫奇别提多高兴了。而小伊也很喜欢莫奇,且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那天以后,小伊就像小尾巴似的成天跟着莫奇。“王宫里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莫奇问小伊。小伊想了想,说:“咱们去涂鸦墙吧。”  王宫里的涂鸦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墙壁,上面画满了由数字、符号组成的抽象图案。莫奇拉着小伊走到涂鸦墙前,看到这样一个程序:  莫奇想了想,说:“我知道了。cout可以把字符按照原来的样子打印
《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详才能夠有所收获。我们古人就非常推崇“静”的境界。  陶渊明可以说是静的代表人物,他身处纷乱的官场也无时无刻不惦记那些安静的所在,最终他得以如愿,回归自然。他闲静中拥书自乐,“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正是因为他选择了宁静,才能发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凡意趣。林和靖一生隐居孤山
一天,大名鼎鼎的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到乡下看望一位朋友,村里人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争相拜访他。达尔文友好地接待他们。  两个孩子想跟这位大科学家开个玩笑。商量了一阵后,他们来到野外捉了一只蝴蝶、一只蚱蜢、一只甲虫和一条蜈蚣,然后切下蜈蚣的躯干,折下蝴蝶的翅膀,扭断蚱蜢的腿和甲虫的头,再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粘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只不三不四的“怪虫”。他们将“怪虫”放到一個盒子里,敲开了达尔文的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