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思路和措施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关键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和困难。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对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管理作出了重要部署,并就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创新基层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解决中国农村治理危机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村管理 自治机制
  一、乡村治理的概念
  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学者们大都认同乡村治理是一个多元化的管理过程。乡村治理是指以乡村政府为基础,国家和社会共同作用于乡村政府并为其提供公共产品,围绕公共权力和资源有效配置展开的活动。其中,乡村政府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为乡村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持。
  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对策
  1、改善乡村治理机制要从核心入手,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我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建设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作风和管理理念,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自身素质。要更加关心和爱护农村基层干部,建立完善的补偿、激励机制,使农村基层干部专心、专注的干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带头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村民自治的核心领导力量,要想进一步改善乡村治理,就要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1)大力解决软弱瘫痪半瘫痪的村级党组织的调整整顿工作。对于那些软弱瘫痪或青黄不接的村党组织,上级党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采取内部另选、外调、下派等手段首先把组织体系建立起来,选派精兵强将组团入村,制定目标,使村党组织进入良性循环。扭转村庄内部失衡的政治关系。(2)思考制约提高党组织活力战斗力的因素,探索适应农村基层民主环境下的乡村党组织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党内民主,尽快建立健全一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基础,扩大组织权威的社会认同。(3)乡村党组织自身建设要与村民自治整体环境相适应相衔接,整体联动,加强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的联系。
  2、改善乡村治理机制要稳定基础,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1)积极探索创新村民自治组织形式,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明确规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正确处理村“两委”的关系,正确处理和加强党的领导与扩大基层民主的关系,使村党组织领导与村民自治协调起来。(2)实验和探索“两票制”、“一肩挑”和“一制三化”“两推一选”等典型模式的应用效果,并积极推广适合我省省情的发展模式。
  村委会直选对传统农村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了回应这些冲击和挑战,许多地方政府都在进行创新农村基层领导和管理体制的探索,并涌现出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
  其中,河北省武安市推行的“一制三化”制度创新模式作为村民自治的典型,以《武安市“一制三化”规范管理办法》的制度形式把“一制三化”深入到基层,对农村治理转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以武安经验为起点,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基层民主制度,具体可以按如下要求操作:(1)准确定位村委会职能。弱化当前村委会的行政功能,充分发挥其自治功能。可以在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城郊或者发达地区农村进行行政性、经济职能的剥离试点,建立有农民积极参与的村民经济合作组织,管理村级资产、资金、资源等。(2)加强制度文本之间的体系统一。提高地方相关制度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立法内涵的一致性,落实全国人大与地方各级人大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减少当前制度政策的碎片化和“文件打架”现象。(3)强化制度的约束力。严格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根据本地情况在该法的实施细则中,进一步明确村委会及其他主体的相关责任、处置方法及程序。尤其要加强干部的管理,坚决杜绝对村干部“放养找食”的现象,严防农村基层干部利用制度的“机会主义”进行权力寻租。
  3、改善乡村治理机制,还要创新基层管理服务的路径。
  基层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乡村治理的好坏。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推动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赋予农民对落实到户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设新型乡村社会文化,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操作:
  (1)完善乡村社会的经济基础,既要加大乡村外部的自己持力度,更要盘活和保护乡村内部资源。对经济发展成熟的农村,国家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赋予农民更完善的土地财产权和土地金融发展权 ,重点完善土地的征用制度,将更多的发展资本留给农村,提高农民的综合发展能力。(2)建立多元化的农民组织体系,无论是以经济做纽带的经济合作社,还是文化娱乐组织,只要是成员行为合法,就应当纳入国家管理和扶持的范围,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重心的多元化乡村组织体系。(3)构建新型乡村社会文化,注重挖掘与乡村民众有较强亲和力的文化要素,倡导和树立市场经济下新乡村文化体系,倡导移风易俗,培养良好道德风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任艳妮:多元化乡村治理主体的治理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西北农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村级治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周艳.完善我国乡村治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J].当代论坛,2012(11).
  [4]张春华.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与乡村治理[J].学术界,2012(2).
  [5]《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
其他文献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增大.一个企业如果想有长久的发展就一定要制定与时俱进的薪酬管理制度.良好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在
期刊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辽北重镇调兵山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昔
【摘要】课堂导入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师要很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设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本文将对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导入教学;温故知新导入;问题导入  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导入语让学生对这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成功的关键一步。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把五大功能区域中的城市发展新区定位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市委、市政府把綦江纳入城市发展新区,赋予了綦江拱卫支撑重庆主城
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的自动化发展,更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企业中的有效应用,进而为我国化工企业的发展做
电子通信工程是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对于构建现代信息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电子科技和信息技术能解决很多电子及通信工程领域的相关技术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电子
眼下,“主要看气质”的说法颇为流行,就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都在2016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我们不仅要拼速度、拼干劲,更要拼质量、拼气质”.rn一个人的气质是指内在涵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其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
2008年,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靳尚村砖厂在取土过程中发现一座砖室壁画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对墓室壁画采取了“整体搬迁、异地保护”的措施.墓葬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