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细做实保育常规管理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u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育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重视做细做实保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做到管理常规化、过程化。

1.加强学习培训。


  主要是针对保育员一日工作细则的内容与要求组织学习,如“三位一体”一日保教工作操作细则、后勤保育质量手册、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表、如何根据各班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分餐进餐等,并将卫生保健知识与教育理论的学习穿插在其中,以提高保育员的业务水平,转变她们的保育观念。比如:每年请专职保健老师通过开设讲座、分享护理小贴士等方式,对保育员进行进餐、盥洗、如厕等环节的保育培训。请专业人员给保育员讲解偶发性、突发性伤害事故和各种急症,如高热惊厥、意外烫伤、异物入口鼻等的紧急处理办法;体弱儿的护理知识;幼儿常见病、传染病、多发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又如: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开展保育员专业技能操作培训,注重示范、操作、评价相结合。以“84消毒水配置操作培训”为例,提供水、量杯、舀子、小桶、抹布等,提出操作规范要求后,让保育员进行消毒水配比操作,组织者对照操作流程检测配比结果并现场评价,直到所有保育员都能规范、熟练操作。培训之后,组织保育员开展“岗位操作技能竞赛”,从日常工作出发,对84消毒水配置、桌面消毒、铺床叠被、分点心、洗餐具等进行竞赛考核。不仅要求保育员眼明手快,还要操作方法规范、正确,让保育员在比一比、赛一赛中互相学习,提高责任意识、操作水平和专业自信。

2.落实规章制度。


  对于保育员的工作内容与要求,需要进行规范、切实可行的管理,做到有制度,有落实,有检查,有记录,有评比,有结果。我们与保健老师及保育组长共同商讨制定相关制度,根据各年龄段保育员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制定《保育员一日工作细则》《保育员一日卫生细则》《保育员一日配班细则》,等等。实行每日总值班制度,由幼儿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组成总值班组,轮流值班,做好“一日四巡”保育工作的检查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日四巡”是指值班的管理人员每天坚持“早巡、课间巡、午巡、离园巡”,重点“巡保育常规、巡安全卫生服务、巡保育工作开展、巡保教人员配合”。除了及时给予指导,每周还进行一次汇总,并在周五下午的交班会上将本周巡视的保育工作情况进行交流。对日常保育工作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并细致填写分类检查表,从卫生、常规和班级工作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采取公平竞争机制,每月评选卫生优秀班组,所有的考核结果都与个人绩效、年终评奖挂钩。保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每一天幼兒园的每一块玻璃都干净整洁,每一个厕所都洁净无异味,每一块活动场地都有序安全,每一个幼儿都开心快乐……

3.抓好环节管理。


  对入园、吃点心、课间活动、午餐、午睡等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保育常规,我们一一加以细化。如卫生常规具体到进餐常规、喝水常规、盥洗常规等,在进餐常规中又细化出六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使用餐具、坐姿、进餐方式、注意事项、进餐过程、餐后漱口和使用餐巾。同时,加强日常督察,检查保育员是否严格执行“四定”(定时、定点、定事、定标准)的要求和方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确保一日生活各环节保育工作的实效。

4.营造研究氛围。


  一是幼儿园立足本园保育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育教研计划,有序开展丰富的保育教研活动,如主题教研“怎样做到保教结合、教养并重”“如何在保育工作中规范操作”。二是园领导坚持每月一次参加保育教研组活动,与保健老师、保育员共同研究“午餐活动的组织与午餐环节保教人员的配合”“幼儿午餐习惯的培养”等。三是组织开展“一带一、一带二”结对带徒活动,帮助新上岗的保育员提高业务能力。四是园领导敏锐捕捉最新的保教信息,倾听保育员意见和建议,及时组织专题学习研讨,有效促进保育员的专业成长。
其他文献
一、铁路行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的指导方针,从战略性高度指明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今年初,分局制定实施了<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核心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我们淄博建筑段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和措施,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39;以德治国&#39;是在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把&#39;以德治国&#39;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意义十分重大.&#39;依法治国&#39;和&#39;以德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