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达国家回收逆向物流发展体系日臻完善,而广西北部湾回收逆向物流体系建设刚刚开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综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四个发达国家回收逆向物流发展的优秀经验,以期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回收逆向物流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 回收逆向物流 发展经验
大力发展回收逆向物流是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在经济特点所决定的。作为循环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脱贫减困”、“兴业”、“富民”,从“面”上做好“西部大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对北部湾经济区正大力发展的物流业起到推进器的作用。因此,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然而对于北部湾经济区回收逆向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刮一阵风,下一阵雨”,在物流总体发展战略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足够的理论关怀和政策关注。德、美、英、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回收物流发展的历史相对较长,通过了解和研究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回收逆向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学习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将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回收逆向物流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发达国家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
(一)德国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
1.健全的法律法规。德国对于回收逆向物流的立法,形式多样,其法律主要分为法案、条例、指南三个层次。1972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强调对废弃物排放后进行末端处理;1991年,德国政府实施《包装条例》,规定生产者和经营者有义务向消费者回收其生产或经销的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并重新加以使用和利用;1992年通过了《废旧车辆限制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车;1998年,德国制定《廢旧信息设备处置办法》,规定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信息设备,在技术可行并有一定效益的前提下,将其再次投入使用,或进行不污染环境的处置等。另外,德国近年来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产品设计者应能开发能够重复使用的、技术寿命长的产品;要求生产商采用产生废弃物少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鼓励消费者购买产生废弃物少、污染低的产品。
2.多样的发展措施。德国政府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生产企业必须向监督机构证明其有足够能力回收利用废弃物,才能被允许进行生产和销售。同时,德国政府根据绿色采购的原则,规定政府优先购买的产品应具有耐久性、可回收性、可维修、易回收处置等特性。德国政府与工商界进行坦诚合作,对废弃物按不同材料来设定减少和再循环的目标,政府强调工商界的自愿承诺,促进工商界与政府之间达成关于废旧电池、废纸、废汽车和建筑材料的回收和再循环协议。德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成效显著:包装废弃物已从过去的年均1500万t下降到2010年的500万t;冶金行业产生的矿渣95%都得到重新利用;2010年有2000万t废钢铁被重新利用;废旧汽车再利用率不断提高,到2010年废旧汽车的再利用率达到了85%。2010年德国的电子废物及废旧家电的回收量为164万t,其中旧电视占15%,旧冰箱与空调占15%,洗衣机占39%,IT产品占23%,小电器占8%。德国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情况如图1所示。
3.规范的中介组织。德国工商界建立了双向系统(DSD),也称“绿点”公司,是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DSD公司的活动经费是对委托他们进行包装废弃物回收的包装企业及进口商发放许可的“绿点”标志并收费。DSD公司回收标志只使用在一次性销售包装上,对多次使用的包装通过付押金的方法进行回收再用。DSD系统的建立大大地促进了德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至2010年,DSD公司已拥有使用其“绿点”标志的企业17900个,回收了34000万吨包装废弃物,并进行了回收再利用和处理。DSD系统的回收效果如表1所示。
(二)日本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
1.优惠的经济政策。日本政府积极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来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回收逆向物流。譬如,日本政府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产处理设备,再使用年限内除了普通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处理装置、空瓶洗净处理装置等实行特别退税和三年的固定资产税退还。对企业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的,由非营利性的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优惠利率贷款。此外,日本政府在全国许多的城市实施资源回收奖励制度,对社区、学校等集体回收旧报纸、旧包装箱等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
2.自律的企业行为。日本企业自觉发展回收逆向物流的原因主要有:其一,日本回收逆向物流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生产者的责任制,企业有责任对生产或进口产品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回收利用,若达不到法律要求的标准将受到惩罚,并损害企业的形象。其二,日本已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市场条件成熟,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已成规模,产品技术升级快,公众的绿色消费需求日益高涨。企业为了赢得更多的利润,为了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便自觉建设企业的回收逆向物流系统。
3.具体的行动计划。为了促进报废汽车的回收并纠正处理方式,日本政府从1997年开始酝酿报废车辆回收计划,以2002年和2015年为目标年度设定了回收比例目标和减少有毒物质使用目标。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减少使用有毒物质和切碎机粉尘,促进汽车回收比例提高;提高报废汽车处理效率,建立企业、研究单位、政府、地方主管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框架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经销商、拆卸商等不同主体应承担的责任等。为了促进废旧纸张回收,日本通产省于1997年首次开展推动废旧纸张回收的活动计划。根据该活动计划将每年10月的第二周定为“废旧纸张回收周”,在该周内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废旧纸张的回收,并进一步吸收各方面对废旧纸张回收计划的关注。
(三)英国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
1.明确的法律条文。为了促进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英国政府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1995年,英国颁布《环境法》规定了生产者的责任义务。根据英国法律文件“生产者责任和义务(包装废物)”规定,各包装企业必须遵守三个主要法规:其一,注册登记,包括所需的相关包装数据;其二,回收率和循环率;其三,许可证。此外,英国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不仅包括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等。为此,英国政府明确要求包装材料制造商拟定包装废弃物重新使用计划,逐步达到包装物减量使用、重复利用、回收再用、填充多用和降解分化的目标。2010年,英国回收的旧塑料为10万t,法规要求在未来的四年内每年至少回收30万t。
2.灵活的回收体系。英国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支持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并建立回收组织积极构建回收逆向物流体系。英国2000年开始颁发“Jerwood-Salters环境奖”,用于资助在绿色化学方面卓有成就的年轻学者。英国的RECOUP机构在英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建立了塑料瓶回收组织,对废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英国有3000多个塑料瓶回收库,1400万个家庭的废物(包括塑料瓶)通过街边回收系统得到回收再利用。
(四)美国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
1.有效的政策规定。美国于1966年制定《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规定汽车制造商对有缺陷的产品实施召回制度,1976年首次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随后,美国加州于1990年通过了《综合废弃物管理法》,要求通过资源削减和再循环减少50%的废弃物;由7个州组成的州际联盟规定40~50%的新闻纸必须采用再生纸;威斯康星州规定塑料容器必须使用10~25%的再生原料。美国的一些州对饮料瓶罐收取垃圾处理预交金,收取的预交金用于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回收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美国几乎所有的州均有对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实行政府优先购买的相关政策或法规,联邦审计人员有权对各联邦代理机构未按规定购买的行为处以罚金。
2.全面的行业发展。现在,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遍布美国的各行各业,既有传统的造纸、炼钢等行业,也有电子电器、计算机等新兴行业。这些行业将可回收的废弃物收集分类,作为原材料投入到生产当中,并生产出新的产品投放市场。在钢材产量方面,美国生产的钢材只有40%是采用铁矿石炼制而成的,其余的60%全都是利用回收的废钢材重新回炉生产出来的。在废旧铝制品方面,美国每年生产超过10000亿个铝罐,其中超过了640亿个是利用回收的废旧铝罐制成的,循环利用率超过60%。在废塑料方面,美国年产超过1500万吨的废塑料,有超过35%的废塑料可以回收利用,其中,包装制品占50%,建筑材料占18%,消费品占11%,汽车配件占5%,电子电器制品占3%。在废旧轮胎方面,美国2010年废旧轮胎总生产量为2.7亿条,利用量为1.995亿条,年利用率为73.8%。在汽车回收方面,美国采用先进的回收技术和设备,把占有每辆汽车质量80%的零部件都回收并重新利用起来。
3.广泛的公民参与。美国政府十分注重社会公民参与回收逆向物流体系的建设。为了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美国把每年的11月15日确定为美国循环日,全国再生循环联合会等机构每年对在资源再生利用方面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并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美国各种环保组织也经常举办活动,鼓励人民积极参加社区里的再生物质利用活动,购物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品,购买可维修和重复使用的物品等。政府为了鼓励消费品的循环利用,开办了免费供企业和居民进行旧货交易的网站。美国开展消费品循环利用的渠道很多,既有家庭的庭院甩卖,也有慈善机构的旧货交易,消费者可以通过一些商业网站或政府支持的网站进行旧货买卖。
发达国家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借鉴
(一)利用法律引导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
其一,延长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制,要求企业对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负责,包括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后回收等。其二,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机制,只有企业的生产行为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允许企业进行生产。其三,政府可以规定企业缴纳回收处理费用的义务,或采取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的原则。其四,政府可以颁布有关的税法,要求企业缴纳相应的费用,促进企业改变生产行为。其五,针对不同的废旧材料,政府可以规定企业必须回收的材料范围。。
(二)利用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回收逆向物流
构建回收逆向物流体系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政府要利用财政、税收等优惠的政策来鼓励和扶持企业发展回收逆向物流。关于优惠政策的制定,政府可以从采购、收费、奖励、税收、资助等方面入手。采购方面,政府应对公共机关的采购行为和采购范围进行限定,要求政府机构及其事业单位优先采购企业利用回收废弃物再制造的产品。收费方面,政府应该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生产者征收产品费;或是实施抵押金制度,针对包装回收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免除相应的抵押责任,对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企业追加收取抵押金。奖励方面,政府应该设立一些奖项来支持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税收方面,政府应该对采购回收再利用设备或对资源进行加工再利用的企业实施减免、退税等优惠税收措施。资助方面,政府应该对设立回收研究项目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用于支持企業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
(三)发挥信息中介在发展回收逆向物流中的作用
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旧物回收信息收集中心,专门用于旧物信息的发布,针对发布的旧物信息组织相应的调剂交易会,方便各类旧物的交易与调剂。这样的信息中介组织使市民、企业、政府形成一体,通过沟通信息、调剂余缺,推动了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
(四)推动企业重视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
企业发展回收逆向物流可以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满足消费者各方面的需求,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能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针对当前北部湾经济区相关企业对回收逆向物流认识不足的现状,政府应该加强对回收逆向物流的宣传力度,使企业意识到发展回收逆向物流的重要性。政府可以自行出资或与社会其他企业、机构、个人进行广泛的合作,建立一批回收逆向物流企业,通过这批企业的发展壮大来带动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回收逆向物流的行业中,为企业发展回收逆向物流起引导、示范的作用。
(五)鼓励公民广泛地参与回收逆向物流的建设
发展回收逆向物流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参与,也需要公民更多的支持,只有这样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北部湾经济区政府可以仿效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热线来解答公民关于废物回收等方面的问题,对废旧的物品交换给予更多有实际参考的建议;政府应鼓励慈善机构开设各种类型的旧货店,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鼓励人们将旧商品送到这些旧货店进行处理、消毒等,然后由慈善机构对它们进行义卖,所得收入用来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政府应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每年的某个月份为“再回收利用活动月”,与回收利用活动有关的政府部门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普及活动,鼓励公民参与到回收逆向物流中来,使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在我国公民中养成一种习惯,变成公民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也可以成立一些市政公司,对每天回收的垃圾种类进行详细的安排,对于回收难处理的来及如旧家电、旧电器等安排特定的时间进行回收,帮助人们及时清理和回收垃圾。
(六)建立规范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
北部湾经济区可借鉴日本回收逆向物流发展的三条途径:行政收集、集团回收、直接搬运。回收的资源最后由回收部门提供给所需的各产业部门或废品收购部门,促进废弃物的再循环使用。为了减少生产企业的回收负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政府可以把废弃物的回收工作交由回收与处理废弃物的有关政府部门、组织机构等。这些回收企业或组织机构对废弃物物品进行专门回收和处理,根据废旧物的品种和重量要求生产企业缴纳一定的费用,对废弃物物品回收处理完毕后,再返回销售给生产企业。
结束语
随着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 “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被明确提出。2009年1月1日,我国又开始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叠加效应,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有力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将有利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黄海峰,刘京辉等.德国循环经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5.
[2]刘涛,胡列格.回收逆向物流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8,(9):7-8.
[3]许金波,朱霞.回收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物流管理,2009,31(177):54-55.
[4]王西兵,钱燕云.逆向物流及其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05,28(120):4-7.
[5]李君,王晗.国内外逆向物流理论研究[J].物流科技,2009年,(10):1-3.
[6]Linda S. Beltran. Reverse Logistics:Current Trends and Practies in the Commerial World[J]. Logistics Spectrum, 2002,36(3):2.
作者简介:顾淑红,女,(1976-),汉族,湖北京山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 回收逆向物流 发展经验
大力发展回收逆向物流是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在经济特点所决定的。作为循环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脱贫减困”、“兴业”、“富民”,从“面”上做好“西部大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对北部湾经济区正大力发展的物流业起到推进器的作用。因此,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然而对于北部湾经济区回收逆向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刮一阵风,下一阵雨”,在物流总体发展战略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足够的理论关怀和政策关注。德、美、英、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回收物流发展的历史相对较长,通过了解和研究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回收逆向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学习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将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回收逆向物流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发达国家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
(一)德国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
1.健全的法律法规。德国对于回收逆向物流的立法,形式多样,其法律主要分为法案、条例、指南三个层次。1972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强调对废弃物排放后进行末端处理;1991年,德国政府实施《包装条例》,规定生产者和经营者有义务向消费者回收其生产或经销的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并重新加以使用和利用;1992年通过了《废旧车辆限制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车;1998年,德国制定《廢旧信息设备处置办法》,规定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信息设备,在技术可行并有一定效益的前提下,将其再次投入使用,或进行不污染环境的处置等。另外,德国近年来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产品设计者应能开发能够重复使用的、技术寿命长的产品;要求生产商采用产生废弃物少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鼓励消费者购买产生废弃物少、污染低的产品。
2.多样的发展措施。德国政府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生产企业必须向监督机构证明其有足够能力回收利用废弃物,才能被允许进行生产和销售。同时,德国政府根据绿色采购的原则,规定政府优先购买的产品应具有耐久性、可回收性、可维修、易回收处置等特性。德国政府与工商界进行坦诚合作,对废弃物按不同材料来设定减少和再循环的目标,政府强调工商界的自愿承诺,促进工商界与政府之间达成关于废旧电池、废纸、废汽车和建筑材料的回收和再循环协议。德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成效显著:包装废弃物已从过去的年均1500万t下降到2010年的500万t;冶金行业产生的矿渣95%都得到重新利用;2010年有2000万t废钢铁被重新利用;废旧汽车再利用率不断提高,到2010年废旧汽车的再利用率达到了85%。2010年德国的电子废物及废旧家电的回收量为164万t,其中旧电视占15%,旧冰箱与空调占15%,洗衣机占39%,IT产品占23%,小电器占8%。德国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情况如图1所示。
3.规范的中介组织。德国工商界建立了双向系统(DSD),也称“绿点”公司,是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DSD公司的活动经费是对委托他们进行包装废弃物回收的包装企业及进口商发放许可的“绿点”标志并收费。DSD公司回收标志只使用在一次性销售包装上,对多次使用的包装通过付押金的方法进行回收再用。DSD系统的建立大大地促进了德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至2010年,DSD公司已拥有使用其“绿点”标志的企业17900个,回收了34000万吨包装废弃物,并进行了回收再利用和处理。DSD系统的回收效果如表1所示。
(二)日本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
1.优惠的经济政策。日本政府积极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来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回收逆向物流。譬如,日本政府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产处理设备,再使用年限内除了普通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处理装置、空瓶洗净处理装置等实行特别退税和三年的固定资产税退还。对企业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的,由非营利性的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优惠利率贷款。此外,日本政府在全国许多的城市实施资源回收奖励制度,对社区、学校等集体回收旧报纸、旧包装箱等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
2.自律的企业行为。日本企业自觉发展回收逆向物流的原因主要有:其一,日本回收逆向物流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生产者的责任制,企业有责任对生产或进口产品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回收利用,若达不到法律要求的标准将受到惩罚,并损害企业的形象。其二,日本已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市场条件成熟,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已成规模,产品技术升级快,公众的绿色消费需求日益高涨。企业为了赢得更多的利润,为了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便自觉建设企业的回收逆向物流系统。
3.具体的行动计划。为了促进报废汽车的回收并纠正处理方式,日本政府从1997年开始酝酿报废车辆回收计划,以2002年和2015年为目标年度设定了回收比例目标和减少有毒物质使用目标。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减少使用有毒物质和切碎机粉尘,促进汽车回收比例提高;提高报废汽车处理效率,建立企业、研究单位、政府、地方主管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框架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经销商、拆卸商等不同主体应承担的责任等。为了促进废旧纸张回收,日本通产省于1997年首次开展推动废旧纸张回收的活动计划。根据该活动计划将每年10月的第二周定为“废旧纸张回收周”,在该周内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废旧纸张的回收,并进一步吸收各方面对废旧纸张回收计划的关注。
(三)英国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
1.明确的法律条文。为了促进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英国政府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1995年,英国颁布《环境法》规定了生产者的责任义务。根据英国法律文件“生产者责任和义务(包装废物)”规定,各包装企业必须遵守三个主要法规:其一,注册登记,包括所需的相关包装数据;其二,回收率和循环率;其三,许可证。此外,英国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不仅包括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等。为此,英国政府明确要求包装材料制造商拟定包装废弃物重新使用计划,逐步达到包装物减量使用、重复利用、回收再用、填充多用和降解分化的目标。2010年,英国回收的旧塑料为10万t,法规要求在未来的四年内每年至少回收30万t。
2.灵活的回收体系。英国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支持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并建立回收组织积极构建回收逆向物流体系。英国2000年开始颁发“Jerwood-Salters环境奖”,用于资助在绿色化学方面卓有成就的年轻学者。英国的RECOUP机构在英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建立了塑料瓶回收组织,对废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英国有3000多个塑料瓶回收库,1400万个家庭的废物(包括塑料瓶)通过街边回收系统得到回收再利用。
(四)美国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
1.有效的政策规定。美国于1966年制定《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规定汽车制造商对有缺陷的产品实施召回制度,1976年首次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随后,美国加州于1990年通过了《综合废弃物管理法》,要求通过资源削减和再循环减少50%的废弃物;由7个州组成的州际联盟规定40~50%的新闻纸必须采用再生纸;威斯康星州规定塑料容器必须使用10~25%的再生原料。美国的一些州对饮料瓶罐收取垃圾处理预交金,收取的预交金用于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回收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美国几乎所有的州均有对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实行政府优先购买的相关政策或法规,联邦审计人员有权对各联邦代理机构未按规定购买的行为处以罚金。
2.全面的行业发展。现在,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遍布美国的各行各业,既有传统的造纸、炼钢等行业,也有电子电器、计算机等新兴行业。这些行业将可回收的废弃物收集分类,作为原材料投入到生产当中,并生产出新的产品投放市场。在钢材产量方面,美国生产的钢材只有40%是采用铁矿石炼制而成的,其余的60%全都是利用回收的废钢材重新回炉生产出来的。在废旧铝制品方面,美国每年生产超过10000亿个铝罐,其中超过了640亿个是利用回收的废旧铝罐制成的,循环利用率超过60%。在废塑料方面,美国年产超过1500万吨的废塑料,有超过35%的废塑料可以回收利用,其中,包装制品占50%,建筑材料占18%,消费品占11%,汽车配件占5%,电子电器制品占3%。在废旧轮胎方面,美国2010年废旧轮胎总生产量为2.7亿条,利用量为1.995亿条,年利用率为73.8%。在汽车回收方面,美国采用先进的回收技术和设备,把占有每辆汽车质量80%的零部件都回收并重新利用起来。
3.广泛的公民参与。美国政府十分注重社会公民参与回收逆向物流体系的建设。为了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美国把每年的11月15日确定为美国循环日,全国再生循环联合会等机构每年对在资源再生利用方面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并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美国各种环保组织也经常举办活动,鼓励人民积极参加社区里的再生物质利用活动,购物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品,购买可维修和重复使用的物品等。政府为了鼓励消费品的循环利用,开办了免费供企业和居民进行旧货交易的网站。美国开展消费品循环利用的渠道很多,既有家庭的庭院甩卖,也有慈善机构的旧货交易,消费者可以通过一些商业网站或政府支持的网站进行旧货买卖。
发达国家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借鉴
(一)利用法律引导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
其一,延长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制,要求企业对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负责,包括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后回收等。其二,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机制,只有企业的生产行为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允许企业进行生产。其三,政府可以规定企业缴纳回收处理费用的义务,或采取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的原则。其四,政府可以颁布有关的税法,要求企业缴纳相应的费用,促进企业改变生产行为。其五,针对不同的废旧材料,政府可以规定企业必须回收的材料范围。。
(二)利用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回收逆向物流
构建回收逆向物流体系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政府要利用财政、税收等优惠的政策来鼓励和扶持企业发展回收逆向物流。关于优惠政策的制定,政府可以从采购、收费、奖励、税收、资助等方面入手。采购方面,政府应对公共机关的采购行为和采购范围进行限定,要求政府机构及其事业单位优先采购企业利用回收废弃物再制造的产品。收费方面,政府应该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生产者征收产品费;或是实施抵押金制度,针对包装回收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免除相应的抵押责任,对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企业追加收取抵押金。奖励方面,政府应该设立一些奖项来支持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税收方面,政府应该对采购回收再利用设备或对资源进行加工再利用的企业实施减免、退税等优惠税收措施。资助方面,政府应该对设立回收研究项目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用于支持企業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
(三)发挥信息中介在发展回收逆向物流中的作用
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旧物回收信息收集中心,专门用于旧物信息的发布,针对发布的旧物信息组织相应的调剂交易会,方便各类旧物的交易与调剂。这样的信息中介组织使市民、企业、政府形成一体,通过沟通信息、调剂余缺,推动了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
(四)推动企业重视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
企业发展回收逆向物流可以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满足消费者各方面的需求,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能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针对当前北部湾经济区相关企业对回收逆向物流认识不足的现状,政府应该加强对回收逆向物流的宣传力度,使企业意识到发展回收逆向物流的重要性。政府可以自行出资或与社会其他企业、机构、个人进行广泛的合作,建立一批回收逆向物流企业,通过这批企业的发展壮大来带动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回收逆向物流的行业中,为企业发展回收逆向物流起引导、示范的作用。
(五)鼓励公民广泛地参与回收逆向物流的建设
发展回收逆向物流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参与,也需要公民更多的支持,只有这样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北部湾经济区政府可以仿效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热线来解答公民关于废物回收等方面的问题,对废旧的物品交换给予更多有实际参考的建议;政府应鼓励慈善机构开设各种类型的旧货店,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鼓励人们将旧商品送到这些旧货店进行处理、消毒等,然后由慈善机构对它们进行义卖,所得收入用来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政府应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每年的某个月份为“再回收利用活动月”,与回收利用活动有关的政府部门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普及活动,鼓励公民参与到回收逆向物流中来,使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在我国公民中养成一种习惯,变成公民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也可以成立一些市政公司,对每天回收的垃圾种类进行详细的安排,对于回收难处理的来及如旧家电、旧电器等安排特定的时间进行回收,帮助人们及时清理和回收垃圾。
(六)建立规范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
北部湾经济区可借鉴日本回收逆向物流发展的三条途径:行政收集、集团回收、直接搬运。回收的资源最后由回收部门提供给所需的各产业部门或废品收购部门,促进废弃物的再循环使用。为了减少生产企业的回收负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政府可以把废弃物的回收工作交由回收与处理废弃物的有关政府部门、组织机构等。这些回收企业或组织机构对废弃物物品进行专门回收和处理,根据废旧物的品种和重量要求生产企业缴纳一定的费用,对废弃物物品回收处理完毕后,再返回销售给生产企业。
结束语
随着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 “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被明确提出。2009年1月1日,我国又开始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叠加效应,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有力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回收逆向物流的发展,将有利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黄海峰,刘京辉等.德国循环经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5.
[2]刘涛,胡列格.回收逆向物流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8,(9):7-8.
[3]许金波,朱霞.回收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物流管理,2009,31(177):54-55.
[4]王西兵,钱燕云.逆向物流及其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05,28(120):4-7.
[5]李君,王晗.国内外逆向物流理论研究[J].物流科技,2009年,(10):1-3.
[6]Linda S. Beltran. Reverse Logistics:Current Trends and Practies in the Commerial World[J]. Logistics Spectrum, 2002,36(3):2.
作者简介:顾淑红,女,(1976-),汉族,湖北京山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