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书店兴与衰的问答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dszc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3月14日,《北京日报》的一条《“书店渐远,记忆永存”,盛世情书店今天正式关张》的消息引发了朋友圈的热议。因为购书,我与盛世情书店老板范玉福夫妇(他们都姓范,男的我称老范,女的我叫小范)已有二十多年的交往,以前我也在文章中两次涉及这家书店,于是第二天我便写一篇千字文《模范夫妻“盛世情”》,并附上以前写的片断文字,用我公众号推出,以作纪念。没想到的是,此文两天时间,阅读过万,且有四五家媒体的记者拐弯抹角找到我,给我出问题,让我谈感受。我也就认真了一把,形成了文字。现把问与答放在下面,算是我与书店交往的一点简单梳理,我对书店兴衰的一点粗浅思考。
  问:请您还原一下,您少年时代第一次接触书店,到后面学生时代、研究岁月中,书店对您来说印象最深的时刻和对您的影响?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故事?
  答:故事挺多,有些我以前已写到文章里了。
  少年时代第一次接触书店,应该就是我12岁那年与小伙伴走20多里地进城,然后买了两本书,一本是《雷锋的故事》,另一本是《夜渡:工程兵短篇小说集》。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的事情,书店是晋城县的新华书店。我之所以能记住这个准确的时间和买的书,是因为这次进城买书给我带来了严重后果——回家的半道上我去了亲戚家,因为困乏,当晚围着火炉睡觉,烧伤了双腿,养伤达三个月之久。所以,最早的书店关联着我的创伤记忆和伤痛体验,刻骨铭心。
  上大学时,记得校园里有个“山大书厅”,我不时会去那里转转。但那时买书不多,主要是无钱买书。上世纪80年代后期读研究生时,我对山东师大校门对过的一家文史书店印象很深。那个书店不大,主要经营学术书,好多书我都是从这家书店买到的,包括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读研期间,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我想买这本书,居然需要出具单位证明。于是我先到中文系开证明,内容大概是供研究之用,然后与两个同学跑了趟新华书店,一下子买回来一二十本。为什么会买那么多?因为好多同学都要这本书,我们就用一张证明来了一次集体采购。这是那个年代发生的一桩趣事。
  上世纪90年代,个体经营的书店已经兴起。当时我在山西工作,每逢去太原开会、出差,必去的一家书店是尔雅,因为尔雅书店经营的书品位高,不像新华书店主要是大路货。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大学同学李杜是诗人,这家书店据说是他那位读了图书馆专业的弟弟开的。我一去这家书店,就想起了李杜;想起李杜,也就想起年轻时我也曾有过疯狂读诗抄诗的时刻,包括把李杜的诗都抄到了笔记本上。直到现在,我还能背下他那首《在黄土地上》的开头一节。

  读博士时,有次跑书店的经历印象最深。当时我已被我的导师童庆炳先生逼住,准备以法兰克福学派为题做博士论文。此前我虽断断续续买过一些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的译书(比如阿多诺的《美学理论》是1999年5月在南京的先锋书店买到的),但依然缺几本。于是我在2000年6月4日一大早从北师大出发,骑了辆破自行车,先去王府井新华书店一带,又转西单图书大厦,然后一路向北,奔中关村,到“风入松”,逛万圣书园,结果还颇有收获。比如在三联购书中心,发现了王才勇翻译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大喜过望;在西单图书大厦,买到了《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那次逛书店目标明确,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速战速决,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当然,像许多人一样,我也是北师大东门外盛世情书店的常客。与范老板相熟后我问过他,他说书店是1999年开张的,而我也正好是这一年来北京念书,它陪伴了我二十多年的时光,我在这家书店买了多少书已无法统计。读博士三年,我们傍晚散步可能就散到了这家书店,然后与老板闲聊天,看看有无新书到货。那时候可以说是三天两头去一趟,书店也人气旺盛,门庭若市,好不热闹。毕业后头十年,我也依然保留着经常去那里的习惯。去得少下来的时间点是2011年,此前即便我搬离了校园,但骑车回家时必定要路过“盛世情”,便会时不时地停下来进去瞅瞅。但2011年我买了车,去学校可以开车了,不再路过那里了,去的就少了下来。但即便如此,每年我都还要去那里跑几趟。2016年我与小范加了微信,有时候我就把要找的书开个书单,请她与老范帮我找书,然后我去取一趟,顺便逛一下书店。尤其是成套的书,一买几十本花两三千的书,虽然我也可以网购,但我还是特意交给他们帮我进书。因为眼看着这家书店萧条下去,在我便含有照顾他们生意的意思,虽然他们不一定在意。
  我之所以对这家书店的印象深,可说的故事多,一是去的次数多,有了特殊感情。二是老板夫妇亲自站柜台,你是直接在与老板打交道。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三是老范同志有个性,有脾氣,听他用北京话挤兑人,我也能听出妙处,常常乐不可支,算是一种话语享受。四是老范小范都是底层百姓,我与老范又是同龄人,熟悉之后,他们有什么喜怒哀乐,比如儿子考大学了,填报怎样的志愿了,也乐意跟我念叨。我喜欢跟这样的人聊天。五是老范有情怀,而关于他的情怀,我已写到《2017:刘项原来不读书》这个文章中了。
  问:以读者角度来看,您认为从几十年前新华书店排队,到盛世情之类独立书店兴起和衰落,到现在单向街之类成为网红书店,您作为读者有什么不同感受?如何看待书店的这种迭代?
  答:套用崔健的歌词,就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在新华书店排队买书是改革开放之初的事情。为了重印或再版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而排队买书,就是饥渴症的体现。但新华书店首先是国营单位,包括服务在内的整个机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其次它又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大众书店,里面便以经销大众读物为主。学术书当然也有,但既少又不全,这样就有了一些个体书店。我觉得独立书店的兴起是社会分层的产物,每个独立书店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自己的目标客户。从这个意义上说,独立书店其实又是小众书店。但由于北京本来就是文化中心,大学多,读专业书的人也多,所以这样的小众书店其实光顾者也不少。“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这当然是一种“区隔”,但去不去万圣书园盛世情,可能也是一种“区隔”吧。   独立书店的衰落是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书的出现,网购的兴起密切相关的。假设没有这些东西,买书我们必须亲去书店,那么,这些书店就不可能衰落。当然,更隐秘的原因可能是现代性这驾战车,因为有人说“现代性就是时间的加速”。我们生活在越来越快的时代,省略过程直奔主题的时代,一切都以快捷方便为最高目的,一切都以工具理性为衡量标尺。而逛书店、选书、买书,甚至在书店里抱着一本书看半天,这都是古典行为,是现在许多人无法做到的。读者不再光顾书店,书店也就到了关张倒闭的时候了。
  电子书的冲击也不可小觑。现在的好多年轻人直接把书买到了电子书,或者把找到的电子书存到了电脑里,这种书不占地方,携带方便,更为年轻人喜欢。连纸版书都不读了,书店还卖得动书吗?
  记得多年前去西单图书大厦,给人的感觉是那里就像一个巨大的菜市场,书一堆一摞地码在那里,仿佛土豆白菜,感觉很不好,后来我就不去了。我觉得在独立书店找书更方便,也比较有感觉。
  问:您如何定义书店?眼中书店最好的样子,或者最佳的盈利模式,或者未来书店的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呢?
  书店是提供精神食粮的地方,图书馆当然也是,但它们的功能不一样。进入图书馆你是借书或读书,而进入书店自然就是买书了。北京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商场,提供的是吃饭穿衣服务,它们同样也在经历着网购时代的到来,但它们关张的幅度和速度就小得多,为什么许多书店纷纷倒下了呢?这其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书店的主要功能自然主要是卖书买书,但我觉得好的书店还应该成为一座城市的风景。今年3月初,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德国最古老的民營书店关门了,因为98岁的守店人海尔嘉·薇赫老奶奶去世。她一生嫁给了书,书店里的每一本书她都读过。这个书店与它的主人的故事让人看得唏嘘不已。实际上,此家书店就是德国城市的一处风景。盛世情书店尽管店面不大,后来空间变小,书又被迫进入“地下状态”,但它好赖也是北师大旁边的一处风景。而像万圣书园这种书店,则可以成为北京的风景。90年代我在山西,但凡来到北京,除了干正事比如开会、考试之外,其余的时间主要就是逛大大小小的书店,那是我要看的风景。如今,北京城依然故我,但这样的风景地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以前,书店几乎是给我自己的“个人图书馆”进货的唯一渠道,但最近一些年我也经常网购。而且,我现在家里已书满为患,买回来没地方放,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我跑书店的动力。未来书店的样子其实我是无法想象的,就像我无法想象我自己的图书馆一样。但是,只要书店存在,我觉得它就必然还是在经营纸版书,因为买电子书不需要去它那里,电子书也摆不到桌面上。至于最佳的盈利模式,我想肯定是需要在书店有钱可赚和读者希望折扣更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这其实又是一个矛盾。作为书店的经营者,谁能解决好这个矛盾,谁就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实际上,一些书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盈利模式,万圣书园有万圣模式,豆瓣书店有豆瓣模式,关张的盛世情书店也有它自己的模式。或者也可以说,最佳盈利模式就是根据自己书店的定位、声望、读者诉求等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模式。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我回答这几个问题时,我想到了意大利作家艾柯那篇《书的未来》,也想到了他与卡里埃尔的对谈:《别相摆脱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艾柯与卡里埃尔没有涉及书店的未来,但是我想,书店的未来与书的未来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有一天,纸质书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书店是否也因此会吹灯拔蜡?书店的一个功能我以为是,当书摆在那里时,它就具有了本雅明所谓的“展示价值”。电子书当然也可以“展示”,但它有无“价值”,我就说不上来了。因此,到目前为止,书和书店都关联着艾柯所谓的“植物记忆”,而我们作为读书人,也是被这种记忆塑造出来的。我们对纸质书的喜爱,对书店的缅怀,全部都与这种记忆有关。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全部记忆都成为“电子记忆”,书和书店也就彻底“走进新时代”了。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委员谈性善,思考用功深。”《孟子》是全国政协“国学读书群”第二阶段研读的经典之一。陈来、梁涛两位老师进行导读。在学习中,孟子的“性善说”引起了委员们的热议。人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儒家人性论对塑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至深。委员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不仅有浓厚的学理兴趣,更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本期所推出的几篇文章,既有最前沿的学术探索,又在中外文明比较视野下探讨了儒家人性论的文化特色和当代价值
近日,陈启智先生的《怎样学写启功行书》一书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本书既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行书的入门教材,也是一部正宗翔实、科学规范的启功行书书法宝典,既有扎实敦厚的理论意义,又有形象直观的实践价值。  启功先生是一百年来在中国文化艺術界影响巨大的人物。启功先生生前担任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后为名誉主席)和西泠印社社长等四职。他是社会公认的当代教育
[本刊讯] 2006年7月20~25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在贵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8家期刊社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贵州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任平就贵州省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相关工作做了报告。期刊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曾祥翊同志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他介绍了期刊专业委员会关于2006年度现代远程教育优秀论文征文活动的组织情况,并公布了
这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时代的大潮正在奔腾向前。  1949年11月11日深夜十点半,著名文学家胡风饱含深情地创作了一组题为《时间开始了》的长诗,其中写道:  时间  奔腾在肃穆的呼吸里面  跨过了这肃穆的一刹那  时间!时间!  你一跃地站了起来!  毛泽东,他向世界发出了声音  毛泽东,他向时间发出了命令  “进军!”  翻阅文献,这是70年前文化界最有代表性的心情表达。  “时间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源自学人的主动性,文人靠一个个大脑、一支支笔、几本刊物,引入西方现代民主思想,摧毁桎梏国人心灵的枷锁,进而改造国民性,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吴虞等人反对的对象基本一致,初步采取的方式也基本一致。但目标的相同并不能弥合观念本来的不同,新文化诸人的思想认知、价值体系、学术观念和理想抱负本来就不一样。出发点一致,并不能确保共同走向终点;敌人相同,并不代表真的志同道合。观
/壹/  现当代戏剧史的写作很难。这是我写完《20世纪中国戏剧史》,尤其是完成了当代部分后最突出的感受。通常人们会认为,从事现当代研究与现当代史写作最大的学术便利,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处于大致相同的年代,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直接感受,有效地消除了对被研究者所处环境的距离感;而且,只要你愿意,多半可以直接接触研究对象,至少可以接触到他们参与各种活动的见证者。然而我的感受是,所有这些方便都不足以抵消潜在的不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但危机也会促使人类反思存在的问题,促使人类回到理性的发展轨道。在当前形势下,消除共同面临的危机,是全人类的责任,此时需要的是善良、友爱、真诚和勇于承担的精神,需要的是充分合作与相互信任。为此,构建新的应对全球性危机机制,以应对和遏制人类公共危机就尤为迫切和紧要。这涉及国家制度、文化传统、民族信仰、人口结构、自然资源与生态文
/一/  在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媒体对他以及他的小说作品进行了大量报道。许多关于他的介绍性文字都提到,石黑一雄同拉什迪(Salman Rushdie)和奈保尔(V. S. Naipaul)一道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然而,与另外两位作家明显不同的是,尽管石黑一雄身为日裔移民,但其小说却对移民生存经验、族裔身份探索等主题涉及甚少。实际上,石黑一雄本人并不希望外界过分关注自己的族
本单元通过对著名的卡通人物和卡通创造者的介绍让学生对卡通有进一步的了解。本课以阅读和口头表达训练为主,让学生能就“卡通英雄”的话题展开讨论,并对卡通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继续who that 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的学习。本单元前两个模块已进行定语从句的学习,本课则是前面知识的延续。  在教学本课时,我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激活学生的想像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推
1901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了《南海康先生传》一文,其时,康有为尚在人世。梁启超之所以违背常情,为其师生前立传,自有其苦衷所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氏被迫流离海外,清廷虽无力缉捕,然而因倡导变法,康氏被时论视作毁弃祖宗之法的大胆狂徒与不法逆贼,深受痛诋。在此背景下,梁启超为其师描摹胸怀、袒露心声,一方面争取世人理解,另一方面则希望对簿公堂,留待历史审判。在这篇为其师申诉的文章中,梁启超最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