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ww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骨伤科门诊诊治的2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100例)和针灸组(100例)。针刀组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1次;针灸组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每周3次,共治疗2周。治疗后采用通用的WOMAC评分问卷调查方式来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针刀组总体疗效优于针灸组(Z=-6.012,P=0.000)。针刀组在疼痛、久坐站立痛、下蹲屈膝及日常活动的评分分别为(2.87±1.45)分、(2.42±1.56)分、(2.54±1.74)分、(2.34±1.43)分,均显著低于针灸组[(4.21±1.76)分、(3.59±1.94)分、(3.88±1.75)分、(3.21±0.89)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4、2.951、2.726、2.704,均P<0.05);在行走痛、僵硬及上下楼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针刀组治疗后所有项目(包括疼痛、行走痛、久坐站立痛、僵硬、上下楼梯、下蹲屈膝、日常活动)均优于治疗前(t=3.762、5.682、3.833、4.682、5.475、3.713、3.864,均P<0.05);针灸组治疗后所有项目均优于治疗前(t=2.950、5.012、2.986、4.124、5.052、2.982、2.954,均P<0.05)。

结论

针灸和针刀治疗均能有效改善膝关节炎症状,针刀松解术能更强效地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但与针灸在改善僵硬和行走痛方面差异不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44例(原发性肝癌组)、100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三组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α-L岩藻糖苷酶(AFU)、癌胚抗原(CEA),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结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与常规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的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2例)和对照组(n=71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情况。患者随访3
目的:全面了解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县(市、区)HIV阳性孕产妇孕期服抗病毒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卫生主管部门今后促进HIV阳性孕妇孕期规范服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
目的探讨16排CT灌注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的监测作用及其与血浆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天镇县中医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1个疗程后,根据治疗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16排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PEDF和VEGF水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