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ck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阐述了职业道德养成的内涵,分析了新时期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现状,提出应该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途径: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注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注重社会实践,整合相关社会资源。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学生 职业道德
  [作者简介]杨雪冬(1975- ),男,河北邯郸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高职教育;吴志鹏(1977- ),男,天津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张婷(1983- ),女,河北邯郸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处,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河北 邯郸 056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邯郸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情况现状分析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4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97-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高职院校毕业生是目前我国各行各业年轻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够完善自我职业生涯理念、能否顺利进入工作角色,并间接关系到我国各个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学结合是将高职学生学习与工作实习相结合的一种科学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切实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是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相应岗位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整合院校与企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技能之后,通过在企业相关岗位的深度再学习并进行实际的锻炼操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融会贯通。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的办法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本地区、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目的在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高职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社会工作岗位,积极参与社会分工,提升我国一线岗位工作人员的整体职业道德素养,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的整体要求。
  一、职业道德素养的内涵
  职业道德素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因此,我国各行各业职业道德共同的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也强调了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在当前经济改革发展迅速的今天,我國社会各类产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用人单位已经不能满足原有的用人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不仅要通晓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同时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等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更为用人单位在选用高职毕业生时的重要参考依据。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
  新时期广泛意义层面的职业道德就是社会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共同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我国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道德规范的特殊领域,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由爱岗敬业、乐业、勤业、精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若干重要因素构成。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各个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二、新时期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现状
  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座谈,与相关行业企业用人单位联系,获取当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的现状是多数学生在职业道德认知上与社会的主流要求基本一致,职业道德意识比较清晰,具有较为高尚的道德追求,向往理想的职业道德境界,职业道德行为呈良性发展趋势。但在部分学生身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道德判断准确度较低、是非观念混淆,同时存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不一致、职业道德认知与职业道德行为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落差等不良的情形。高职学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接受主体,也是制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的重要依据;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现状是检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未来改进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参考,所以弄清楚现阶段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是很必要的。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认知与践行可谓良莠不齐。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为例,目前学生主要来自河北省内市县及农村地区为主,部分为独生子女,在校生出生日期在1990~1992年居多,父母主要以务农或私营业主为主。学生在入学初期,对于自身职业定位尚不确定,对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道德素养的认识知之甚少,加之受到传统的家庭教育影响,对于新时期相关行业企业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不甚明确,很多学生职业理想模糊,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开展相关专业基础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企业的认知实习,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相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的需求尚存在明显的不足。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途径
  工学结合是将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让学生在校期间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地分析和思考。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拓展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当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企业对于教育过程的介入,深化校企合作,并非仅仅依靠校外实训基地、校外教学工厂等基础性工学结合的初级模式,而应当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将企业文化、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员工素养等多方面的因素整合贯穿于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的全过程;以满足企业对于新时期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应当根据企业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配套修改;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
  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为例,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过程中,充分注重企业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需求,利用各种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如院系招聘会、学生企业参观等,与企业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座谈,探讨企业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需求。通过调查问卷和企业走访的形式,清晰了解企业的需求,对学生开展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讲座、职业道德素养辩论赛等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对于职业道德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学生在毕业后参与社会分工进入企业工作时能够更好地切合企业对于员工职业道德素养的需求,从而顺利完成从“学生人”到“职业人”的适应过程。
  2.注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丰富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之一就是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端正学生职业态度。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能够使高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自觉注重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与加强。如邀请用人单位的“行家里手”对学生进行岗前教育的同时向学生进行专项职业道德介绍讲座,使学生能够在上岗之前能够对具体工作岗位有深刻认识的同时,能够了解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充分利用院系宣传平台,如海报、班报、QQ群、飞信群等,将企业的用人理念告知学生,从而帮助达到学生对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3.注重社会实践,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通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依托社会资源的整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过程,采取多种方法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开展。现代大学发展的历程表明,大学的教育必须与社会同呼吸,共进步。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并指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为了更有效地让学生接触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以及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开展服务大众活动,提升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素养。
  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专业技术精、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高职学生是高职院校所担负的职责。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动手能力强和职业道德素质高两方面,高职学生要完成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身份的转变,在具备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之外,更要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在就业与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对促进高职学生就业成长成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吕遂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5(7).
  [2]卢艳兰.论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理論界,2004(2).
  [3]朱静.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职教论坛,2004(26).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5]尹春芬.论社会实践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6]陈玲.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B/OL].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12-2008102198.htm,2008-05-01.
  [7]朱晓东,黄国标,肖慧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要性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9 (2).
其他文献
由于河床演变,起航道边界控制作用的江心洲(滩)在不断冲刷,航道通航条件受限,通航得不到保证。为提高通航保证率,必须进行守护以遏制边滩及洲头冲刷。然而逆水流铺排,当排头
<正> 带有凸缘的六方工件,因凸缘与六方之间往往要求无过渡圆角而不得不采用机械切削的方法来加工。其方法有铣削、刨削和车削等。其中车削加工较铣削和刨削有较高的精度和效
【摘要】随着我国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作为其核心概念的产业集群在我国行政区划的背景下遭遇了瓶颈--产业同构,造成该现象的根源之一就是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考绩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改革的具体方向。  【关键词】产业同构 地方政府 绩效考核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一体化也在我国愈演愈烈。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一体
<正> 在斜齿圆柱齿轮的滚齿加工中,使用差动传动链是为了使工件产生一个附加旋转,以保证所要求的螺旋面的形成。加工斜齿圆柱齿轮时,其运动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高职人才的竞争已由重专业技能拓展到了德才并重,业务精、动手能力强、能吃苦、有礼貌、懂感恩的大学生成为就业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情感现状,分析研究影响大学生情感的诸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找到改善其情感现状的良策,笔者对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国土资源与房屋职业学院的部分在校生“五心”情感现状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2月7日《京华时报》)
[摘要]开放社会理论否定至善和绝对真理,尊重个人理性和多样性,认为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渐进的试错过程。借鉴开放社会理论思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明确当下社会环境和教师工作内容的改变,明确职业道德规范的属性定位,正视教师个体的多样性和权利诉求,以底线与理想并重,为教师提供自律与他律的双重空间,渐进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开放社会 教师 道德 规范  开放社会理论始于
<正>各类机床导轨塞铁使用一段时间会严重磨损而失去调整量,对工作台及溜板的几何精度有很大影响,若更换塞铁,因其长宽比较大,有斜度要求,加工困难,而且周期长,不经济,因此,
青岛西海岸新区食用菌栽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栽培品种主要以平菇为主,栽培方式以生料栽培为主,后来逐渐发展到发酵料栽培为主。根据我们多年的
[摘要]文章从导师制对大学生本科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从明确导师职责、完善导师制管理制度、创新导师制管理模式三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导师制 思想道德行为 引导  [作者简介]张俊杰(1982- ),男,广东佛山人,梧州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梧州 543002)  [中图分类号]G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