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的手臂动作是推铅球完整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影响铅球远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在推铅球时常常出现肘关节下拉,形成“抛球”的错误动作。抛球动作产生后,身体往往不能协调用力,而且身体用力不能流畅地通过手臂作用到铅球上,铅球掷不远,甚至还会造成手臂、手腕的扭伤。抛球动作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推铅球完整技术动作的掌握及运用,并给学生练习的自信心造成打击,降低学生练习的兴趣。
一、“致病”原因
1、投掷臂正确动作的概念不清:由于少年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认识水平不足等原因,学生对于推球时投掷臂肘关节与肩平或稍低于肩的动作认识不清。
2、持球练习时急于求远:学生持球练习时由于兴奋或攀比心理,急于投远,忽视了正确的手臂动作,随意用力远投,但常常投不远。如此反复就会打击学生练习的自信心。
3、身体本体感觉差:初中生由于年龄小,对自己运动中体位感知能力差,因而错误的手臂动作出现时自己不能及时感知和纠正,并且错误动作会反复出现。
4、力量素质差: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期,手臂力量较弱,要将铅球向前上方投出,手臂要承受很大负荷,因此用力推球时往往会习惯性地“掉肘”,形成抛球动作。
5、辅助性练习选用错误或选用不当、指导不力,产生负迁移:铅球教学中,为了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推球动作,体育老师会选用一些辅助练习:例如俯卧撑是经常选用的辅助练习,但学生练习时常将指尖向前或向外,俯撑时肘关节运动的方向和抛球动作很相似,因而适得其反;向前上方拉皮条练习,学生为了将拉皮条的手臂伸向前上方,肘关节往往也是向下的。
6、最后用力時身体其它身体部位动作不协调或不正确:学生推球时不是全身协调用力而是手臂用力,人的整体能量没有发挥出来,手臂负担过大,易造成肘关节下拉;球过早离开锁骨窝,头部未随挺胸转动而是过早地转向投掷方向,没有顶肩动作,极易形成抛球。
二、治疗处方
1、体育教师通过慢动作示范、分解示范、讲解,使学生明白投掷臂肘关节与肩平或稍低于肩的动作概念,并让学生反复徒手模仿练习。
2、通过多面体计算机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表象,通过慢放、定格使学生明白正确的动作规格。
3、一两次试投之后,学生往往会产生比赛心理,盲目求远,忽视了正确动作,体育老师要及时加以点评,教育学生要循序渐进,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正确动作上来。
4、运用摄象机拍摄学生练习时错误的手臂动作,结合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慢放将学生的错误动作和正确的模拟示范动作进行比对,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动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5、采用原地正面、原地侧向向前下方推铅球,然后逐渐过度到向前、前上方推球这一符合力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眼睛重视自己的手臂:肘关节外展,指尖向内。通过向前下方推铅球,使学生对自己手臂外展的动作逐渐定型,然后逐渐过度向前、向前上方推球。采用向前下推球的动作,避免了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铅球的远度上,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投掷臂动作。向前下推球时手臂向前下方的用力与铅球的重力形成合力,学生手臂负担较轻,同时向前下推球铅球远度可比性不大,因此学生能将注意力集中到肘关节外展、指尖向内的正确动作上来。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动作逐渐定型之后,将向前的角度逐渐加大,直加到向前上方40度左右。
6、轻重器械结合练习:采用推重量较轻的实心球练习,待手臂动作定型后逐渐过度到用重量较重的铅球进行练习。
7、选用正确的、合理的辅助练习,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采用向前上方拉皮条练习对纠正学生抛球动作效果不好;采用俯卧撑练习时体育老师要强调学生指尖向内,肘关节外展;采用相互推手练习时,要求指尖向内而不能向上;采用徒手原地侧向推球击掌的辅助练习效果较好:左手置于前上方,指尖向内,固定不动,右手臂向前上方推球时用右手指撞击左手指,指尖相对。
8、加强力量练习。力量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手臂力量对投掷臂动作的影响尤为明显,日常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加强学生手臂力量的练习,课余时间学生要主动地进行身体力量的练习。
9、反复进行原地侧向推铅球完整练习:认真体会蹬地、转髋、挺胸、推球、拨指的用力顺序,培养学生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
10、体育老师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要有信心、耐心,多给学生以鼓励、赞扬,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一、“致病”原因
1、投掷臂正确动作的概念不清:由于少年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认识水平不足等原因,学生对于推球时投掷臂肘关节与肩平或稍低于肩的动作认识不清。
2、持球练习时急于求远:学生持球练习时由于兴奋或攀比心理,急于投远,忽视了正确的手臂动作,随意用力远投,但常常投不远。如此反复就会打击学生练习的自信心。
3、身体本体感觉差:初中生由于年龄小,对自己运动中体位感知能力差,因而错误的手臂动作出现时自己不能及时感知和纠正,并且错误动作会反复出现。
4、力量素质差: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期,手臂力量较弱,要将铅球向前上方投出,手臂要承受很大负荷,因此用力推球时往往会习惯性地“掉肘”,形成抛球动作。
5、辅助性练习选用错误或选用不当、指导不力,产生负迁移:铅球教学中,为了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推球动作,体育老师会选用一些辅助练习:例如俯卧撑是经常选用的辅助练习,但学生练习时常将指尖向前或向外,俯撑时肘关节运动的方向和抛球动作很相似,因而适得其反;向前上方拉皮条练习,学生为了将拉皮条的手臂伸向前上方,肘关节往往也是向下的。
6、最后用力時身体其它身体部位动作不协调或不正确:学生推球时不是全身协调用力而是手臂用力,人的整体能量没有发挥出来,手臂负担过大,易造成肘关节下拉;球过早离开锁骨窝,头部未随挺胸转动而是过早地转向投掷方向,没有顶肩动作,极易形成抛球。
二、治疗处方
1、体育教师通过慢动作示范、分解示范、讲解,使学生明白投掷臂肘关节与肩平或稍低于肩的动作概念,并让学生反复徒手模仿练习。
2、通过多面体计算机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表象,通过慢放、定格使学生明白正确的动作规格。
3、一两次试投之后,学生往往会产生比赛心理,盲目求远,忽视了正确动作,体育老师要及时加以点评,教育学生要循序渐进,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正确动作上来。
4、运用摄象机拍摄学生练习时错误的手臂动作,结合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慢放将学生的错误动作和正确的模拟示范动作进行比对,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动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5、采用原地正面、原地侧向向前下方推铅球,然后逐渐过度到向前、前上方推球这一符合力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眼睛重视自己的手臂:肘关节外展,指尖向内。通过向前下方推铅球,使学生对自己手臂外展的动作逐渐定型,然后逐渐过度向前、向前上方推球。采用向前下推球的动作,避免了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铅球的远度上,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投掷臂动作。向前下推球时手臂向前下方的用力与铅球的重力形成合力,学生手臂负担较轻,同时向前下推球铅球远度可比性不大,因此学生能将注意力集中到肘关节外展、指尖向内的正确动作上来。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动作逐渐定型之后,将向前的角度逐渐加大,直加到向前上方40度左右。
6、轻重器械结合练习:采用推重量较轻的实心球练习,待手臂动作定型后逐渐过度到用重量较重的铅球进行练习。
7、选用正确的、合理的辅助练习,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采用向前上方拉皮条练习对纠正学生抛球动作效果不好;采用俯卧撑练习时体育老师要强调学生指尖向内,肘关节外展;采用相互推手练习时,要求指尖向内而不能向上;采用徒手原地侧向推球击掌的辅助练习效果较好:左手置于前上方,指尖向内,固定不动,右手臂向前上方推球时用右手指撞击左手指,指尖相对。
8、加强力量练习。力量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手臂力量对投掷臂动作的影响尤为明显,日常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加强学生手臂力量的练习,课余时间学生要主动地进行身体力量的练习。
9、反复进行原地侧向推铅球完整练习:认真体会蹬地、转髋、挺胸、推球、拨指的用力顺序,培养学生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
10、体育老师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要有信心、耐心,多给学生以鼓励、赞扬,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