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NK/T细胞淋巴瘤1例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f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74 岁.4 月前因鼻塞就诊,耳鼻喉科以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及右侧鼻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鼻腔 NK/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Vim(3+)、LCA(3+)、CD(3+)、CD56(3+)、CD20(-)、CD5(-)、EBV(-)、CKpan (-)、P40(-)、CH5/6(-)、CD34(-),Ki-67(+80%).术后给予辅助放射治疗 56 Gy/28 次,因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未进行同步化疗.15 d前因间断发热再次入院.体温最高 38.5℃,无咳嗽、咳痰,无盗汗,4 个月来体质量下降约 13 .5 kg,自觉乏力,食欲缺乏.
其他文献
双能 CT (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DECT)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其在痛风中检测尿酸盐晶体[1]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当前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的领域是骨髓病变,它可以在感染、肿瘤、缺血性坏死和创伤性病变中出现[2].利用 DECT 的三物质分解方法检测骨髓水肿,所获得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分析:一种是对图像进行定性评估,用彩色编码成像显示病变;另一种方法是定量评估,测量虚拟去钙(virtual non calcium,VNCa)图像中可疑区域的 CT值[3].
期刊
三角纤维软骨(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TFC)、尺月韧带、尺三角韧带、相邻的掌背侧尺桡韧带、纤维软骨同系物及尺侧伸腕肌肌腱鞘管共同组成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其尺侧纤维分为深层纤维和浅层纤维.TFCC 损伤后可以导致相邻关节不稳、尺侧疼痛、尺骨撞击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尽管临床已经认识到 TFCC 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诊断仍然具有挑战性.最近研究表明,高场 MR I 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1-
期刊
近年来,在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与教学改革浪潮中,每个专业都在砥砺前行.医学作为治病救人且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更应首当其冲.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注重思想政治的引领.思政教育在医学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如何? 在医学课程中如何进行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怎样双向贯通? 本着立德树人的初心,笔者对医学生培养中融入思政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力争实现思政教育的常态化和机制化.
期刊
脑胶质瘤占颅内原发恶性肿瘤的 48.3%,2016 版WH O脑瘤分类将分子特征加入诊断分型[1 ].胶质瘤作为最常见原发性脑瘤,亟须构建包含分子信息在内的诊断概念,完善分类标准,以促进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但分子特征无特定的检测技术,目前还没有系统、精确的客观分子数据纳入分型标准.研究表明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分型、分子特征预测、预后评估与疗效评价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Le Bihan等在 1986 年最先阐述IVIM理论
期刊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OP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 50 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为 19 .2%,而我国 65 岁以上人群 OP 患病率高达32.0%.OP的严重后果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造成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 OP 整体诊治率较低,其诊断率仅在2/3 左右,接受药物治疗者尚未达
期刊
放射学是一门科技含量高、实践性强、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医学院校主要负责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主要通过实习及工作来积累经验.目前,传统教学依然是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但其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无明显优势[1].因此如何在目前医疗环境和体制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影像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是当前放射实习生教学面临的挑战[2-3].
期刊
患者 女,40 岁,体检发现膀胱占位 1 周,无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经量正常,经期不规则,有痛经史.体质量无减轻.妊娠 2 次,顺产 1 胎,流产 1 胎.6 个月前行左侧输卵管切除、子宫肌瘤剜除术.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尿沉渣定量,红细胞 10081.9/μL(正常值:0~24.0μL),白细胞 111.7/μL(正常值:0~26 .0μL).
期刊
患者 女,9 岁,因双眼视物模糊伴前额持续性疼痛 1 月余就诊.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1,左眼 FC/10 cm;双眼眼睑无红肿,结膜无充血,角膜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左眼对光反射迟钝,双眼大范围视野缺损.CT示:鞍区及前颅底等高混杂密度团块,蝶窦受累,邻近骨质吸收(图 1).MRI 示:鞍区及前颅底见长椭圆形等T1 等 T2 信号占位,与斜坡骨分界不清,额叶眶回及视神经受压,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可见血管流空信号,前颅底可见脑膜强化、隆起(图 2~5).术后病理诊断为(颅底)纤维组织细胞瘤(fi
期刊
近年来,痛风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痛风易累及四肢关节,累及脊柱的较为少见.查阅文献,痛风累及腰椎的病例国内外多为个案报道,导致对腰椎痛风的影像学表现认识较少,尤其是腰椎痛风石易误诊为腰椎肿瘤等其他病变.现将笔者收治的 2 例腰椎痛风患者影像表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病例 1 男,39 岁.
期刊
患儿 男,2 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 20 d 余入院.患儿无外伤史,就诊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左肾肿物,遂转诊至本院.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左肾大小9.0 cm×3.4 cm,左肾盂内可见一实性包块,大小约 3.1 cm× 3.1 cm×3.6 cm,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尚清,可见血流信号,部分肾盏受压轻度扩张,较宽者约 0.5 cm.左肾肾盂壁稍增厚,约0.25 cm.左肾静脉、下腔静脉内未见明显瘤栓形成.左侧输尿管上段未见明确瘤栓.诊断 :考虑左肾肾盂内肾母细胞瘤. CT检查: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