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替米考星在肉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磷酸替米考星在肉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并阐明其药动学特征,本试验给受试鸡分别口服不同剂量,以及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利用HPLC方法分析不同时间点受试鸡血浆中磷酸替米考星的药物浓度。试验结果显示,口服高(16 mg/kg)、中(8 mg/kg)、低(4 mg/kg)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与对照药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7.16 mg/kg),4组药物投服受试鸡体内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5.616 3±0.958 4、2.608 2±0.266 5、1.471 6±0.086 9、2.331 4±0.195 6(μg/mL).h,与喂药量成正比,说明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口服中剂量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对照药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后,受试鸡体内的Cmax分别为(0.265 8±0.020 5)、(0.233 6±0.033 7)μg/mL,处于生物等效性范围之内(0.80~1.25),说明口服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后,鸡体内替米考星的血药分布与口服对应量的对照药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相类似,二者的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口服后吸收极为迅速,达峰快,消除缓慢。此外,静脉注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5 mg/kg),所有试验鸡均迅速出现死亡,因此,临床不推荐使用磷酸替米考星静脉注射肉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