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文本内涵,让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想象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敦煌莫高窟塑像的精美和壁画的艳丽多姿,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走进莫高窟
  1.播放《大敦煌》主题歌。
  2.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同学们,知道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什么歌吗?对,它歌唱的正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最高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读题)
  这是一个令华夏儿女值得自豪的地方,读——生:(自豪地)莫高窟。
  这又是一个令炎黄子孙心痛的地方,再读——生:(沉重地)莫高窟。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莫高窟留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呢?
  (1)交流。(相机板书:艺术宝库)
  (2)出示中心句: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4.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一座艺术宝库?它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浏览一下文章的2、3、4自然段。(交流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5.小结过渡:莫高窟的艺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咱们这节课重点来欣赏这里的彩塑与壁画。
  二、欣赏彩塑,感受“精妙绝伦”
  (一)认识过渡句。
  1.文章有一句话将彩塑与壁画的描写巧妙地联系了起来,是哪一句呢?
  出示。教师引读:莫高窟不仅——(学生读)。
  2.这是一个——(生:过渡句)其承上的部分是——(生: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
  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点是——(生:精妙绝伦。板书: 精妙绝伦,提醒“伦”字的写法)
  3.启下的部分是——(生: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接下来课文要写的就是壁画,壁画的特点是——(生:宏伟瑰丽。板书: 宏伟瑰丽)
  (二)扣“精妙绝伦”学习彩塑部分。
  “精妙绝伦”是什么意思?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莫高窟的彩塑到底妙在哪里?绝在何处?
  1.交流出示:
  (1)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①学生朗读句子。
  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表演菩萨、天王、力士,体会 “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学生自由表演,指名上台表演)
  (2)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卧佛长达16米,我们这教室长8米,其相当于两个教室的长度,长不长?数字的列举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卧佛的长,可见作者描写的具体。
  指名读,要求读出卧佛的长与神态的安详。
  2.感情朗读这两个句段。(个别读、齐读)
  3.读得太好了。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特地从两千多尊彩塑中挑选了一些,供你们欣赏。(课件出示部分彩塑)
  教师补充:据说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最大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每一个都是那么精致巧妙,绝无仅有,这就叫精妙绝伦。
  4.想象练说:看到这一尊尊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假如你就是游人,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5.教师相机点评并出示主线,引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三、欣赏壁画,感受“宏伟瑰丽”
  1.引读过渡句,理解“宏伟瑰丽”。
  莫高窟里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宏伟”的意思是什么?“瑰丽”呢?
  2.壁画的宏伟瑰丽具体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在相关的词句下面做记号。
  3.交流预设。
  (1)面积大,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理解练读:你们知道45000多平方米有多大吗?我们的这个大教室面积大约有270 个平方米,那么45000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170)170个大教室这么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场面该有多么的宏伟。——指名读出它的宏伟。
  (2)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摹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①有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②出示一部分图片,欣赏。
  ③教师补充:同学们,敦煌壁画中,各种佛像画、故事画、山水画、动物画、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应有尽有。古代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各种绘画,连续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其内容之丰富、技艺之精湛无与伦比。因此,有人把莫高窟称为“画在墙壁上的图书馆”。
  (3)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飞天的多姿多彩。
  ①出示飞天的句子,问:知道什么是飞天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中描写飞天的句子,看看它的宏伟瑰丽又表现在哪里呢?
  ②交流:
  a.飞天的多可体现出它宏伟。——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成百上千”“有的……有的……”)请你读一读,读出飞天的多。
  b.飞天的优美姿态可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宏伟瑰丽——
  (个别读、选读、配音读等)
  师生相机点评,引导想象画面,读出轻快、舒缓的感觉。
  ③出示排列次序变化了的句子,体会用词的美妙。
  飞天是美丽的,其实文章的语言也很美。瞧,你发现了什么?(出示)
  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发现课文像诗歌一样,很整齐;发现课文用四字词语描写飞天的姿态,显得非常的工整……)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读一读这一段洋溢着诗意和美感的文字——(全班配乐朗读)。
  ④欣赏飞天壁画。(课件出示)
  欣赏完了飞天壁画,你的脑中闪现出一些什么词?(轻歌曼舞、姿态优美、婀娜多姿、飘飘欲仙……)
  这美丽的飞天,她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只是凭借飞舞的彩带而使她们凌空翱翔。飞天已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敦煌飞天可以说是——(生: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⑤指导背诵。
  4.出示图文并引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教师补充:这些精美的壁画大多都出自隋唐时期,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辈就已经能画出这么宏伟瑰丽的壁画,多么了不起啊!所以,我们骄傲地说——(生: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四、回放拓展,情感升华
  1.感情诵读。
  (1)这一切都是我们的祖先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怀揣一份感激,赞美歌颂我们的祖先。
  生:(齐读)——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要让全世界人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先。
  生:(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拓展欣赏。
  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说不尽对莫高窟的赞美,都表达不了心中的自豪和骄傲。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赞美它说:(播放音乐录音读)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赋予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腾飞。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
  3.小结:看得出,面对这艺术宝库,大家的脸上却写满了自豪与骄傲,不过,在自豪与骄傲的同时,也应该觉醒,莫高窟也是一个令华夏儿女心痛的地方。为什么呢?其间蕴藏着一段什么样的历史呢?这段历史又给我们后人以什么样的启迪呢,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藏经洞部分,查一查相关的资料,咱们下节课交流。
  五、课堂练笔,读写迁移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请你仿照本课总—分的构段方式,从校园十景中选一处你认为最美的地方写一写,相信校园的一角因你的描述会更加迷人。
其他文献
当前,同一篇课文出现在不同版本、不同年段的语文教材中是常有的事情。如何根据课文出现的年段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以课后练习作为突破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以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后练习题的价值取向    虽说两个版本的单元主题都是围绕“爱”展开,但由于课文出现的年段不一样,所以编者根据学生所处的年段特点设计的
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同上一堂课,大家选择了苏教版国标本《第一朵杏花》一课。老师们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人物形象,采用了很多教法。其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1~5自然段时,有两位教师都运用了“自主阅读、自读感悟”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但由于时机把握不同,效果也就大不一样。    教学案例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1~5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竺可桢爷爷的语句。  (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
新课标中提出的情感体验是大家关注较多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体验。下面便是笔者两上《姥姥的剪纸》一文后,对同一内容进行切片分析。  教学切片  一上:锁定“拴”“缠”。由“拴”“缠”而去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字最能看出祖孙情?  生:怕。  生:险。  师:再想想,哪个字最能体现祖孙情。  生:拴。  师:是啊,
教学要求    1.祝福短信要针对具体对象而发,语言要凝练、有哲理、有诗意。  2.发短信最好不要超过70个字。    教学程序    一、课前自主探究   1.布置学生课余学习发短信。  [(1)向他人学习怎样使用手机发短信。(2)发一次短信最好不要超过70个字。]  2.探究作业。  春节快到了,请你给老师发一条祝福的短信。家里有手机的,用手机给老师发1条短信(老师要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没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涌丰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不歇。”农村的大自然环境资源比城区丰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稻浪滚滚、果实累累……农村孩子有着令城区孩子惊奇和羡慕的生活情趣:上山摘果、采茶、烧蜂窝、放牛羊;下田割稻、挖薯、刨花生;下河(池塘、水沟)捉鱼、摸虾、钓螃蟹、拣田螺;闲时烤薯、烧玉米、打弹子、游泳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景物,难忘的劳动实践和生活情趣,加上改革开放以来
2018年高考语文,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其他省市独立命题卷,都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语文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品格,这是新课标精神在高考试题中的鲜明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就蕴含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甚至就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中华古诗文承载着丰富的传统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一些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思绪:“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在新课标下,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习作者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在这样的作文教学中,也就不仅仅关注
儿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他们的挚爱。儿歌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辨别字的读音、形状和字义,还可以模仿教材,自编儿歌,进行再创造。在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的同时,启迪智慧,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巧编儿歌学拼音  刚走进一年级的孩子,就要进入40分钟一节课的课堂,以及将近两个月的拼音学习。如果没有多样而生动的教学方法,学生很
书名:英美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王孝会,等  出版单位: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47263037  定价:45元  女性文学一般也称为女性主义文学,最早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指的是以女性视角为出发点,以女性思维方式、审美理念以及女性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多方面元素为基础,通过女性特有的情感和细腻的文风,以女性生活、命运、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学创作形式。女性
《社戏》是小说集《呐喊》中的最末一篇,文章以鲁迅特有的“呐喊”式笔法开头,以批判的笔调叙述“我”两次在城里戏园看戏的经历,充盈其间的是不快与烦躁。然后笔锋一转,进入诗意化的写作,以明快的笔调追忆幼时在母亲娘家看社戏的情景,洋溢着欢快的主调,与后来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有相通之处,而与《呐喊》中的其他篇章不甚相合。那么,《社戏》与《呐喊》的共通性何在?仅仅由于发表于同一时期便收录其间吗?通过对鲁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