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仔猪死亡率过高是集约化猪场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猪的经济效益。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促进生猪生长,必须查清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采取综合性科学管理与防病措施,才能有效保证仔猪的成活率不断提高,使其生产效益有所保证.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有:死胎、弱仔猪、冻死、压死和仔猪黄白痢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仔猪成活率,应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先天素质
  
  母猪妊娠后20天左右(10~30天)是第1个关键时期,此期在营养上,应注意饲料的全价性,注意饲料的营养质量;在数量上不要求多,只要求够食用即可;千万不要饲喂发霉变质、有毒、冰冻的饲料,否则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和流产。第2个关键时期是母猪妊娠的最后1个月,此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体重的60%以上都是在这个时期生长的,所以需要的营养物质特别多,要求饲料既有质量又要有数量,特别要注意满足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的需要,此期和前期一样千万不要饲喂发霉变质、有毒、冰冻的饲料,否则也易引起流产。只有加强母猪妊娠的饲养管理,才能获得初生体重大、数量多、体质健壮的仔猪,使仔猪的成活率提高。
  
  2.加强初生仔猪的护理
  
  2.1 防冻、防压
  仔猪出生后第1周要力争初生仔猪全活全壮。初生仔猪抵抗力差极易死亡,特别是头3天死亡最多,所以,搞好仔猪第1周的护理十分重要。寒冷是仔猪成活的大敌,如保温措施不力,仔猪就会被冻死和压死。应将仔猪放入保育箱(如大木箱)中,用电热板、火炉、红外线灯或40~60瓦的灯泡取暖。仔猪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7日龄为32~28℃,8~30日龄为28~25℃为,31~60日龄为25~23℃.还要做到"五注意",一要注意仔猪生出时要迅速擦干身上的黏液,及时放入保育箱(木箱);二要注意产房内(圈内)温度在10℃以上;三要注意圈内保持干燥卫生,避免潮湿;四要注意最好在母猪圈内设立护仔间,让母子分开睡觉,让仔猪自由出来吃奶,并逐渐养成习惯;六要注意仔猪出生后应及时剪掉犬牙和尾巴,避免咬伤母猪乳头及咬尾病的发生。
  2.2 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
  初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含有免疫球蛋白,能增强初生仔猪自身的抗病能力。因为初生仔猪本身没有免疫能力,必须从母乳中获得所必需的免疫球蛋白,因此,仔猪出生后1小时,就必须让其吃上初乳。
  2.3 固定奶头
  仔猪出生1小时内实行第1次人工辅助吃奶,固定奶头,采取强仔猪固定后乳头、弱仔猪固定前乳头的办法,使每头初生仔猪都能尽早吃足初乳。仔猪出生后每2小时左右哺乳一次,7天后可让仔猪自由出入护仔栏,任意吃奶。
  
  3.尽早补饲
  
  为保证仔猪正常生长,必须及时补充饲料。一般在5~7日龄开始训练仔猪开食,可用仔猪料放到仔猪补料栏内,让仔猪自由采食,这样到20天左右仔猪就能学会自己采食饲料。
  
  4.顺利断奶
  
  一般1月龄左右就可断奶,断奶时,应采用“三不变”和“四过渡”的断奶方法,所谓“三不变”即环境不变,采用赶母留仔法,把仔猪放在原圈饲养,把母猪调圈;饲料不变,断奶前喂啥料,断奶时仍喂啥料;饲喂方式不变,奶断前后饲喂次数、方式不变。断奶要做到“四过渡”:断奶逐步过渡、猪圈逐步过渡、饲料逐步过渡,饲料量逐步过渡,使仔猪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并且,仔猪在原圈饲喂10~15天后要转圈,应将强、弱仔猪分群分圈饲养。
  
  5.疾病防制
  
  5.1 预防贫血应补铁
  仔猪出生2天后,可用硫酸亚铁2.5克、硫酸铜1克,溶于1000毫升凉开水中,过滤后给仔猪口服,或涂抹在母猪乳头上让仔猪舔吮,每次0.5~1毫升,每日3次,连用7天。
  5.2 仔猪黄、白痢的防治
  仔猪出生后3~5天,不超过7天,易发生黄、白痢,在饲料中加1%的土霉素添加剂或其他抗生素预防黄、白痢。治疗药物可用:痢菌净、碘胺脒口服或注射,另外配合添加维生素C、B效果更好。仔猪白痢用痢特灵片内服效果更佳。
  5.3 仔猪水肿病及体内、外寄生病的防治
  仔猪水肿病发生于断奶前后。预防措施:仔猪20日龄时,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1~2毫升,同时在母猪饲料中添加含硒的添加剂。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与生活环境,减少应激对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仔猪60日龄时,必须进行体内、外驱虫,可选用1%敌百虫片剂和左旋咪唑注射液驱虫。
  5.4 制定免疫程序,搞好防疫灭病工作
  提高仔猪成活的健康措施仍不失为确定科学的防重与治、预防为主的免疫程序。为了杜绝猪瘟和防制猪黄痢的发生,采取超前免疫仔猪初生后,吃初乳前要按要求做好猪瘟疫苗注射,并让仔猪口服抗菌素(链霉素、痢菌净或氟哌酸等),然后隔一小时方能吃初乳。这样才能保证防疫成功。其他疫苗注射按防疫程序正常进行。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试验得出,在双城地区钾素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大豆施用氮、磷、钾的比较适宜比例为2.5:3:6与2.5:3:9。  关键词:大豆 施肥 比例    大豆是主要作物之一,如何施肥,才能提高大豆产量是土肥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该试验通过不同的N、P、K比例和用量,确定大豆最佳施肥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的土壤类型及理化性状  试验地点:位于双城市农业技术推广
混凝土渠道防渗就是用混凝土砌筑渠道,减少或防止水的渗漏损失。混凝土与渠道防渗具有一次性投资比较大、防渗效果好、运行安全的特点。    1 混凝土渠道防渗冻害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水泥等材料组成的。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又长期处在水环境中,因此材料内部总是含有一定的水分,这些水分在负温条件下,冻结成冰,体积会发生膨胀。当这种膨胀作用引起的应力超过混凝土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并增加
无糖年糕是在原制作基础上添加功能性甜味剂——麦芽糖醇而制得。现介绍一种无糖桂花年糕的制作方法。
刺龙芽在东北被誉为“山野菜之王”,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人们开始纷纷研究栽培方法,并总结了一定的栽培经验。本文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一种断杆设施栽培。
1、大果红海棠海棠果以其独特的高糖和浓郁的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它是我国的独特果品,售价是苹果2~3倍,每公斤10~12元市场畅销。海棠精品大果红需冷量低,可在我国长江流域、华南
由赣州兴国的"三合一"建筑的特点,衍生出消防安全问题,从而提出"三合一"建筑的防范对策。
番茄果实的生理性病害在生产中普遍存在,对产量及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主要有下列几种:一、大型畸形果
多季黑豆既是极早熟大粒保健菜用黑毛豆,又是药用材料,具有健脾补肾、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活血、黑发名目之功效。  一、特征特性 生育期85~90天,鲜食毛豆55~60天左右,株高50厘米,有效分枝4~6个,株型紧凑,结荚密集,叶椭圆形,叶色深绿,白花,荚长5.5厘米,宽1.8厘米,大荚大粒,百荚鲜重281克,百粒干重38克,荚皮薄,剥鲜豆率78.6%,种皮黑色,籽粒扁圆形,脐黑色,三粒荚占95.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以急性败血症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病常在肺部有显著的病变,常伴有咽喉炎和近咽喉部分的颈红肿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