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在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基础上实现的,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体验,拓辰思维空间,真正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养成。
  关键词:数学;创新;实践;认识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首先要求教师实现教学创新,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锤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教研实践,笔者谈谈如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更新教学观念,实施以生为本
  教学观念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在素质教育的人才观的前提下,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要重新审视教学对象,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1.课堂的开放使学生思维解放
  在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地开放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口头表达的机会,有展示思维过程的平台。课堂的开放,首先,教师要尊重、理解、爱护每个学生,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宽松、求真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真正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风气。其次,教师应该明确课堂开放的目的在于解放一切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因此,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主动发展的愿望,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创造的过程。
  课堂教学要唤起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教师应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像导演一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精心安排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实质性参与,深层次的思考感悟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启迪、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2.尊重学生个性,创导标新立异
  教学观念的创新,意味着教师要善于从多角度审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新能力是创新的基础,表现为认知奇特、策略方法新颖、思维品质深刻。但是,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创新意识与能力有强弱之分,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创新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游离于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火花”,设法引导学生敢于突破常规去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精心设计数学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学生必须依靠自身对旧知识、原有经验的积累主动地加以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新知识养成的主动建构者。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地引导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同时要把学生的智力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以期在新的教学环境下促成学生完成更新的知识构建和能力的提高。总的来说,应遵循如下几点:即教学过程情景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组织层次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建和谐、宽松的气氛,在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既有探索的艰辛,又有成功的喜悦。教师在备课时要盘活整个章节或者整本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分层次进行教学。
  三、深化教学过程,注重问题解决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过于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始终基于对教师的模仿而不能超越,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更是不足,实际应用能力远远低于解决常规数学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应从数学问题的提出与数学问题的解决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景,应注意几方面的原则:坚持问题情景与知识内涵的相关性;坚持情景设计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坚持问题情景的直观启发性;坚持问题情景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教师可以通过生活、生产中的实例来设景;也可以通过数学故事、趣题来说景.可以通过设疑,引起认知冲突,揭示矛盾本质来设景,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找新旧知识的“最佳组合点”来设景;还可以通过教具模型、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来设景。有了好的问题情景,教师应不失时机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体验是一种唤醒,是一种激发,只有当学生真正沉浸在问题当中,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有了深刻的体验后,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变化过程,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教师应该强化探索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出来,数学中每个概念、定理的形成和发现,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创造,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重要的是突出知识的建立、发现的探索过程,一个问题的解决,同时是新知识新问题形成的过程,呈现在学生脑子里的应该是一个充满能动的再创造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激发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再是追求同一答案、呆板无生气的答问过程,而是一个多角度、多层面、高密度的交流对话,是学生个体特点的自由展现。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标;教学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审视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最好的
英语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倦的追求,很大部分在与情感的推动。教学活动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忽视和淡化英语教学中的的情感教育,无疑是英语教学中的重大误区。在中学所有学科的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存在情感障碍,这种状态的存在如一张无形的网,将英语教学中许多有用的信息漏掉,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注重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并寻求解决的策詻势在必行。  一、英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是通过音响、旋律塑造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积极创设美的氛围,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美、追求美。  事实上,音乐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音乐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音乐教
摘要:健美操运动是落实国家全民运动方针的最重组成部分。也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健美操是一项有氧运动,既能使参与者提高肌体协调能力,也能塑造形体美,减轻心理压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能力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体育;健美操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长期进行健美操锻炼不但能够
摘 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对“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进行探索和教学改革中发现:知识理论不适应具体学情;技能培养不适应工作岗位;教学方法手段不适应学生;课程考核方法不适应现代学习效果评价。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课程教学。很多院校开始对“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进行探索和教学改革,但在
摘要:探索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展示教学思维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制定选择过程,教给学生探索方法,使学生获得结论的过程。  关键词:探索式;教学;烹调;运用    探索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展示教学思维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揭示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概括形成过程,暴露教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案的制
摘要:11月3日至5日,全国课改基地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专家组一行,在汪兴盛校长的带领下,就如何推进实施"五环"高效大课堂来我校传经送宝。汪校长的演讲报告对"五环"大课堂实施的意义、方法进行精辟、生动的诠释。专家们的示范展示课使我校教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展示课上,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见了,更多呈现的是"互动式""发动式"的教学场景;自研、导学、合作、探究、互动、展示等课堂教学新元素得到充分体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