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所有制形式的道德分析

来源 :装备维修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ha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草案中,就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变迁与主体性的关系出发,对经济主体进行了道德分析,研究了各种所有制背后的深层道德关系。任何形式的所有制,一方面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当时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对所有制形式的研究不仅要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且也应该要从道德的角度进行考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所有制、道德分析
  一、道德关系中的所有制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草案中,就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变迁与主体性的关系出发,对经济主体进行了道德分析,研究了各种所有制背后的深层道德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视为永恒的经济范畴。一种所有制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它与生产力的关系,取决于它能否适应和促进当前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1]然而,每件事往往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所有制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不能单一的仅仅从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判断它是否合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在分析一个社会的所有制时,首先要关注的是生产力,但生产力不是唯一的因素。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对其又具有反作用。因此,按照这种观点,所有制的形式不仅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且还受到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决定了在一定的空间内应当选择何种所有制来安排,而在这个空间内,在作出具体的所有制安排选择时,也会受到人们意识形态中的主观价值取向,特别是财产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任何形式的所有制,一方面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当时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对所有制形式的研究不仅要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且也应该要从道德的角度进行考察。
  马克思一生都在致力于重建个人所有制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理想。任何制度的选择,包括对所有制的选择,都是为了使这种制度更有利于和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人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所以从本质上来说,选择何种形式的所有制都是为了人,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因此,我们必须从道德关系和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对一种所有制是否合理做出分析和判断。
  二、对所有制价值尺度的道德考察
  要想从道德角度对一种所有制的合理性做出评判和选择,我们首先要明确判断一种所有制合理性的道德基础或道德标准是什么。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论观和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分析,可以得出判断一种所有制合理性的两条基本标准:第一是经济上的生产力标准。这是从历史和效率上确定的标准,只要它能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就是合理的所有制,否则,是不合理的;第二是人的发展标准。[2]这是从伦理上确定的标准,人作为经济社会的主体具有至高性,所以只要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所有制就是合乎道德的,否则,是不道德的。为什么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终极理想?正是因为这种社会一方面实现了生产力极大发展,另一方面能够让每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去发展。许多资产阶级学者也曾提出过两条标准来评判所有制是否合理,他们认为:第一个标准是效率问题,只要一种所有制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带来不断增长的福利,它就是合理有效的所有制;第二是关于人性和人权的标准,他们以天赋人权观点作为道德出发点,认为凡是合乎人的本性与尊重人权的所有制就是合理的。罗尔斯也曾对制度的合理性提出过一条标准,即公平、正义,他认为一种制度只要是建立在公平和正义基础上它就是合理的,提出了“公平就是正义”的价值原则。
  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评价所有制合理性的标准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从本质上以社会历史的发展角度评判的,而资产阶级学者们则是一方面从一些比较抽象的原则,另一方面用所谓永恒人性来对所有制合理性进行评判的,缺乏历史的深刻性和具体性,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两者在形式上也存在共同之处,无论是生产力还是效率,人权还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公平和公正问题。因此,我们以马克思的观点为基础,吸收其他学者们合理的观点,總结出一套评价所有制合理性的基本标准:第一,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和效率的标准;第二,是否有利于人自由全面发展和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的标准;第三,是否具有公平性和公正性。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条标准是经济方面的,第二和第三条是道德方面的标准。因此,从经济伦理角度分析一种所有制是否合理,主要是从人这一主体性来分析的,即从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和获得公平、公正的权利。由于公平、公正标准本质上只有在人的权利和发展的价值尺度中才能得到说明,同时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又是道德追求的最高目的,所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标准是最为根本的标准。总之,真正合理的所有制是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尊重每个人的权利,使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
  三、对私有制的道德审视和公有制的道德反思
  私有制自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受到人们的批判和反对。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曾经说过:“私有制是一切罪恶之母,是万恶之源。私有制使人产生贪婪、利己主义等恶习,人们为财产、职位和荣誉而竞争,个人利益于是压倒了公共利益。在私有制下面,存在着穷人和富人。穷人一无所有,终日精疲力尽地劳动,过的是半饥半饱的生活;富人什么也不做,整日消遣享乐。”[4]摩莱里指出,人类的命运要想真正改变,必须要打倒私有制这个怪兽,只有这样理想的社会制度才可能建立起来。那么私有制就真的一无是处吗?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一方面肯定了私有制在历史上存在的必然性,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确实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应当给予肯定;但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灭亡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因为私有制存在道德上的堕落。
  (一)对私有制的道德审视
  从道德上讲,私有制的存在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首先,私有制以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作为基本原则,这样就在产权制度中保证了每个人的财产权利,使个人财产不受他人侵害。但是在实践中,私有制又存在一个内在矛盾,它可以使有些人凭借在财产占有上具有的优势,去随意对他人的私有权进行剥夺,进而去侵占他人的资源和财产,这样私有制事实上就成为了被少数人所垄断的所有制。其次,私有制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人的独立发展和个性的形成,创造了一定物质条件。[5]试想当人类一直处在原始社会的公有制中,人类社会就不会出现不同个性的人,也不会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进而也不会有人类的进步了。所以私有制在一定程度上、一定历史条件下是有道德合理性的。然而从道德角度来看私有制其合理性是很弱的。首先,私有制使社会财富在占有上出现不平等,造成了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其次,私有制使得有些人凭借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优势,无偿对他人的剩余劳动进行剥削,产生了剥削制度,造成了人对人的剥削。   我们应该用辩证、历史的观点来对私有制的道德性质进行客观的认识而不能对其全盘否定或简单肯定。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有制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这不仅能促进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从道德上来看,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必须要将其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
  (二)对公有制的道德反思
  公有制的本质是财产归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共同所有。首先,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公有制能够从根源上消除剥削的现实基础,因为在这种制度下,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并且以按劳分配作为收入原则,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应得的报酬,这样就消除了在财产占有和收入上的不平等,进而为维护每个人的权利平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财产前提,这也是我们提倡公有制批判私有制的根本原因,从这一方面来讲公有制具有其道德上的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其次,在社会生产中,公有制是以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共同富裕作为目的,而减少了私有制条件下人们对财产的争夺,这将有利于人们在保持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相互合作,进而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虽然公有制在道德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传统的公有制形式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道德境界。主要表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它限定和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对人的价值、权利和能动性重视不够。过分注重集体而忽视个人,强调集体价值观轻个人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个人的权利和发展。使个人缺乏了主动创新精神。更遗憾的是,传统的公有制没有实现其公有的性质,在有些地方,生产资料实质上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并没有真正实现每个人在财产权利上的平等性。
  因此,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不是一种完善的所有制,所以我们要不断探索完善的现代所有制形式,进而使这种完善的所有制,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梅.按劳分配的时限性[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1999(5):8-9,18
  [2]罗建文.新经济制度的伦理解构 [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6-50
  [3]管金玲,单昕,董艳丽.论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2(12):4-5,34
  [4]吴易风.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5]罗能生.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伦理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51-54
  作者简介:
  邓海龙(1985--),男,四川开江人,硕士研究生,四川护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申洋(1988--),男,山東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针对高功率脉冲半导体激光器的远场特点,及激光制导对激光功率密度和光斑均匀性的要求,给出多孔径空间耦合方案并对其优点进行理论分析;针对纳米叠层芯片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以及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对自然环境已经造成严重的影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应对措施,以期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水平、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新《环保法》政策的出台,各类型企业要严格按照法律文献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本文将结合新《环保法》的功能特点来详细介绍在企业内
跳绳教学是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多元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与此同时,跳绳运动是深受小学生欢迎的项目,而且跳绳这一体育器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仪器仪表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增快。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电子仪器仪表的各种新型技术、新型工艺接踵而来。在此基础上,电子仪器仪表的操作模式变得越来越复杂、测量和维护管理工作也备受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的巨大福利,有必要对当前维护维修管理模式进行反思。  关键词:仪器仪表;维护维修;改进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由农业化
摘要:当前,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各种新材料新技术也不断应用,各种建筑功能也愈发复杂和完善,建筑是一种高耗能的行业,而节能减排也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建筑行业的节能也愈发重要,也是缓解国内能源紧缺现象的有效途径之一。保溫材料在建筑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保温板的性能和质量对建筑节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保温板导热系数检测数据影响的因素和偏差进行研究,以便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保温板
摘要:建设用机制砂目前发展非常迅速,干粉砂浆用机制砂需求也很旺盛,干粉砂浆用机制砂生产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不太适应目前发展情况。为满足目前发展阶段各方面的需求,必须对制砂机、选粉机这两种关键设备做出改进,以及石粉量在线测量、生产线设备的可靠性和砂浆产品多样性等方面提高更多更高要求。  关键字:干粉砂浆;机制砂;制砂机;选粉机;粉料粒径自动分级检测设备;砂浆产品多样性   建设用砂石是
摘要: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是衡量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想要保证人们在居住的过程中更加的舒适,并且尽量节省实际成本,使用环保技术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相关内容展开了综合性的阐述与分析,希望借此提升其实际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中的污染因素,并阐述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中的环保观念,最后分析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中环保施工技术。希望通过本文对相关
本文对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四个制造强国制造业发展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四国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加大了前沿领域的研发布局,注重公私合作模式的利用和标准的制定,这些举措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居住环境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绿化以及园林施工在美化环境 以及净化空气方面作用巨大。因此,必须要重视坚强园林景观施工设计与养护管理工作,以此将景觀园林的重要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景观施工设计特点,随后探讨了园林景观施工设计以及养护要点,以供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城市绿化;景观园
摘要: 土木工程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随着世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需要更加的注重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环保工作,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建筑能耗占到社会能源消耗的30%,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加。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能源的规划和利用,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节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相应的资源消耗也在增加。资源和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