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提升党的凝聚力是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本文对党凝聚力的形成特点进行了阐述,对科学发展观和党凝聚力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将科学发展观与党凝聚力相结合,对实施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的凝聚力进行了一些新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凝聚力;以人为本
一、党的凝聚力的形成需要科学发展观为引导
党的凝聚力是党的存在和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党保持和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随着全国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整个民族凝聚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特别是在彻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多方面内容,增强党的凝聚力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科学地认识党的凝聚力如何产生,如何保持与增强,形成能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路径与方案,为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增强党的凝聚力提供理论参照。
党的凝聚力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科学发展观对党凝聚力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是与党凝聚力的形成机制息息相关的。党凝聚力的形成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我党凝聚力的产生是由党的指导思想、纲领、实现目标、价值原则、组织机构以及具体行为等众多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其形成具有动态发展性,在长期的过程中以发展的趋势保持平衡。我们党的凝聚力形成机制在内部总会出现一些局部的不协调,这是凝聚力本身不断发展和代谢的体现,是保持凝聚力的自我调整。党在成员及民众心中的形象和认同感必须要融洽和协调,以此来形成党特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民众的树立正确价值观,将党的规范制度融于人民的自身观念并讓其自觉遵守。要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保持党的凝聚力,必须以先进的科学发展观进行指导。
二、科学发展观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源泉和途径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党的价值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科学发展观是党凝聚力汇聚和强化的源泉,将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实践是当前提升党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增强党凝聚力的源泉
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观念、政治角度、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方面都有着不同的体现: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观念上体现出更多的公平正义,以绝大多数人民的权益为本,公平公正地对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建设者,最终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与党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第二,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上体现更多的民主和法治。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民众自主、理性和积极参政,这与我党提倡权力公开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保证公民利益诉求的及时有序更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第三,科学发展观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在保障其权利的同时实现其个人价值和自由发展,为公民的文化权益和知识产权。共同的文化更能使人产生共鸣,科学发展观的指引更有利于民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党和全体民众力量;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其渗透入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不仅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更能激发民众共同的建设热情,这与党凝聚力的汇集也是息息相关的。
2、科学发展观是增强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保持党长久魅力提升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展观能保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持续发展,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让各方面成果能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最终形成促进社会长期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就要求结合实际,改变传统的盲目追求GDP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加快经济集约型转变速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完善各类相关法律制度保证和规范经济发展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是增强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的凝聚力的策略研究
科学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是我党指导思想顺应历史的结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的凝聚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
1、构建长效的科学发展观机制
党的先进思想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更需要有效的实施策略,要用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的凝聚力首先要构建长效的科学发展观机制。首先,树立程序意识,完善各类制度。制度是实施的准绳,社会建设各方面行为都需要相关程序和制度的指引及约束,民主科学的决策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前提;其次,构建科学民主的政绩考评机制。党政官员政绩的考核需要科学民主的考评机制为参考,考评标准必须以民生为基础,包括社会各项医疗、教育以及就业等多方面内容;再次,建立全方位的党政监督机制。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结合实际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党领导下的政府各项政策必须切合广大民众的需要,因此,要用科学发展观增强党凝聚力必须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防止权利滥用并遏制腐败行为,保证权力的实施方向与人民的利益一致。
2、积极发挥党员在科学发展观实践中的主体和领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施需要党的领导以及党员积极发挥其主体和领导作用,党员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发挥是科学发展观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方面,必须确保党的绝对领导地位和党员的政治权利,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党员是党组织建设的主体,要提升党的凝聚力必须首先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推进党内的民主建设,确保党员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保障党员权益,积极发挥党员的主动性起好领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红超.以理论研究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国企反腐倡廉建设[J].决策探索,2011,(16):45-46.
[2]马中柱.论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J].岭南学刊,2009,(4):36-38.
[3]中共上海市普陀区科技党委.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增强党的工作凝聚[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5):51-5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凝聚力;以人为本
一、党的凝聚力的形成需要科学发展观为引导
党的凝聚力是党的存在和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党保持和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随着全国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整个民族凝聚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特别是在彻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多方面内容,增强党的凝聚力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科学地认识党的凝聚力如何产生,如何保持与增强,形成能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路径与方案,为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增强党的凝聚力提供理论参照。
党的凝聚力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科学发展观对党凝聚力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是与党凝聚力的形成机制息息相关的。党凝聚力的形成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我党凝聚力的产生是由党的指导思想、纲领、实现目标、价值原则、组织机构以及具体行为等众多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其形成具有动态发展性,在长期的过程中以发展的趋势保持平衡。我们党的凝聚力形成机制在内部总会出现一些局部的不协调,这是凝聚力本身不断发展和代谢的体现,是保持凝聚力的自我调整。党在成员及民众心中的形象和认同感必须要融洽和协调,以此来形成党特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民众的树立正确价值观,将党的规范制度融于人民的自身观念并讓其自觉遵守。要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保持党的凝聚力,必须以先进的科学发展观进行指导。
二、科学发展观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源泉和途径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党的价值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科学发展观是党凝聚力汇聚和强化的源泉,将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实践是当前提升党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增强党凝聚力的源泉
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观念、政治角度、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方面都有着不同的体现: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观念上体现出更多的公平正义,以绝大多数人民的权益为本,公平公正地对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建设者,最终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与党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第二,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上体现更多的民主和法治。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民众自主、理性和积极参政,这与我党提倡权力公开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保证公民利益诉求的及时有序更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第三,科学发展观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在保障其权利的同时实现其个人价值和自由发展,为公民的文化权益和知识产权。共同的文化更能使人产生共鸣,科学发展观的指引更有利于民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党和全体民众力量;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其渗透入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不仅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更能激发民众共同的建设热情,这与党凝聚力的汇集也是息息相关的。
2、科学发展观是增强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保持党长久魅力提升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展观能保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持续发展,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让各方面成果能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最终形成促进社会长期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就要求结合实际,改变传统的盲目追求GDP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加快经济集约型转变速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完善各类相关法律制度保证和规范经济发展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是增强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的凝聚力的策略研究
科学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是我党指导思想顺应历史的结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的凝聚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
1、构建长效的科学发展观机制
党的先进思想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更需要有效的实施策略,要用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的凝聚力首先要构建长效的科学发展观机制。首先,树立程序意识,完善各类制度。制度是实施的准绳,社会建设各方面行为都需要相关程序和制度的指引及约束,民主科学的决策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前提;其次,构建科学民主的政绩考评机制。党政官员政绩的考核需要科学民主的考评机制为参考,考评标准必须以民生为基础,包括社会各项医疗、教育以及就业等多方面内容;再次,建立全方位的党政监督机制。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结合实际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党领导下的政府各项政策必须切合广大民众的需要,因此,要用科学发展观增强党凝聚力必须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防止权利滥用并遏制腐败行为,保证权力的实施方向与人民的利益一致。
2、积极发挥党员在科学发展观实践中的主体和领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施需要党的领导以及党员积极发挥其主体和领导作用,党员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发挥是科学发展观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方面,必须确保党的绝对领导地位和党员的政治权利,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党员是党组织建设的主体,要提升党的凝聚力必须首先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推进党内的民主建设,确保党员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保障党员权益,积极发挥党员的主动性起好领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红超.以理论研究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国企反腐倡廉建设[J].决策探索,2011,(16):45-46.
[2]马中柱.论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J].岭南学刊,2009,(4):36-38.
[3]中共上海市普陀区科技党委.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增强党的工作凝聚[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