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0对上皮-间质转化及内质网应激在肠纤维化中的影响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小鼠肠道纤维化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以及该作用与内质网应激(ERS)的关系.方法 42只IL-10-/-小鼠分为纤维化模型组(n=18)、IL-10治疗组(n=12)和溶剂对照组(n=12),另取18只野生型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IL-10治疗组和溶剂对照组分别于第12周开始腹腔内注射IL-10和0.9%NaCl溶液,纤维化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HE染色及Masson胶原三色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损伤和纤维化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胶原Ⅰ、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细胞钙黏蛋白(E-cad)mRNA的表达.采用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α-SMA和E-cad的表达.结果 16周纤维化模型组、溶剂对照组结肠黏膜组织损伤评分(7.00±0.90和7.17±1.17)及胶原面积比[(17.78±4.15)%和(18.56±3.81)%]较阴性对照组[1.50±1.38和(9.11±2.99)%]和IL-10治疗组[4.33±0.82和(12.56±1.39)%]均明显升高(F=36.150,F=11.280;P=0.000).12、14、16周纤维化模型组、溶剂对照组GRP78、α-SMA、胶原Ⅰ表达量较同期阴性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E-cad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12周纤维化模型组CHOP mRNA表达量[(0.95±0.12)%]较阴性对照组[(0.21±0.12)%]明显升高(t=5.188,P=0.000),但在14、16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16周IL-10治疗组GRP78、α-SMA、胶原Ⅰ表达量[14周:(0.73±0.31)%,(1.18.±0.11)%,(1.10±0.49)%;16周:(0.57±0.16)%,(0.81±0.50)%,(0.76±0.25)%]较纤维化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E-cad表达量[14周:(0.73±0.29)%;16周:(0.97±0.25)%]较纤维化模型组[14周:(0.37±0.17)%;16周:(0.35±0.20)%]明显升高(F=6.524,P=0.003;,F=17.493,P=0.000).16周IL-10治疗组α-SMA表达量较溶剂对照组[(1.82±0.22)%]明显降低(F=9.842,P=0.000),E-cad表达量较溶剂对照组[(0.47±0.25)%]明显升高(F=17.493,P=0.000).结论 IL-10具有抑制EMT,减轻小鼠肠道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IL-10对ERS的调控有关.
其他文献
分析不同产量水平下,晚粳稻秀水134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秀水134晚粳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即在确保高产所需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主
[目的]研究白术人工种子最佳胚乳配方,为白术人工种子技术规模化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术试管苗无菌体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人工种子包埋繁殖体、人工胚乳配方对人
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编码朊蛋白,是引起疯牛病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利用PCR方法首次从杂交牛(大额牛×云南黄牛)基因组中扩增了PRNP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HQ875337.PC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以耐盐性较弱的‘津春2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等渗Ca(NO3)2和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根系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活力、Na+和K+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
为高效获得内生真菌Epichlo? yangzii Rnj5706菌株的原生质体,分别检测酶系组合、稳渗剂、pH值、酶解温度等因子对E.yangzii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E.yangzii原生
目的 研究大鼠神经元机型性损伤后p75 NTR、Bax、Bcl -2表达改变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分别探讨其在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相互作用方式. 方法 制备大鼠神经元体外培养
旨在对绵羊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2个绵羊群体皮下脂肪、大网膜、小网膜、腹膜后脂肪、肠系膜和
目的 观察外源性NO对人表皮干细胞(ESC)脱黏附、增殖以及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分离、培养人ESC,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
以新疆圆脆枣为试材,对黑曲霉TL-10侵染圆脆枣的方式、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伤接种侵染效果明显,当接种黑曲霉TL-10病菌孢子浓度大于1×102个/m L时,
为明确黑龙江省玉米丝黑穗病病菌致病性及遗传分化,应用人工接种和RAPD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按致病性将12个玉米丝黑穗病菌分为3个反应型,但差别较小,仅存在致病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