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笔测试”到表现性评价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e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简单化、平面化、伪情境化、标准化等诸多问题,制约着育人目标的实现。表现性评价改革站在儿童的立场,从生命成长的高度提出了由“共性化”走向“差别化”与“多元化”的评价主张和具体举措,对于语文教学改革以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共性化;差别化;素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性目标的地位日益彰显,“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更是成为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内容。而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  一、亲历现实情境,点燃思维火花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当我决定再上《认识几分之一》研讨课时,就在思考:教材、课标理念都更新了,如何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CZ)患者心理弹性与认知功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组首发SCZ患者59例(SCZ组)和健康对照者86名(HC组),SCZ患者为2017年9月到2020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健康对照者经过广告招募入组,比较两组心理弹性、认知功能水平,分别对两组的心理弹性和认知功能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对SCZ组和HC组一般情况对比分析,两组的性别、婚姻及年龄差异无统计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叶酸及两者的关联性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SCZ)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发未用药SCZ患者100例(SCZ组)和健康对照者90名(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叶酸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SCZ组精神症状,采用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采集粪便样本提取细菌DNA,进行16S
【摘要】区域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应该有一个重要的支点,即教学主张;有基本的共同价值及行动走向——“为‘真学’而教”;另外,还要拥有一定的动力,如“股份制”的合作机制,抓住契机推进的某种行动,等等。“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共同体”,可为今后人们建设类似“共同体”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学主张;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