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及PBMC内HCV RNA的变化,初步探讨PBMC内HC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0例,在治疗前、后的不同时间点(0、2、4、12、24、36、48周)采集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浆和PBMC;采用精确荧光定量方法(Cobas TaqMan实时PCR)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浆HCV RNA;采用实时-PCR、套式PCR两种方法分别检测PBMC内HCV RNA。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Cobas精确定量检测各时间点血浆中HCV RNA分别为(5.92±0.86)、(2.77±1.32)、(1.30±1.72)、(0.15±0.47)、0、0和(0.06±0.26) lgIU/mL;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06,P<0.01)。12周时有18例患者血浆中HCV RNA完全清除。套式PCR较实时PCR阳性率高(均P<0.01);20例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及PBMC中HCV RNA检测结果发现,PBMC中HCV RNA清除速率较血浆明显延迟,其中2例PBMC中HCV RNA持续性存在并在治疗结束24周后复发。
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可以检测到HCV RNA,且套式PCR检测较实时PCR检测阳性率高;抗病毒治疗对PBMC内、外的HCV均有效,但PBMC中HCV RNA清除速率较血浆明显延迟;干扰素抗病毒过程中PBMC内HCV清除缓慢,预示存在治疗后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