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育反思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rydzf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反思与总结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每次教学活动之后,教师要从教学的得与失、师与幼、教与学、课程特点等多方面反思,从而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关键词 教学反思 得失 特点 遐想 建议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教学反思说到底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意识、思维习惯、批评精神。那么,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应从哪些角度去反思,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呢?
  
  一、写得与失
  
  反思案例:中班美术活动——娃娃头。活动中,我没有注意幼儿已有的经验差异,一些幼儿很容易就能完成整个操作,显得无所事事。我应该准备一些更复杂的材料,例如男孩女孩的、卷发长发的等等,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就可以给这些幼儿创设进一步创作的空间。
  科学教育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为讲的多做的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也可能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影响了整个活动。不管成败,教师都应该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考虑的更周到。
  
  二、写师与幼
  
  反思案例:中班主题活动——春天。主题活动“春天”的初次谈话中,发现孩子们对春天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当问到什么是“茅”?什么是“苏醒”?孩子则回答不上。如何根据幼儿当前的水平帮助他们去丰富经验?“春天”这个主题内容较多,我采用分组的形式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几个线索同时展开,让幼儿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获得的经验。
  教学过程是师幼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及对教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相反,幼儿的个性特征和经验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因此,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将师幼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质量作辩证的分析,帮助教师在日后备课、上课时能对师幼的情况做更全面的把握。
  
  三、写教与学
  
  反思案例:中班科学活动——旋转的纸条。引导幼儿将一张纸条通过剪,卷、拧等方法让它可以旋转着落下,从而进一步感知其性质和特征,领悟事物之间的转换和变化关系。小小的纸条,却包含了许多知识难点:对等,反方向卷,从何剪起,比较粗细、长短等。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无穷的潜能,让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积累经验,学会主动探索。
  科学活动过后,教师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综合分析:幼儿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如何?教法应用如何?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得到发挥?提问是否恰当……一个主题延续了几周,同样要综合分析。通过这些活动,能不能完成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教师应对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因素综合起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四、写特点
  
  反思案例:小班科学活动——我的脸上有什么。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听一听、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来比较发现五官的不同特点。有的孩子提出了疑问:嘴巴和鼻子除了可以吃东西和闻气味外,还能呼吸,为什么它们都可以用来呼吸呢?从孩子提出来的质疑可以看出来他们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这就要求教师要相信孩子“能行”,还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在科学教育反思中就可以把这些闪光点扼要地记下,写下该活动的特点,以便于日后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一个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
  
  五、写遐想
  
  反思案例:大班音乐活动——小树叶:歌曲《小树叶》中有一个难点:“明年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如何帮助孩子理解这句歌词呢?小树叶落下来化作了肥料,树叶妈妈从中吸取了养料,明年春天又长出了新的叶子。这是一种抽象的知识,而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我决定带他们进行一次科学活动,将落叶埋在树下,过一阶段再去观察那腐烂的树叶,来理解“肥料”“打扮树妈妈”。我相信,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演唱,一定会唱得声情并茂。
  有时上课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随机生成,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一些开放性提问、童稚趣语、探究性的发现、竞赛性的游戏、展示性的表现或随机生成的问题能够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帮助幼儿迁移经验,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
  
  六、写建议
  
  反思案例:中班科学活动——泡泡都是圆的吗?“你刚才吹泡泡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幼儿一般比较关注泡泡的形状是圆的。而有的幼儿是慢慢吹出泡泡的,因而发现了由于气流不足,导致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下还未愈合成一个封闭的球体,泡泡那时是椭圆的。培养幼儿的质疑精神,提出问题,进行验证,并要鼓励幼儿敢于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看法。
  每次活动过后,教师要静下心来,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幼儿反馈出的信息,写写“修改建议”。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也可以重点考虑某个环节应该怎样处理会更好,寻找对策,使自我反思达到一定的深度。只要长期坚持,必定能逐渐把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其他文献
打记事起,我就跟在母亲的身后年复一年地种着大白菜。俗话说,头伏萝卜,二伏白菜。沐浴着阳光雨露,携着大地的体温,不几日,一粒粒如芝麻粒似的白菜种子,便长出芽,芽钻出黑暗的土壤,站成一畦碧绿,亮丽了整个菜园。间过苗的大白菜,迎风便舞,遇雨更倩,长得烂漫而又任性。最后,便如蚕吐丝似的,吐出一片又一片的绿叶,层层叠叠,丰美新鲜。此时,母亲就用细线将铺散开来的叶子收拢捆缚起来。捆缚住的大白菜并没有气馁,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