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

来源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angzz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交叉学科门类下拟新增的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将助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国国别和区域研究及其人才培养的现状,统计了目前全国国别和区域研究相关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开设情况。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本文从本科教学、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分析现阶段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需重点关注本体研究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考察我国区域国别学本体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前期进展,发现虽已取得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本体研究在研究对象、视野层面存在“五重五轻”的问题;在研究方式、方法层面存在“四多四少”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则存在阶段性目标不明晰、课程体系不完善、教材体系严重缺位以及实践平台体系供给不足等问题。未来,中国特色区域国别
期刊
<正>区域国别研究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热切探讨的话题,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的兴起缘于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这些重大且紧迫的命题。为“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等做出解答、提出方案,正是其学科价值与使命担当。一、西方的区域国别研究传统及反思具有机构特征的区域国别研究的缘起,大致可锚定于19世纪。18世纪乃至更早时期的区域国别研究,基本上属于研究者个人的学
期刊
区域国别语言政策研究是我国对外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期刊论文和学术著作为文献源,对2000—2020年我国区域国别语言政策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2000—2020年,我国区域国别语言政策研究经历了起步期、快速增长期和稳定发展期;研究覆盖了129个国家和23个区域;文献来源分散,核心区期刊影响力较弱,核心区出版社影响力突出;形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研究,澳大利亚
期刊
在区域国别学被纳入一级学科的背景下,厘清太平洋岛国研究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内涵是重要一步。随着太平洋岛国对中国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中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共同体逐渐形成。太平洋岛国研究的对象是全球视野下多层次的区域与国别体系,其任务与目标具有多领域、多维度特征,尤其应当注重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太平洋岛国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理论指导,按照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以多
期刊
近年来,区域与国别研究渐受重视,这为各区域与国别的“同等”研究创造了契机。纳入区域与国别视阈下的大洋洲研究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如诸多研究机构的创建、学术交流机制的形成、研究议题的不断拓展、学术成果的与日俱增以及智库建设的稳步推进等。大洋洲研究如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跨学科研究、文本解读与田野考察相结合、宏观、中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陆地史观、海洋史观和全球史观相结合等就应受到重
期刊
聚乳酸(PLA)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被广泛认为可以取代传统石油基材料。但是PLA存在脆性大、柔韧性低等缺点,限制其在高韧性领域中的应用。文章主要从弹性体、柔性高分子、无机材料和增塑剂等方面探讨PLA的增韧改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LA共混增韧的研究进展。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绿色环保的低成本增韧改性剂,使PLA能够满足更多应用领域。
期刊
2021年12月2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举行座谈会,研讨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本期精选部分学者发言以飨读者。学者们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构建和深化区域国别学已是学科体系建设十分迫切的任务。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规律来看,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进一步明确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内涵、基本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期刊
区域研究与社会科学存在不小的分野和隔阂,如何更好地促进二者的融合与发展,是21世纪人文社科学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马克斯·韦伯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奠基性人物,在比较区域研究领域也做出了典范意义的工作,韦伯的学术思想历久弥新,但梳理韦伯对区域研究启示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从韦伯所著的一手文本入手,参照国内外经典的韦伯研究作品,探讨韦伯的多元世界观、问题意识导向的比较逻辑和基于理想类型的研究工具对于区域研
期刊
<正>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单元主题: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语文要素: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教材分析:《松鼠》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因其所处位置,它与其他单元的精读课文定位有所不同。其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体会表达方法,学习写作知识,强调从阅读中习得表达。课文条理清晰,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