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的施肥技术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ong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的施肥技术应根据大豆的需肥特性和根系的活动范围,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以及各地的耕作、轮作方式,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以提高大豆产量和改善大豆品质。
  1 需肥特点
  大豆对养分的吸收与积累和其他禾谷类作物不同。与水稻相比,大豆对养分的吸收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开花始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只占吸收量最高时期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直到结荚期养分吸收才达到最高点。说明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很长期间是并行的。第二是大豆茎叶中的氮、磷、钾转移率较低。水稻在开花后,可将此前积累在茎叶中的60%~70%的氮、磷营养转移到穗部。大豆荚粒的氮、磷营养总量中从茎叶转移来的数量所占的比率,明显比水稻小,只占40%~50%。由此说明,大豆荚中所含的氮、磷有很大部分是在成熟过程中由根部供给的,可见大豆生育后期的营养供应是很重要的。
  大豆形成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错进行期间,在养分的分配上如何使营养生长健壮的同时,又能充分保证生殖生长的需要是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据报道,每生产100千克大豆种子,需吸收纯氮6.5千克,有效磷1.5千克,有效钾3.2千克,三者比例大致为4:1:2,比水稻、小麦、玉米等都高。而根瘤菌只能固定氮素,旦供给大豆的氮也仅占大豆需氮总量的50%~60%。因此,还必须施用一定数量的氮、磷和钾肥,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大豆不同生育阶段需肥量有差异。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开花前和鼓粒后吸收养分较少。
  2 施肥技术
  用较多的有机肥作底肥,不仅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和根瘤的形成,增强固氮能力。
  巧施氮肥。大豆需氮素虽多,但由于其自身具有固氮能力,因此需要施用的氮肥并不太多。
  中等以下肥力的田块,适时适量施用氮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肥力较高的田块则不明显,施用过多不仅浪费,而且还会造成减产。一般地块每亩(667平方米)可施尿素5千克或碳酸氢铵15千克作底肥,高肥田可少施或不施氮肥,薄地用少量氮肥作种肥效果更好,有利于大豆壮苗和花芽分化。但种肥用量要少,旦要做到肥种隔离,以免烧种。一般地块种肥每亩施尿素3~5千克,同时配施10~15千克过磷酸钙为宜,或每亩施尿素2~3千克加磷酸二铵3千克增产更明显。
  大豆開花前或初花期追施氮素他巴,每亩追施尿素3~5千克,也有良好的增产作用。追肥可于中耕前撤施,随后立即中耕。
  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所以磷肥宜作基肥或种肥早施,一般每亩可施过磷酸钙15~20千克或磷酸二铵8~10千克。如果前茬小麦施足了磷肥,土壤中不缺磷,种大豆时可不再施磷肥。
  大豆进入花荚期是需要各种营养元素最多的时期,而鼓粒期后植株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早衰减产。大豆叶片对养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叶面喷肥可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但肥料利用率很高,对鼓粒结实作用明显,一般能增产10%~20%。每亩可用磷酸二铵1千克或尿素0.5~1.0千克或过磷酸钙1.5~2.0千克,或磷二氢钾0.2~0.3千克加硼砂100克,兑水50~60千克,于晴天傍晚喷施(其中如用过磷酸钙要先预浸24~28小时后过滤再喷),喷施部位以叶片背面为好。从结荚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此外,结合根外喷肥,在肥液中加入适当品种和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效果会更好。
  但在鼓粒期后,植株根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常因缺肥造成早衰减产。
  3 注意事项
  施肥量不宜过多,底肥施过量后,会严重影响出苗生根。种肥对大豆的胚根和胚轴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造成有些种子不能萌发,播种时绝不能把化肥和种子同时插入土壤。由于底肥或追肥过量后,都会造成大豆的徒长,甚至倒伏,造成减产。
  施肥后必须保证水分供应。如果施肥后水分供应不及时,深施时会造成伤根。表面撒施时,经日晒易散,对大豆不起作用。
  大豆施肥必须充分考虑品种株型。对植株高大的品种,进行大肥大水栽培时,必须适宜稀植。否则,轻者造成空秆增加,重者造成倒伏减产。
  施肥要考虑土壤肥力。土壤肥力高时,少施或者不施底肥,同时对植株高大的品种也应稀植栽培,可在结荚末期追肥。
  在一般土壤肥力下,大豆分枝期前后不要施氮肥。试验证明,分枝期施氮肥不仅抑制根系、根瘤生长发育,而且使花芽变为叶芽,造成旺长减产。
  在一般土壤肥力条件下,花期最好不施氮肥。若土壤肥力不足,花期施氮肥量也宜少,因为花期施氮肥会引起蕾、花严重脱落。结荚末期追施氮肥,可减少秕荚,大幅度提高百粒重,并可使少部分植株再现蕾花而成荚,提高产量20%~40%。
其他文献
一、种肥的施用技术种肥是在大豆播种时施用的肥料。大豆生育初期,对养分吸收范围小,种肥可供给大豆幼苗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养分。在北方大豆产区,春季土壤温度低,土壤微生物活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
电力生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电力生产“安全第一”方针的提出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了,然而时至今日电力生产的安全形势亦不容乐观。坚持电力生产“安全第一”的
1、育苗方式 辣椒通常采用小拱棚育苗法。一般有拱棚支架、塑料薄膜、风障三部分组成,应东西走向。苗床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另外,为调节气温,还要适时加盖草苫。
松苗立枯病又称苗木猝倒病,是苗圃中针叶树苗木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幼苗被害后,死亡率很高。在抚顺地区该病害发生十分普遍。受害苗种主要有赤松、油松、樟子松、
水土保持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的物质基础。水土资源的保护是通过工程、林草、生物等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维护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必须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为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因
宣桔仁是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浏阳市第八届政协委员,2008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女能人”、“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3项荣誉称号。在耀眼的光环下,宣桔仁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    下岗后承包养猪场    1980年,宣桔仁被安排到浏阳县高坪乡供销社就业,凭着实力,很快成为该社财务科长。1990年代中期,供销社陷入困境,便决定利用废弃的仓库办养猪场,为了企业200多名职工的生存,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中还应当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临时用电方案直接关系到用电人员的安全,也关系到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灌区量水,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灌水质量和灌溉效率的有力措施,是实行计划用水和准确引水、输水、配水和灌水的重要手段。灌区量水虽然不是直接的节水措施,但它是灌区农业用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