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导演惊天巨骗

来源 :道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p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犯罪团伙分别注册成立跨国公司和国内公司,利用人们求富心切以及不太了解跨国公司性质的心理,实施空手套“白狼”,进行高智商诈骗。2年多时间诈骗国内100多家企业,涉案金额100多亿元,实际诈骗金额500多万元。
  
  150多亿美元借贷资金
  
  2000年6月初的一天,北方某市来了几位不速之客。他们此行的目的很明确:骗!
  开始,他们通过多渠道,打听该市的企业运作情况,当他们听说有一家大公司正在与加拿大某投资公司合作一个先进项目,而该公司目前又无力拿出巨额资本进行运作时,他们喜出望外:机会来了!
  他们立即通过关系,找到那家企业。
  那家企业的总经理陈红(化名)正为此事愁眉不展。他为那赚钱的项目可惜,因为经过考证,那项目的确能赚大钱,一来既可为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来又可为当地的经济作贡献,两利皆可的好事却因资金短缺而陷人无法运作的地步。再说加方又催得紧,如果在约定的时间内筹不到钱,加方就立即将项目转到外市开发。
  正当陈红心事重重,他的一个朋友来了,说他认识一个朋友,是香港某跨国资本投资公司的资金部经理,因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目前手头上有150亿美元的资金,准备把投到东南亚地区的资金转投到经济蒸蒸日上的祖国大陆,并说如果项目有发展,对方一定能够合作投资。并说如果该公司看上所选的项目,会派出专员前来进行考察,如果项目确实有发展,则大量资金立即注入,且该公司要求回报率极低云云。这一消息无疑给正在急得像热窝上蚂蚁一样的陈红注射了一支强心剂。他马上跳起来抓住那位朋友的手不放,急忙问:“人在哪里,我立即去拜访他。”
  在朋友的引荐下,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出现了,那位男子很谦逊,一看就是那种干大事的人。
  一番谦让后,那名男子自称姓孔,名叫树林,是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资金部部长。陈红也作了自我介绍,并保证项目一定能赚大钱,为祖国服务。“孔部长”对陈红的表现十分满意,表示可以继续谈项目合作事宜。
  6月26日,他们又约定在某宾馆见面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正式签订了意向书,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派出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驻海口办事处副总经理曹新、资金部部长孔树林赶到河南某市对该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
  “曹总”和“孔部长”的考察之行自然得到了陈红公司的隆重接待。
  “考察”后不久,“曹总”便向陈红发出了信息:“香港总部”已同意了他们的方案,接下来就是详谈具体操作事宜。并暗示陈红给他们送好处。
  有了这张王牌支撑后,陈红就没有一天不乐哈哈的。因此对“曹总”的暗示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于是不停地给他们送钱送物。
  8月初的一天,陈红带齐所有资料赶到海口“曹总”的办公室——某大厦一高级写字楼。当陈红走进“曹总”的“办公室”时,被办公室内豪华的装修所折服;好家伙,果然是大公司的气派,室内均是高档的办公用具,一应俱全。宾主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驻海口办事处首席代表、总经理林际正式与陈红签订了合同。双方约定,投资金额5000万元人民币,年回报利息7%,45天时间资金到位。
  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提出,按照国际惯例,签合同要到律师事务所,请律师见证方生效。陈红对此无疑义。9月22日,陈红和林际等人便到海口某律师事务所,在某律师(另案处理)的见证下,双方签字画押。
  一切手续办妥后,陈红按照规定交了律师见证费6万元后便等资金“到位”。
  在海口呆了几天后,陈红打电话约林际等人出来吃饭聊天,开始,首席代表及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却说在美国或香港筹集资金,让他耐心等待。一推再推,一个多月过去了,再打呼机,呼机被电信局告知号码已消号,因此他便赶到欧亚公司海口办事处,一进门,保安说那公司的人早几天就搬走了,楼上没有人。
  陈红不相信这是真的,便上楼去看,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他顿感天旋地转。
  陈红像发了疯一样到处找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可偌大的海口,去哪里找呢?他回到宾馆,仔细算了一下这期间被这伙人骗去多少钱。
  不算犹可,一算顿时令他大吃一惊:57万多元人民币打了水漂!
  于是,他异常愤怒地拨通了海口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的值班电话。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痛人
  
  就在陈红报案的前两个月,新华分局也接到了一位男子的报案,称他经人介绍,他的公司认识了一家总部在香港,办事处在海口的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所提供的一切资料,他们经查询都确有其事。因其公司欲上一大型项目,但苦于无资金,便想借助香港这家投资公司上项目,且已经和这家公司驻海口办事处的同志签订了合同,以年息7%借贷2500万元人民币,同时支付了律师见证费等各种费用22万。没想到第二天这家办事处就在一夜之间“蒸发”了。
  2000年11月15日,安徽省毫州市某公司法人王某和江苏省镇江市京口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王某来到新华分局报案称:2000年5月,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首席代表林际、公司副总经理曹新、孔树林等人以合作投资的名义与上述两家公司分别签订投资3000万和25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合同。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签订合同需要律师见证费21.4万元,以对项目投资需要先对投资项目进行考察为由,收取两家的考察费48万元。按照合同规定,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需在合同签订后45天内将项目投资款投资到位。但上述两公司与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同几个月过去了,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根本没有投资的意向,几个老总经常不在家,一会说是在香港,一会说在美国,就是见不到人,遂怀疑被骗,便到公安局报案。
  又是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令警方想不到的是,从2000年7月开始,便不断有人前来报案,而且是诈骗金额一笔比一笔大,受害人所说的情况基本上和以上两家受害人一样,受害人损失惨重。
  
  香港确有此公司
  
  案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大。海口市公安局副局长、新华分局局长侯亨浪感到案情重大,立即向省公安厅副厅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英杰作了汇报。
  很快,市局便成立了由新华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李诗敏为组长,经侦中队中队长冼开琼、民警高启程为骨干的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
  办案人员经过调查,发现这两伙人都是利用假身份证作的案,选定对象后花高价钱到豪华宾馆酒楼租用写字楼作办公室,骗取事主的信任。作案后便立即挪窝,进行新一轮诈骗。
  办案民警冼开琼、高启程在接受报案后立即着手调查。正当他们进一步展开外围调查的同时,又接到了江西省横峰县某再生资源公司法人邓某和河南邓州市某公司总经理的报案,控告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首席代表林际、曹新、孔树林等人用以上同样的手段分别骗走他们大量的现金。
  警方初步调查表明:据海南省工商、发展计划、外事部门证实,确有此公司,其总部设在香港。其所持的证件都是货真价实的合法证件。警方两次电请省公安厅,通过公安部协助查明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真假,结果几乎令民警们泄气:香港确有此公司,公司的地址在香港九龙尖沙嘴某号。
  “难道这家公司由于某种原因资金暂时不到位,而不是诈骗?”开始时办案民警心中不免嘀咕起来,但与此同时,报案者却越来越多。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案子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自2000年5月31日注册以来,先后与全国各地76家单位联系过投资业务,但没给一家投资过一分钱,反而诈骗了事主巨额资产。多种证据面前,警方确认,这性质极其恶劣的两个特大诈骗团伙,他们在香港组建跨国公司,在内地组建公司进行遥相呼应,交叉作案。
  集团所采用的诈骗方式都相同,先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商务专员或业务员寻找目标,进行洽谈,签订投资意向书,收取项目受理费,然后派出项目考察员进行项目考察,回来之后签订正式投资合同,收取律师见证费后让对方回家等待,保证在45天内将投资款投资到位。但事实上,这伙人收取种种项目费后不与对方联系,更换手机号和办公地点后又重新骗取其他人。该公司先后在南洋大厦、嘉陵大厦、中航大厦等地办过公。作案后骗取的财物按照功劳大小进行分赃。
  警方还查明,两团伙在海口诈骗得手后,2001年4月份又窜至广东省珠海市注册成立光大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驻珠海办事处和美国地利投资有限公司珠海顾问公司,准备以同样的手段继续行骗。办案人员通过多途径获得这一重要情报后,立即与珠海警方取得联系,请求协助抓捕林际等人。
  4月10日,珠海警方在他们一伙租住地“光大国际贸易中心”抓获涉案人员刘先进、李洪涛、李红丽、李齐斌、闫焕功、梁永红等人。
  警方在珠海擒贼的同时,海口又摆开战场,先后抓获姜来超等其他涉案人员。5月16日,10名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押解回海口。但主犯房秀章、郭玉杰等在逃。
  2001年8月初,侦查员高启程获得情报,犯罪嫌疑人房秀章在珠海漏网后逃到昆明,继续持该光大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驻珠海办事处和美国地利投资有限公司珠海顾问公司的有关证件及公章,又流窜到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江苏等省份,继续行骗多家企业,仅在昆明就行骗资金达100多万元。
  冼开琼、高启明又立即飞赴昆明进行抓捕。9月4日,洗开琼、高启程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采取守候、诱捕的方法,成功地将房秀章、郭玉杰抓获归案。
  至此,办案民警经过与诈骗分子近一年的艰苦战斗,终于将这一签订合同投资额度逾100亿元的特大金融诈骗案侦破。
  2001年9月26日,这两个团伙的14人被海口警方正式逮捕。犯罪嫌疑人高常源、王东合批捕在逃,警方正在追捕之中。
  
  谁在导演惊天巨骗
  
  林际、姜采超等人被擒后,海口警方对他们进行突审后惊愕地发现,这两伙人中,除一名是海口市民外,其他成员基本上都是从山东省东明县来的农民。
  “一群农民玩起高智商的行骗,这在全国鲜见。”一民警对记者说。
  翻开这些“公司职员”的口供材料,上面写着:
  林际,男,山东省东明县王店乡东高集村人。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驻海口办事处、中国首席代表。
  曹新,男,1969年出生,高中文化,家住海口市。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驻海口办事处副总经理。
  房秀章,男,1953年生,山东省东明县人。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公司驻海口办事处副总经理。
  孔树林,男,1961年出生,家住湖北省浠水县。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驻海口办事处资金部部长。
  姜来超,男,1957年生,山东省东明县城关镇人。海南庆融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际、姜来超是这两伙人中的老大。 林际是一个颇有心计的人。他1973年初中毕业后便在家务农,从小就立志做大事的他决不安分于农村种地。很快,他便凭借自己的实力,在村办小学谋得一代课教师的职位。有了这一支点后,他便开始盘算他的人生之路了。他首先通过当兵入伍,完成了他走出农村的第一步。
  4年后,发觉在部队再没有希望的他只能退伍回老家。为此,他埋怨过,愤恨过。
  尽管在部队没有能捞到一官半职,但这4年,他结识了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眼界开阔了,懂得的知识也多了,胆子也变得大了,这为他日后行骗积蓄了不少资本。
  1986年,已结婚生子的林际开始涉足生意场,但多以失败告终。多次的失败使得他有一种走投无路铤而走险的想法。1999年,他在海口注册成立一家皮包公司,开始玩起了买空卖空的生意,赚了一些小钱后,便雄心勃勃地决心干大买卖。于是到处招摇撞骗,收罗门徒。曹新、房秀章、杨孝银等人便是此时加入了他“行骗公司”的行列。
  有了资本积累后,林际的眼光更大了;想方没法“赚”更多的钱。2000年元月,他们跑到深圳特区,通过中介公司在香港注册了“欧亚集团(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利用国内一些企业单位不懂行情的弱点,诈骗他们的钱财。
  这样,一个纯粹以农民为骨干的行骗团伙出现了。
  据警方查明,这两伙诈骗团伙自2000年年初以来,诈骗受害企业已经超过100余家,涉案合同金额高达100多亿元,骗走现金500万元。海南几家律师事务所都被卷入了此案,涉案的几名律师至今仍“下落不明”。后来,林际他们不想与律师“分成利润”,干脆自己给自己当律师,或是虚构一个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业务。”
  
  警钟应长鸣
  
  林际、姜来超两伙犯罪嫌疑人的行骗伎俩固然高超,令人防不胜防。但细细推敲起来却又破绽百出。仅凭对方一张嘴,凭一些经不起推敲的什么“项目考察”等,不少企业法人就完全相信其拥有雄厚资金,就能给企业带来生机,就能让他们骗得体无完肤!据悉,有些企业被骗后,绝大部分职工已是囊中如洗,不少人负债累累,生活陷入绝境,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企业更是摇摇欲坠。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一则闹剧,竟使得我们某些地区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该市能“成功地引进投资”而高兴,并与骗子频频会面、照相留念、出席新闻发布会等等,为诈骗分子推波助澜,提供极其有利的诈骗条件。
  试想,如果某些地区的有关部门在庆贺之前,能够派人将俩投资公司进行彻底调查,对方是否真正能够给该地区带来投资,也许就不会给犯罪分子大开绿灯,大造声势了。
  然而这些都没有做到,这个教训太沉重了。
  亡羊补牢犹未晚,这个重大教训应该给我们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敲响警钟了。
  (此文严禁转摘、上网)
  编辑/杨涛军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