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创新者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6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范云六是我第一个遇到,又多次见到的湘籍院士。记得是院士大会报到的那天晚餐,一走进远望楼二楼餐厅,就远远看见了范云六院士。她一下子就认出了我。2000年春节前夕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第一次拜访范云六。这次又见面了,我们都很高兴,便约好晚饭后去房间聊天。
  当天晚上,我们谈了很久。她谈起了童年的苦难岁月,谈起了她的求学经历,谈起了她攀登科学高峰的历程,谈起了她的科研团队。
  


  范云六是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直至如今,她既是中国工程院第一位湘籍女院士,也是中国工程院唯一的湘籍女院士。
  
  叩开成功之门
  
  1930年5月16日,一个女婴在湖南长沙呱呱坠地。她就是范云六。她的童年和少年在苦难中挣扎,在苦难里磨炼。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隆隆的炮声敲碎了这个女孩的求学梦。1944年,范云六正在上初中二年级,父母亲早在日寇的炮火声中远避贵州,她也在舅舅的带领下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舅舅带着她,白天躲进农民在山上搭起的小草棚,晚上才敢偷偷地出来找点东西吃。她亲眼目睹了许许多多的同胞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范云六的一个姑姑便是在日本兵的迫害下,被逼无奈投水自杀。国恨家仇,深深埋藏在范云六幼小的心灵里,她开始懂得:国之不国,何以家为?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抗日战争全面胜利。范云六一家团聚了,她从来就没有这样高兴过。
  抗战胜利了,范云六多么想重返学校啊!这时,恰好大姐刚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失业在家。范云六拾起了课本,让大姐帮助补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她是那么如饥似渴地学习,大姐又是那么耐心辅导。不出半年,聪慧刻苦的范云六便在1946年春天考上福湘女中,并且跨过初中三年级,直接升入高中一年级二期。
  福湘女中,是长沙著名的教会学校。这座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管理也极其严格。学校规定学生两周才允许出一次校门。在学校里,她并没有觉得像困在笼中的鸟那样苦闷,相反,她充满了欢乐。这是因为,她生性要强,在学习中总要争个前几名,她学习起来,总那么入迷,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还因为她生性活泼,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听古典音乐,还喜欢打排球。恰好学校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很快,她被选进校排球队。
  在福湘女中,范云六还结交了一帮好朋友。她见谁的学习好,就向谁学习;她见谁有特长,她就向谁请教。她像一块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琼浆,又吮吸着道德的营养。这个学风好、纪律严的学校,造就了范云六这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福湘女中读了两年半高中,她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10名。
  1948年,范云六高中毕业了。她面临着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选择。考哪个大学,报什么专业,心里没有一点底。这时,她又去找大姐。大姐建议她学农业化学,因为农业化学实用性强,毕业后好找工作。范云六听了大姐的话,当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
  武汉大学坐落在珞珈山下,历史悠久,建筑古朴。特别是这座大学有着一种自由、开放的学风,这让从束缚甚紧的教会学校出来的范云六倍感新鲜。
  范云六告诉我:她太喜欢武汉大学了,这里的空气是那么清新自由。在这里,可以随便到哪个学院去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也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最新的科技信息。这对于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范云六来说,真是如鱼归大海,如鸟飞上蓝天!学校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家庭教师,培养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谈到这里,她深情地回忆起难忘的大学生活,说:“武大自由开放的学风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我的科研风格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武汉大学众多出类拔萃的老师里,陈华癸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对她的影响最大,她一生的科研方向就是受他的影响选定的。范云六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一书中写道:“受陈教授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对微生物这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我致力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开始和源动力。从根本上说,是我以后钟情于分子生物学并为之奉献了我全部精力和热情的转折点。现在回想起来,我总觉得,一个人的命运与事业开始可能就隐藏在一个不为你所知的地方,直到有一天,你的智慧受到了启迪,你的思想受到了碰撞,才有机会叩开成功之门!”
  
  敢为天下先
  


  
  1952年,范云六大学一毕业,就小试牛刀,竟然取得可喜成果。当年从事矽盐酸细菌研究发表的论文,至今仍被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引用。范云六是幸运的,赶上了我们伟大祖国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急需优秀的专门人才。1956年,百里挑一,她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留学。她兴奋,她高兴,她又感到祖国压到她肩头的担子很重。她珍惜分分秒秒,刻苦钻研,1960年,她获得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带着平时省吃俭用节约的钱买下的大批科技书籍和资料,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踏上了归国之路。
  范云六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遗传室工作,成为我国微生物学领域中最早从事分子遗传的科学家之一。她告诉我说:“可以说,这是我科研生涯的真正开始。”
  范云六这位自小在湖南读小学、中学,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科学家,给人的印象是温和、典雅而思想深邃,在她的血脉中流淌着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的大无畏精神。再加上武汉大学、苏联留学的滋养,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她的科研有着无比深厚的基础。她一出马,就冲到全国前沿,继而向世界前沿冲刺。
  20世纪70年代,她在国内率先开始质粒的分子学研究,并成功构建了我国第一个DNA体外重组质粒。1979年,世界著名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Cohen教授特邀她到国际学术会上作报告……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范云六的科研迎来新的跨越,新的机遇。1980年到1982年,她再一次走出国门,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西北大学医学院当访问学者,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在美国的两年里,她“睁开眼睛看世界”,亲身感受了西方国家的科研优势以及在他们先进的科研体制下所产生的工作效率,她的灵魂受到了震撼!
  1982年12月,范云六从美国回来了。那年,她已经52岁,用她的话说“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这个年龄重新确立科研方向,还想干出一番事业,谈何容易?到底今后的路如何走?选择什么作为下一步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
  在那些日子里,她彷徨过,苦闷过,但她经过慎重考虑,终于选准了科研方向和突破口。这就是:走创业的路!1983年,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中国科学院,决定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建分子生物实验室,开始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很多人不知道她这样一个温和谦让的女性,哪里来那么大的创业勇气?实践证明,她当时的决定是多么正确。短短几年,她在分子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这保证她和她的团队的科研冲刺到世界前沿!后来经常有人问她:“当时您以知天命的年龄从中科院到农科院来开始一项全新的事业,您的勇气是从哪里来的?”她的回答掷地有声:“当你热爱一项事业并愿意无怨无悔地为之付出一切时,勇气自然也就有了。”
  做科研,不仅需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而且更需要正确的方向和思路。范云六的正确选择从何而来?她不假思索地说:“那是看清了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弄清了中国的实际。世界的趋势是学科分工越来越细,但综合性也越来越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分子生物学对于我国农业来说还是一片空白,而西方先进国家已经开始瞄准农业这个全球性的问题来开展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新一轮的革命必须有赖于分子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因此,我选择了农业作为我事业新的起点。”
  范云六一旦认准了科研方向,便与她的团队一起义无返顾地攻关、拼搏,这中间熬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吃过多少苦头,又有谁知道呢?她不肯说,更不让多宣传。我们只知道她很快取得一系列卓越成就。范云六的突出成就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鼓励,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赏。她曾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她的名字被列入《华夏妇女名人词典》。1988年,美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将她收入《国际名人录》;1990年,她被第二届国际水稻遗传学会推选为遗传工程委员会5个成员之一;1990年FAO/UNDP任命她为亚洲生物技术项目的中国负责人和棉花杀虫基因工程的国际项目主持人……
  


  1997年,这是她生命里程上值得纪念的年份,就在这一年,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回顾范云六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果,要写好长好长的篇幅,这里只能画龙点睛了: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农口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农作物遗传改良;国内最早获得转抗虫基因的水稻及棉花,并获得延缓害虫对转单一Bt基因植物产生抗性的科学数据;她还开发了新型的乳糖酶及其高效生产新途径……
  2002年9月,当我主编收入她的人物通讯《分子世界的女杰》的《三湘院士风采录》第三卷就要付梓的时候,她给我来了电话,告诉了我一个大喜讯,她和她领导的小组研究的乳糖酶及其高效生产新途径问世了!同行专家、食品专家鉴定这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且该产品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价廉物美产量高,一举解决了牛奶消失不良的“乳糖不耐受症”这一难题。《光明日报》、《科技时报》等媒体纷纷报道。
  这次在北京的院士大会上,一见面我就问她又有大成果了吧?她点了点头,微笑着:“有。”她高兴地告诉我,她和她的团队经过漫长的12年努力,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第二代玉米植酸酶。利用玉米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开发研究植酸酶,已获得种子特异性高表达并具有植酸酶活性的玉米,表达的植酸酶活性足以满足饲料的需要,可直接作为动物饲料应用,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发育,并可减少磷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第一代饲料添加剂相比,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为营养型、环保型、节能型饲料专用玉米的开发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该项技术在世界遥遥领先!这创新,多长咱中国人的志气啊!
  
  站在巨人肩膀上
  
  范云六披肝沥胆,带着自己的团队向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世界前沿不断冲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硕果。
  我一直在探索范云六的成才历程,探索她的团队成长过程,十分想揭开她创建一流优秀团队的秘密。她对我说:“青年人是真正的希望所在,所以培养新人是老一代的职责。我愿意将自己有用的知识留给青年一代,也愿将我尚不知,但有一条通往可知的路指给青年一代。”她呕心沥血培养了30名硕士和40名博士,还培养了3名外国进修生。
  问起范云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她却跟我侃起足球来。她侃球,连我这个门外汉也听入迷了。她喜欢排球,喜欢足球,她说:“踢足球,太像我们搞科研了。也许这是我喜欢足球的一个原因,从足球比赛悟出了不少科研的道理……”
  范云六的眼里闪出亮光,看得出来,她很兴奋。
  “悟出科研的道理?”我不觉重复了一句。
  她十分随和,说:“是啊!你看踢足球多像做科研。球队是个团队,科研集体也是团队……”
  “一个球队要有球星,一个科研集体也要有尖子人才。一个球队没有球星,就难夺冠军;一个科研集体,没有尖子人才也难以创出一流科研成果,更谈不上闯进世界前沿……”
  “球星与球队紧密配合,尖子人才也要与科研团队配合。一个球星离开球队难以独争天下,一个尖子人才离开团队也是无法施展本领……”
  “球队不能埋没球星,也不能荷叶包钉子,个个想出头;大家各有分工,各得其所,在科研中对于尖子人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打球是硬碰硬,科研也是硬碰硬,半点虚假和炒作都不行。”范云六这些话,意味深长,她对当前学术界少数人的浮躁情绪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
  这时,在我眼前,范云六分明是一个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教练”,她是那么从容、沉稳、坚毅和博深。
  谈起她的团队,范云六显出几分自豪来。她说:我对团队要求很严格。现在博士毕业两年,就有条件评副教授。我就告诉他们,你们要懂得,博士毕业才是刚刚起步,现在毕业两年就有可能评副教授,我们那时可不是这个样子,即使在美国,也不是这个样子,顶多只能是个博士后吧。
  她激动地说:我告诉我的学生,现在有两种人要反对,一种是浮躁,一种是不知天多高地多厚。我的学生就不是这样,他们不浮躁,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我与他们交流得很多,要求他们:未做实验前,要追求;做出实验,有了结果,自己要来反对自己的结果。反对了,反对不了,这就是真实的结果。
  范云六越说越高兴,她说:我们搞分子生物学,年轻人一开头往往重视这微观世界的技术。技术是很重要,我往往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用这个技术,不用那个技术了。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要沉下心来,把前人的试验、技术了解透彻,别人做过的不要重复。伟大的科学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记得这句话是伟大科学家牛顿说过的。范云六用这句名句教育学生,让他们去实践。我悟出了范云六这个团队之所以优秀的真谛!
  她又说:有的人不知天多高地多厚,你的也是我的,一点不懂得尊重。需要时,求你;不需要了,你快退休吧,把你忘得一干二净!我们的实验室做得好,没有这种人。因为我常讲我们这一辈人如何尊重自己的导师,如何热爱自己的老师,如何终生感激他们。
  范云六就是一个懂得感恩、有大爱之心的人。她是在她的姑母哺养下成长起来的。她自小过继给姑母做女儿,姑母就是母亲,一谈起她的姑母,她就说:“母亲为我付出了一切,终生难报。她实际是我的姑母。我从小过继给她做女儿,她终生未嫁,抚养我长大,供我上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经济供养就不用说了,她还给了我一个完整的母爱。最重要的是我工作以后,结婚以后,她为了我的事业,承担了一切生活、后勤杂务,帮我带大两个孩子。我这一生从没有因为家务事而浪费过时间。有了她,我比常人多了一倍的时间和精力来投入科研工作。如果说我今天取得一点成绩,的确有我母亲一半功劳。”
  范云六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她的丈夫也是研究微生物的,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和她是同行。一儿一女都是学生物学的。孩子们生活在科学家的家庭里,不仅受到学养上的熏陶,而且得到了春风化雨的母爱和父爱。当年她刚从苏联回来,一家三代住着13平方米的房子,连张书桌也摆不下,一个人洗澡,全家人都得出去。那时,每天晚上匆匆吃了饭,女儿趴在饭桌上背书,儿子趴到缝纫机上做作业。待他们做完了,才轮到她和丈夫趴到饭桌和缝纫机上做科研。
  她是那样爱她的一双儿女,连儿子的兴趣也成了她的爱好。从中学到大学,她都爱排球、打排球,而儿子爱好足球,她也成了足球迷。
  范云六又告诉我,她一生都在追求,有三句话牢牢记在心上:“敬业、执著;严谨、探索;继承、开拓。”这三句话,也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她的人生追求,她的精神写照,也是她的成功秘诀!
其他文献
位于长沙县金井镇的金龙村,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示范村、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五个好”党支部、长沙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村支部书记宋海晏也光荣当选为湖南省第九届党代表,作为全省4个村干部代表之一受邀出席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并发言,还被评为全国妇女十大代表、湖南省百姓心中十佳村干部、长沙市十佳村支部书记。  宋海晏,这个1969年3月出生。集长沙县金井镇党委副书记兼金龙村支部书记、村
期刊
1948年10月,蒋介石飞抵北平,与傅作义几经密商,决定乘我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第三兵团在察绥地区作战,冀中空虚之机,调集敌九十四军等两个军的兵力。乘几百辆汽车组成一支快速部队,由保定集中南进突袭石家庄,妄图摧毁位于该市附近的中央军委所在地。我军获悉这一情报后,立即进行紧急战斗部署。10月25日;华北军区保卫石家庄“前线指挥部”成立,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滕代远出任总指挥。他马上电令在绥东作战的军区第二兵
期刊
熊清泉1985年7月当选为湖南省省长,1988年4月至1993年9月,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在担任省长和省委书记长达8年的时间里,他团结省委、省政府一班人,同心同德,在科技兴湘,对外开放、外引内联,水火并举、集中办电,消灭荒山、绿化湖南等方面,为发展湖南做过许多基础性、开创性工作,为今天实施富民强省战略,实现“弯道超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笔者专程访问了83岁高龄的熊清泉
期刊
毛泽东是很讲究人格独立的。在他看来,没有独立的人格、事事依附别人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在国共合作时,他始终主张在政治上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反对盲目随从国民党的作法;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他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的方针;在国家外交活动中,他始终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独立自主地开展外交活动。平日,从毛泽东对一些人物的点评中,我们就能体察到他的人格独立性的可贵品质。    “要
期刊
杨勇,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1913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南乡区文家市。解放战争期间,杨勇任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司令员。1949年12月至1955年1月,杨勇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在担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期间,为贵州的解放、贵州的反封建斗争、贵州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解放大西南,挥师下贵州    渡江战役之后,盘踞在西南地区的蒋介石集团,勾结地方封建势力,企图依托
期刊
我与李聚奎上将交往最直接、最密切的时间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后的长征途中。1934年,我在中央红军的总政治部任组织干事,被派到红一军团检查工作,在红一军团的“八一”庆祝活动结束后,我随红一师参加了几次反“围剿”战斗,特别是在兴国西北的高兴圩、乱石圩打了最后一仗。这一仗,红军没有能粉碎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我就留在了红一师任巡视团主任,随着部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时李聚奎是红一师
期刊
酃县即今炎陵县。这块2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解放前人口不足10万。她曾养育了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记载,1927年至1937年间,在这里牺牲的革命干部和群众达2.3万人,占总人口的23%。  1949年,国民党的顽固分子预感末日来临,却仍然困兽犹斗。军统特务头目唐纵(酃县人)密遣国防部保安局少将参议霍远鹏率领一大批军统骨干、军警人员组建“湘赣边区反共救国军”
期刊
陶铸是一团烈火,能烤热你。也能灼伤你。第一次与毛泽东见面,就顶撞了毛泽东。调到中央以后,陶铸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江青等人的极大反感,一场风波随之而来  湖南人说话响亮无比,走路风风火火,做事麻麻利利,胸怀坦坦荡荡。  出生在湖南的陶铸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身材不高,一米六五左右,有时剃光头有时理小平头。在外人看来他总是干练利索。他貌不惊人但气势逼人。他不拘小节,风风火火。他敢说敢顶。他有一副火爆的脾
期刊
刘少奇是一位身居高位的人民公仆。他,因平凡而伟大,因伟大而显得平凡。  他把人民群众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衣食父母,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儿子。是儿子就要为父母、为亲人办实事、办好事,因此,为人民服务就成了他终生的追求。人民的衣食住行怎样?人民的精神状态如何?我能为人民办些什么事?这些都是他始终思考的主题。  以下几个文物故事,就反映出了这位平民主席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刘少奇创办的《江淮日报》 
期刊
旧梦探寻路漫漫    柳士英,祖籍江苏省苏州市。1893年11月11日生于上海。幼年丧父,家贫,母亲以缫丝养家糊口。8岁就读于苏州慈善堂附设小学,14岁离家投考南京陆军小学,后升入陆军中学。    辛亥革命爆发后,柳士英随兄柳伯英(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任齐鲁总司令)参加革命军苏州先锋营,光复苏州。随后,柳士英任北伐先遣团先锋营营长,领兵参加攻打南京,驱逐张勋。后调上海率学生军200余人北上青岛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