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3801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结合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健全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加强制订目标管理,近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一旦发生失误,轻者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重者病人致残,甚至致死。
  1.1 接措病人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问。
  1.2 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 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
  1.3 器械准备不全 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吸引管道堵塞不适。
  1.4 清点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和体腔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中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动腹撑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
  1.5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 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要,造成脱落和污染。病人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
  1.6 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静脉麻醉药和大输液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术中标志保存不当或丢失。
  1.7 手术病人护送不当 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2 安全管理
  2.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1.1 手术室的一般制度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2.1.2 安全管理制度 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接病人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性况);病人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问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1.3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三不交接制度:洗手护士手术末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末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2.2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有可能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呜。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
  2.3 加强业务学习 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自学考试,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及学术交流会,要求护士每人订阅各类护理刊物。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
  3 体会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指南,一根离不开的拐仗,每个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对管理者来讲,便于管理上按章办事,举一反三,就可能将差错或事故消灭萌芽状态。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自学能力是激发小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自学方法、自学习惯和自学动机三方面入手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自学能力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激发儿童的主体意识、增强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与护理途径,减少并发症。方法:对88例住院期间脑出血患者行专科护理及76例出院后未行专科护理的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评介。结果:脑出血患者家庭护理并发症的综合发生率为59.21%,而脑出血患者专科护理并发症的综合发生率为27.27%。结论:脑出血患者专科护理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远低于家庭护理。  关键词:脑出血;并发症;内科;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脑实质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一种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决非朝夕之功。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形成稳定持久的创新能力。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点滴体会介绍一下。  一、引导观察,培养创新  观察源于生活,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就无所谓发现,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学习创造。每位小学生都具有自我表现的心理要求,教师在
摘要:本文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抓住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又从激发兴趣,积极思考;设疑要巧,方法要妙;设疑争论,及时演示三方面加以阐述。二是充分利用化学课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提高演示实验效果,开设讨论实验结合课;鼓励学生自己探究三个观点进一步论述。三是通过课堂教学,传授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从分析相近要领,总结知识规律,多样练习三方面简要论证。
摘要:高职的音乐教育同样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推动国民艺术教育发展的重任。音乐教育是当今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核心,也是普通高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而论述了高职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定位,最后从更新教学观念、高职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确立、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选择实用性的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注重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论述了高校音乐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儿歌或者童谣毫无争议地成为小学生最佳启蒙教材,但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些作品中学到的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明确并遵循教学目标,教师才不至于超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向小学生讲解过于艰深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和古诗词常识。那我们怎样理解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歌、童谣及古诗的教学那。  一、引导朗读  传统的应试教育制约着小学古诗、儿歌、童谣教学的有效开展,目前我国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