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新区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自己基层人力资源工作实践,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区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新区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黄岛新区 人力资源 问题 对策
  一、黄岛新区人力资源总体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2014年底全区有效劳动力62.7万人,本区就业54.5万人、外出就业5.4万人, 2.8万人未就业。持证专业技术人员50.15万人,其中劳动技能39万人、专业技术资格11.15万人。第一产从业人员1.03万人企业用工缺口100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1.94万人,企业用工缺口3500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7.33万人,企业用工岗位缺口2400人。
  (一)人力资源技能普及率较高中高专业技能人才不足
  我区人力资源技能持证人员50.15万人,占全区人力资源的68.51%,技能普及率较高,中高级技能16.05万人,占32%储备不足。
  (二)人力资源供需总体平衡,但结构性矛盾突出
  2014年度,企业岗位需求8.6万个,当年实现新增就业7.3万人,总体上看然子资源供求相对平衡。新区发展战略转型,部分企业被淘汰,新兴企业正处于起步期,用工需求低;部分家电电子、机械制造业受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用工萎缩;劳动密集型企业因工资、社保等因素导致人工成本提高,导致用工需求减少;部分橡胶、机械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劳动强度大,人力资源倾向性极小。中高级职业培训机构较少、企业培训意愿差、高技能人才引进门槛较高导致中高级技能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导致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因人力资源技能素质偏低不能胜任形成很大缺口,形成人力资源出现结构性供求矛盾。
  (三)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第一产业人力资源需求1.03万人、第二产业21.94万人、第三产业27.33万人由此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四)高层次人才在新区改革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尚未凸显
  我区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需要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保障。新区批复后,我们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但由于引进时间短、创新创业服务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高层次人才在引领创新驱动方面的作用尚未凸显。
  (五)大项目建设与扩大就业联动效果不明显
  新区批复后,我区引进了一大批重大项目,为新区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虽然我们建立了大项目建设与劳动力就业培训联动机制,但由于项目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用工需求少,拉动就业效果尚未显现。
  二、黄岛新区人力资源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供精准服务,建立人力资源动态管理机制
  人力资源及企业用工信息具有动态性。新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街镇为网格,建立动态管理监测机制,定期更新信息。加强新增劳动力资源信息的采集,监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情况,加强失业预警,控制失业率。逐步扩大人力资源信息采集范围。建立起综合分析、对外发布机制,为全区提供可靠人力资源动态数据,为人力资源提供精准服务。
  (二)实施“大众创业”和“技能新区”工程
  以促进就业和经济转型为契机实施“大众创业”“技能新区”工程。坚持市场主导、社会支持、政府激励原则,探索统筹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信、工商、税务、科技、工会等多个部门创业扶持资源,合力实施大众创业工程,促进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带动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围绕促进就业、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长远发展、技能传承主题塑造技能就业、技能创业、技能储备、技能提升、名师带徒5项计划为核心的技能新区工程,提升全区人力资源技能素养。
  (三)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实现三个水平提升
  围绕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努力实现三个水平提升为建设发展国家级新区提供智力支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引智示范区、“国际海洋人才港”、集聚2万名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海归390名、外国专家370名、建立专家工作站8个。
  提升人才服务综合体建设水平,调整完善公共服务平台设置和运行管理机制,推进人才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高品质海洋人才创业服务平台。提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水平,大力加强海归创业园建设,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打造高品质海外人才创业平台。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建设运营中国海洋人才市场西海岸新区分部,完善人才市场工作架构。完善事业单位紧缺、高层次人才认定机制。建立重点单位人才“直通车”制度,推进人才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
  (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其他对策
  落实城乡一体就业创业政策,开展就业政策宣传系列活动,提高政策知晓度。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强资金风险防控,提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深化建设项目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建设规模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经信、国土、招商等部门多方联动机制。发布重点建设项目用工需求信息,实施重点建设项目全程对接服务,力争重点建设项目带动就业形成规模效应。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推广“跟进式”分类帮扶就业模式、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确保青岛籍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2%以上。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公共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区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制定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引进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新区发展等措施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以上措施的实施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一年来的成果证明我区人力资源服务和城乡就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平衡了新区人力资源供需矛盾,提高了就业服务水平,为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雪英,秦清芝.连云港市创新型人才现状、问题及对策[N].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8-31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一、自主互改“把事情写具体”  把事情写具体是高年级学生习作的一个重点,但何谓“具体”?具体到什么程度?是学生习作的一大难点。六年级上册《习作1》是写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我依托两位同学写的《偷西瓜》《钓龙虾》两篇习作指导学生自主互改。  瞭望四周,一个人也没有,周围极其安静。再看看瓜田里,一个个圆嘟嘟的大西瓜正在向我招手微笑。我们卷起裤脚,擦掉脸上的汗珠,轻手轻脚地走进西瓜地里。我挑了一
5月16日,“沭阳杯”第六届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评选活动在江苏沭阳正式启动。为推动纺织行业科学发展的正确舆论导向,鼓励媒体做好行业新闻宣传工作,传播正能量,担负起新闻舆
期刊
【案例1】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平时非常喜欢看书,可是一到习作,他就“卡壳”了,不是词不达意,就是胡编乱造,今天的习作往往都要拖到明天交给我。对此,我苦恼极了!可是有一天,
摘要:人口出生受诸多因素影响,有经济原因,有文化原因,如受传统文化影响,许多人在生育方面有属相偏好,象以往龙年、虎年、猪年等,都会有一个相对的生育高峰年,而历年农历“羊年”,生育都会出现一个相对低谷年。分析历年的出生数据,不难发现,属相偏好成为影响人口出生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属相偏好 人口出生 影响  一、属相偏好对人口出生影响的分析  根据1990-2005年人口出生统计图表分析:  1
5月13日,第三期“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以下简称纺织高训班)开学仪式在北京服装学院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期刊
为谁而宣传?rn目前,在公众心目中,人大依然披着神秘的面纱,除了人代会期间“偶露真容”之外,公众对人大机构日常运作仍了解甚少.rn的确,人大工作的宣传,与社会公众的意愿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