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a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预后影响。方法将SAH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脊液持续引流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加用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发生脑梗死、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采用GOS评价,结果显示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SAH的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实验组102例,口服甲氧氯普胺10mg/次,3次/d;对照组97例,口服维生素B6,20mg/次,3次/d,均连服15d。疗
一、“对话式德育”的内涵  现代交往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在道德教育领域中,交往的主要形态表现为德育对话,其结构也相应地表现为“主体(教师)—文本(德育素材)—主体(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关系。在德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但为了保证对话的质量与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德育文本(德育课程、教
目的探讨眩晕及偏头痛患者颅内血流情况。方法对200例眩晕患者和10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TCD检查,主要记录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流速。结果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大鼠骨骼肌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的变化及增龄因素的影响。方法用喂养法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动物模型,动物分为青年正常组、青年模型组、老龄正
眩晕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种之一。可由多个系统疾病引起,大多数发病突然,视物旋转,眼前晃动,不能睁眼,并且以眩晕为首发症状。我们采用丁咯地尔(赛莱乐)治疗
目的探索出一种能够替代同芯针电极来探测肌肉生物电变化的探测电极及方法。方法81例受试者,正常人组27例,神经源性疾病组42例,肌源性疾病组12例。并从以上三组中随机选出18例混
[摘要]教师职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对自身专业工作的认识与评价,对职业工作起着显著影响的一种教师个体专业心理素质,是教师职业发展中的动力系统,对教师职业发展起着维持、导向和调节的作用。可从自我发展总体状况分析、职业目标定位、职业发展策略的拟定与实施、职业自我的调整四方面建立。  [关键词]教师职业自我;内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