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海,占领战略新高地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m17207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海因其具有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所蕴藏的巨大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军事价值、科研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等而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必争之地。深海海域具备的广阔性、连通性、隐蔽性等特点,以及开发探索尚浅、经略潜力巨大的现实情况,使其不仅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中展现出愈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军事价值,而且成为继陆、海、空、天、电磁之后的第六维重要战略空间。
  深海战场空间的独特性和超前性引发了深海军事的发展和变革,并不断地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成为现实,逐步改变军事斗争的战略态势。各海洋强国都在加紧研制深海科技并深化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意图占领深海这一新空间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世界深海军事应用发展概况
  很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深海军事装备的研制开发,无论是适应深海环境的基础设施,还是用于深海作战的武器装备,甚至在深海部队的组建等方面均有了一定的发展。
  深海军事力量基础建设方面
  深海军事基地。深海军事基地是在海底建造的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基地。由于电磁波在水下传播的衰减特性,位于深达数百或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的深海基地很难被卫星监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世界上许多军事强国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建造各种深海军事基地,如在深海海域建立人工控制的反潜基地和作战指挥中心等军事设施。深海军事基地可进行海底武器、燃料和食品补给,进行海底侦听,或用作兵工厂,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海底鱼雷、水雷和导弹的发射基地。
  从法理上看,世界上大部分的深海属于全人类共同财产。不同于陆上军事基地的选址局限众多,若拥有建设深海军事基地的能力,则意味着可以在大部分深海区域毫无妨碍地布置本国军事力量且不易被发现。
  深海预警系统。深海预警系统可为水下作战力量提供侦察探测,将在未来深海作战中充当“眼睛”和“耳朵”。美国先期研究计划局在2010年至2014年开发完成了一种用于保护其航母编队免受安静潜艇攻击的移动式深海预警系统。该系统置于海底,利用海底安静的环境和海洋声学通道远距离探测安静潜艇的低频信号。而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则设想在洋底部署移动式和固定式“间谍眼”探测系统,如深海人造卫星,用以探测发现他国潜艇。这种深海预警系统可以悄无声息地构建深海“卫星网”,在相关海域维护自身军事力量安全,同时“紧盯”敌方一举一动,故在信息情报变得愈来愈重要的未来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
  深海武器装备建设方面
  深海潜航器。深海潜航器是当前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深海武器,它既可以用于侦察监视也可以用于主动攻击,而且具备军民两用的优点。美国将其视为海军实施“网络中心战”、加强水下ISR(情报、侦察、监视)系统建设重要的环节。同时,深海潜航器作为可携带鱼雷或导弹的武器平台,以静谧的方式进攻敌方战略目标,可以达到攻其不备、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深海潜航器可以说是目前深海武器中最实用的核心力量,它低成本、多功能、高效率,成为深海作战的“力量倍增器”,无论平时战时均可加以利用,对敌造成全时段威胁。美军已有“海洋探险者”“曼塔”“奥德赛”“远距离环境监测单元系统”“战场准备自主潜动器”等自主深海潜航器;英国拥有能够执行水下侦察、安装灭雷装置等执行多种不同水下任务的名为“护身符”的无人潜航器;此外,德国的“长尾鲛”攻击型潜航器、澳大利亚的“塞拉菲娜”反水雷无人潛航器、挪威的“水下排雷手”和法国的REDERMOR水下无人扫雷潜航器等,技术也都已相当成熟。此外,美国还在研究用于特种作战部队的可以执行支援与攻击、反水雷、沿海地区潜艇跟踪以及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的“任务重组无人水下航行器”;用于测量海洋盐度、温度等参数,设计巡航时间为五年、航程4000千米的“斯洛克姆滑行者”自主潜航器;用于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以及反水雷和浅水反潜等任务的大排水量自主潜航器;用于采集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光学数据,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1000米、巡航千米的“海滑行者”自主潜航器和“地狱判官”自主潜航器,“海马”自主潜航器,“声射频相互作用勘探传感器”自主潜航器等。随着深海潜航器朝着大航程、大水深、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必将在未来战争中深刻改变海洋作战模式。
  深海潜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潜艇作为新型军事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隐蔽性和攻击性使其一直成为海上最为人忌惮的武器之一。为利用深海复杂的自然环境加强潜艇的隐蔽性,达到攻击的突然性,当今世界各国均加紧研制深海潜艇。英国“机敏”级深潜核动力潜艇、俄罗斯的“阿拉库”级核潜艇、日本用于深海作战的“亲潮”级AIP大型潜艇、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印度引进的法国最新“鲉鱼”级潜艇和韩国引进的最先进的德制214型AIP潜艇均证明了世界各国对于深海潜艇研制的高度重视。深海潜艇技术的革新使得潜艇下潜深度不断增加,使得潜艇更难被发现和跟踪,从而成为躲在大洋深处的致命武器。深海潜艇更可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手致命一击,给敌方造成巨大威胁,故在深海军事力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水下航母系统。水下航母武器系统由水下航母及各种水下支援保障潜艇组成,集航空母舰和潜艇的优势于一身,具有极强的攻击能力和生存能力,将是一种新型深海作战武器系统。美军的水下航母,可在深海像潜艇一样远距离隐蔽运动,浮出水面时,则可作为战机起降平台,预计2025年面世。水下航母的出现将成为水下隐藏的“空中力量”,可以依靠深海复杂的自然环境自我隐蔽,在到达作战位置后上浮提供新的空中打击力量,令敌措手不及,给敌方造成巨大安全威胁。
  深海预置武器。深海预置武器兼有潜艇的隐蔽性和飞行器的速度,可长期潜伏于数千米海底,获取空中、水面、水下的敌我信息,并在战时作为突防利器,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美国于2013年启动的“深海浮沉有效载荷”项目,旨在研制一种可长期密封的发射管内可装备无人机或其他情报监视器的侦察平台。该平台可隐蔽部署在数千米的深海,当有作战需求时,操控者可远程触发释放机构,使其自动上浮至水面。据最新动态表明,这个雪藏五年的深海神器不日即可交付美军使用。   水下机器人。水下机器人适合在高危险和复杂的深海工作,通常用于执行水下巡逻、水下勘探、水下侦察、水下攻击等任务。例如美国已在其西北海岸无人深海研究站附近部署了观测机器人,日本也已经研制出“浦岛”号无人勘探机器人,并且还在加紧开发能在7500米处潜行、且可以横渡北冰洋的鱼雷型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的应用减少了战斗员可能在深海遭遇的危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下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更多复杂危险的深海任务,可以在未来深海军事斗争中发挥独特而显著的作用。
  深海部队组建方面
  深海部队。为使深海军事力量体系更加完善,从而真正成为一支现实作战力量,必须相应地组建专业化部队以适应深海战争。美军已开始筹划建立深海部队司令部,将下辖潜艇部队、水下航母部队、水下机器人部队、深海电子战部队以及后勤保障部队等。这支部队在未来战场上,可能成为新的独立作战力量,使得美军全域作战范围更广、手段更多、威慑更大。
  深海军事力量建设发展特点
  相较于其他领域军事力量的建设而言,因环境的特殊性、未知性等因素,深海军事力量的建设拥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人工智能的运用为技术支持
  深海机器人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以来,先后发展了载人潜水器(MOV)、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和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ARV)。近年来,传感器、控制系统、通讯和机械手方面的进展使深海机器人能够完成更复杂和精确的多种任务。美国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便开始使用水下机器人进行反潜作战。而现在正在研制的“虎鲸”号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具备自主判断的人工智能特征。预计到2022年,可从己方港口航行到战区,执行布雷、水下侦察任务;可潜伏在敌航母等水面战舰航线下方,伺机发动自主攻击;可与有人潜艇配合,充当诱饵和“僚机”,监视和打击敌潜艇,且完成任务后能自主返回基地。可以预见,AI技术运用于深海武器上将成为可能,深海无人作战群也将成为可能,无人化及自主化必将成为深海武器的发展趋势。
  以向深度发展为努力目标
  由于深度越大,海洋环境越复杂,也就越能为深海武器提供更好的隐蔽环境,并增加攻击的突然性,因此如何能够到达更深的海域并且延长在深海的作业时间一直是各国深海军事应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谁能到达更大深度,就有可能占领新的军事“制深点”。据报道,美军正在研制的下一代战略核潜艇“哥伦比亚”级的下潜深度将达到800―1000米,法国潜艇最深可下潜至1100米,澳大利亚深海潜艇可下潜至5000米,日本深海潜艇可下潜至6500米,日本水下技术中心(JMSTC)的无人遥控潜水深度达到世界最高纪录11000米。而俄罗斯则宣称已研制出能成功打击水下1000米潜艇的鱼雷。“以深制海”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战略目标,而力求在更大深度上取得进展已成为各国努力的方向。
  深海军事作战力量形成体系
  以美军为例,美国已组建深海部队完善相关制度,发展深海武器,并于水深900米的大西洋底建立了借助深水装置固定的作战基地,同时在多个水域建立了水下储油库和作战物资贮存体系,以满足深海战的需要。这种以深海基地为中心、以深海武器为主要战斗力、以深海预警和通信系统为依托、以深海后勤体系为保障、以隐蔽突然的综合打击为手段的成体系深海军事力量,将使得深海作战效能充分发挥,并彻底颠覆传统海战模式。
  以战略为引导,以法规制度为保障
  从国外深海军事建设情况来看,各国均重视从战略上、法理上对深海军事行动和作战行为等加以明确。如2015年1月22日,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发布了《水下战新纪元》报告,从战略上提出利用新兴技术开发新的“海底系统家族”,以加速水下战争的创新。2015年美国发布了新的《海军科技战略》,从技术上提出要对无人潜航器的加快发展进行研究,使之可执行任意环境下的多种任务。在法理上,美军依据《美国海洋行动计划》《21世纪海洋蓝图》等海洋法规重新修订了关于深海军事行动和作战的相关条令,进一步明确了“由海向陆”的海军战略中深海控制作战的地位和作用。日本则按照“海洋立国”的新战略,制定了重在夺取并控制利用海洋资源的深海军事行动和作战的具体措施。欧盟主要国家根据欧盟委员会的《21世纪海洋开发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等法律文件,纷纷制定本国海军迎接未來挑战的深海军事战略,通过战略筹划、政策引导、明确法律法规等方式,合理规划未来深海的军事技术开发,以军事需求的方式有力牵引深海技术的应用,使深海军事建设顺利发展。
  (摘自《世界知识》2018年第24期。作者分别为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其他文献
眼下,众多明星参与的“跳水秀”热闹非凡,搅得娱乐界、体育界水花四溅。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体育和娱乐居然可以用这种方式联姻!“体育娱乐秀”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社会文化的热点?  “梦之队”体娱结合  眼下,两档跳水类节目在中国两家电视台展开疯狂比拼:这边,田亮和周继红的国家队联手,那边,胡佳、萨乌丁、高敏、熊倪等名将亮相。这边,是TWINS等粉墨登场,那边,则是韩庚、吴建豪等热辣明星揭开面纱。一系列眼花
最是撩人情怀的,要数中学西头井边那棵春风里曼舞的柳树和栖在柳梢上的月。  古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中的浪漫常会让人浮想联翩。可我偏是那种既无约且无会的人,因此可以独享井边那树柔柳和柳枝上的朗月。尽管四下空寂无人,我却可静候田间野际的风,一任它馈赠给我那许多的蛙声虫唱,还有空谷传来的一两声鹧鸪鸣唱。  井是正对着我宿舍窗口的一汪清泉,井沿全用大块的鹅卵石垒砌而成,显得格外的古朴浑厚。而柳是
海拔1597米,香炉尖,政和县最高峰。  有高山便有深谷。在山的脚下、路的末端、溪的源头,一个僻远的村子——锦屏村静静藏在深山峡谷中。  锦屏,过去称遂应场,因村庄对面南屏山300多亩的原始森林,春夏繁花似锦,深秋红叶如霞,似孔雀开屏,因而更名“锦屏”。  这个古老的村落,曾经是有“八万打银工,三千买卖客”的繁荣之地。  南宋隆兴二年(1164),这个矿产丰富的僻静山村,官府正式在此开办官采银场,
桐花掉下来  几缕夕阳   自叶隙掉落下来   这让我踩到  小径上的点点忧伤  风是存在的 一如你存在于远方  朵朵桐花经过我的发际  击打在路面 我清晰地听到  疼痛声 从去年的花期传过来  传递过来的   还有去年的雪和怀念  还有我给你写的诗句  但我知道   現在掉下来的 不是雪  村庄又瘦了  十几户人家的村庄   在年关 忽地丰满起来  各色各样的轿车   泊在 弯弯曲曲的水泥路上 
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人類世界已很难离开金融而正常运作,只是很少有人能讲清楚,金融究竟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对很多人来说,金融是个极度抽象的东西。大家第一时间谈到金融时,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数字、金钱、资本、货币等等符号。所以,似乎金融这个东西,我们并不陌生,但却又感觉有些遥远。  美国金融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威廉·戈兹曼的新著《千年金融史》倒是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他通过梳理7000年以来的
杂 树 林 篇  在杂树林中说的话不同于  在其他场合说的话。疏枝  繁叶。光影对称。私密性好。  有很多情绪要处理就来这里。  当你跑动时林中路会卷起来那些  清凉的阴影也会卷起来像草席。  园林工人爱待在林中这是  他的工作和情感形式而你  只是偶尔发泄。杂树林吸收  的不只是幽静还有其他杂念。  秋 日 篇  像摘下一片桉树叶当发现  一只绿蜥蜴悬挂在我的身上我  将它放入草丛并轻轻跺脚撵它
黑暗中的舞蹈  ——致杰奎琳·杜普蕾  万物都会传递幽冷的号角  当旋转的天幕脱落一层层黑色  当退下的山川拖拽出根深蒂固的疼痛  你来自消失的世界  在植物中藏身:你会衰老下去  直到重生,睁开神的幼瞳  我在时间的背面想象着你的面庞  浮满星斗。那是岁月的葬仪  穷尽你收藏的光与水流  只有最原始的啼鸣是滚烫的,当我  转向你的呼吸——在今天  连遗忘都只剩下灰烬  室 内 乐  1.鳟鱼在案
拍一拍翅膀  没看见任何飞翔的翅膀  但我看见  众鸟的路途  像断裂的线 疼痛 惊恐 混乱  与世事万物  纠结不清  饥渴的树梢 向我含悲地招手  迷蒙中  我看见了风  在一种覆盖下  冲突  拌着向上的尘埃 浑浊的气味  不忍心告别  泪水越过泪水  我看见了雨 从未有过的澄明  倾盆似的  总淋不湿大地  被一种隐约的惊叫拦截  时光抽掉人渐凉的血丝  一切都很苍白  这样的时候  我看
中国是桥的故乡,也是“桥的国度”。桥之多,多到无法统计,建桥技术高超,令世界惊异。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时间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是河北赵县的赵州桥。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华夏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桥的国度里,廊桥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廊桥是有屋檐的桥,既是屋,又是桥,既可遮风雨,又可赏山水,既可宾至如归,又可擦肩而过,既可楚河汉界,又可依依惜别。  时光不老,廊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这是公认的常识,无须多言,否则有拾人牙慧的浅薄之嫌。但是,我却想不揣浅薄,就散文的形与神的问题再作进一步的理解。毕竟,“形散神聚”也就四个字,形神是怎么样一个散聚法,仍有一些言外之语、仁智之见,多做些探讨,于散文的创作与发展总会有些裨益,哪怕它们只是引玉之砖。  形散,就是说散文的文字语言在阐发文章主题时,尤其是在叙述过程中,不需要太严谨的逻辑关联。你可以从人说起,到事、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