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指标频现积极信号

来源 :财经界·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7n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时认为,世界经济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IMF同时表示:“预计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只有中国。”这一判断,引发了海内外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高度关注。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凭借着有效应对,为复工复产及经济社会复苏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六稳”“六保”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相关政策措施,也在为中国经济重拾稳中有进积极态势提供强大支撑。因此,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下半场”都值得期待。

重要指标频现积极信号


  中国经济为何能再次带给人们信心呢?很多重要数据出现积极变化便是证据。
  例如,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23.4亿元,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转为增长6%;再如,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59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而全国发电量正在以更快速度增长,6月上旬,全国全口径发电量同比增长约9.1%;又如,6月份,制造业PMI为50.9%,供需两端持续回暖,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连续4个月回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近期中国经济重要指标频繁显现积极信号,充分反映出中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
  “一方面,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强大的要素保障条件;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则是影响经济社会运转的最主要因素。面对疫情,中国采取了及时果断的防控措施,科学防控疫情、有序复工复产,同时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强化了‘六稳’‘六保’措施,从而为上半年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张立群说。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学家谢尔盖卢科宁预计,尽管指标不高,但中国今年仍将是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东亚和亚太地区,也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政策稳健预期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一系列有效政策对中国经济带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在精准扶贫方面,中国银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等四部门出台举措,进一步扩大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对象,延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限;在帮扶外贸企业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通过十条具体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更好打通国内市场;在财政支持方面,今年中央财政通过新增赤字和特别国债两个“1万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帮扶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民众的措施,加强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用于抗疫相关支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在二季度率先发力,消费从三季度开始也会出现更加明显的回补,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因此,在扩大内需战略下,拉动经济增长将会由消费和投资协同发力。
  “在投资端,逆周期政策发力之下基建单月同比已经转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稳步推进;在消费端,限额以上企业零售已经明显修复至接近去年同期增速水平,线上零售继续高速增长。展望下半年,我们预计在宽财政、扩信用的背景下,个人消费、政府投资、企业投资都将持续回升。”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说。

积极转型发展质量更高


  中国经济“下半场”值得期待,不仅在于经济数字,更在于增长动能的转换与发展质量的提高。
  “数字经济全面提速,智能化、科技型产品较快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问诊等快速扩张,无人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将有力支撑经济发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分析经济新动能时说。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需要释放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大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我相信这轮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如果能得到有效贯彻和真正落实,对于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会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会率先走出衰退,率先抵消疫情冲击。”
  “一系列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的针对性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國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思维。”张立群说。
  张立群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下半场”的任务,短期来看,在于妥善应对疫情本身冲击,切实提振有效需求,避免企业陷入“供过于求”的困境,帮助各经济主体最大程度恢复至正常状态;长期来看,则需要各方加快完善新时代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提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居民消费等需求重点项。张立群表示,只要做好“长短结合、量质齐升”,就一定能为中国经济“下半场”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其他文献
2018年11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均呈小幅增长,同比降幅依然明显。1-11月,汽车产销同比继续呈下降趋势,降幅比1-10月有所扩大。产销总体概述  11月,汽车生产249.84万辆,环比增长7.02%,同比下降18.89%;销售254.78万辆,环比增长7.05%,同比下降13.86%。其中,乘用车生产212.29万辆,环比增长6.03%,同比下降20.46%;销售217.35万辆,环比增长6.19
每年12月中下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被视为是第二年经济的指南针,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振兴实体经济”,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三大攻坚战”,都成为了次年中国经济的主旋律。而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格外引人注目,在这一年间,全球经济形势变幻波动之大,让人目不暇接。从年初的全球股市暴跌到土耳其、阿根廷等国货币的“闪崩”,到中美经贸摩擦,到法国减税带来的“黄马甲”骚乱……
近期,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6月11日,国家发改委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问:《规划》主要定位是什么?《规划》对未来我们国家的生态保护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表示,作为党的十九大后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的第一个综合性规划,囊括了山、
6月23日上午,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至此,从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到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中国北斗建设历时26年,通过服务中国、服务亚太、服务全球的“三步走”战略,终于完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部署,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一道,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26年的努力,铸就了中国航天的一个历史性成就,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在科技
6月23日上午,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  推迟一周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旁,乳白色箭体上的“中国航天”四个大字与火箭整流罩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的搭配显得格外醒目。  “10,9,8……3,2,1,点火!”  9时43分,伴着山呼海啸般的巨响,腾空而起的长征火箭底部拖曳着耀眼的白色尾焰,托举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飞向太空。约30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 管控一、公司管理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机构的缺乏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其内部控制属于比较良好的内在机制,可以很好的实施自我调节以及自我制约,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内控环境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公司管理层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自开办以来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全责划分不明确,每个人的责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 收入確认 新收入准则一、引言  收入是反映一个企业结营结果和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所以,为了完善与统一收入确认准则,我国财政部在2017年发布了新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对各个行业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房地产开发行业。房待产开发行业由于业务复杂,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新收入准则,分析其对房地产开发行业收入确认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措施。二、新收入准则在房地产开发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激励 按贡献分配法一、 引言  企业若想让员工为现实组织目标努力,就需建立合理的激励方案。但现在企业在激励方案的设计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导致无法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目标或战略目标无法完成。  本文以H房地产公司为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全面、细致的研究分析了H公司的激励方案,描述了方案的内容,总结了该案例的实用性和困难点,为中小房地产企业提供了项目奖金分配方案的启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下,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学分析研判今年上半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会更加认识到加快促进这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极端的必要性,应该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和着力点。从
关键词:新个人所得税法 汇算清缴 高校  新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增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并在2019-2021年保留了居民个人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计税方式,时下2019年居民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校作为一个人员众多又独特的纳税主体,在新个税法实施及居民综合所得汇算清缴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研究分析。一、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