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H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笔者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 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明确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如教授“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过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 对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 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和学生的状态有关. 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 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 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 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 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 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 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 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 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 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 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 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 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的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 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 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 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地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地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在温室采用盆栽接种的方法,测定了10个香蕉穿孔线虫观赏植物种群对生姜和甘蔗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香蕉穿孔线虫寄生生姜和甘蔗后,造成植株根部变色坏死、腐烂,生长受到抑制;香蕉穿
以钝叶瓦松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aCl2处理对钝叶瓦松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钝叶瓦松在5~10mmol/LCaCl2处理下,叶色浓绿,株型紧凑;冠幅、叶面积和根长与对照比略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在逐步地深入,素质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中数学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培养.因此,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应用过来,以便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对策  我国在深入的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
【摘要】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找关键词从而理解题目的意思,提取并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从条件入手与问题入手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解决问题;方法;能力  一、重视数学审题方法的指导  解决问题也强调语文当中的“读”,“读”出问题的情境,“读”出问题的关键条件. 解决问题中的
脑梗死患者几乎都有某些血液流变学因素的异常,如血液粘稠度的增加,纤维蛋白元含量的增加,血小板集聚率的增高,红细胞变形性的下降等。无论哪一种血液流变学因素的失常都是脑梗死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一类恶性肿瘤性疾病 ,其特点是骨髓或其它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细胞无控制的恶性增生和积聚 ,并广泛浸润骨髓和全身脏器 ,临床上常有贫血、发热、感染、出血和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容易走入一个极端,即担心课堂中学生学不懂,于是从头至尾都是教师向学生讲授. 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主动权丢失,自主学习兴趣不高,只能被动接受.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教学优化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结合初中教学实践来看,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因素较多,其中以兴趣、学习方式和练习方式最为重要.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
用分别添加0.0(CK)、0.2、0.4、0.8、1.6和3.2mg/kg毗啶羧酸铬的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78±1.16)g的草鱼10周,研究吡啶羧酸铬对草鱼生长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吡啶羧
一、英汉主语受事句中的谓语形式在有“态”这一语法范畴的语言里,动词被动态是表现主语承受谓语动词动作的一种语法手段。英语是有“态”的语言。英语里动词的被动态由助动
分别在红色滤光膜遮光处理和正常日光灯照条件下,研究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无菌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生物碱含量以及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