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刑法观的问题及其克服

来源 :南大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积极的一般预防论的影响之下,频繁地修法,扩大刑法处罚范围已经成为我国刑事立法领域的常态,由此引起了对于刑法工具化、处罚界限模糊化、过度干预人们生活的担心.有这种担心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可以利用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在一定范围内分离的现象对其进行克服.即在当今复杂多元的社会生活场景下,在立法阶段,积极地设置生活规则,管控风险;但在裁判阶段,通过司法专业人员基于法治理性的判断,对作为行为规范的刑法条文进行合理解释,从而将积极的刑事立法对人们生活的过度干预消除或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其他文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它不仅蕴含着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归属与质量规约,也反映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必然与价值意蕴.在“两个百年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有效实践环节.文章在剖析建立大学生志
案例教学逐渐成为干部教育培训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要开展好案例教学,需要注意并且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目标设计与案例选材的关系,二是教学案例与研究案例的关系,三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