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urr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把“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归纳为“任指”、“某指”、“特指”三类,并对这三类非疑问用法的表现形式作了较详细的描写和分析,方便读者在更进一步地认识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
  关键词: 疑问代词“什么” 非疑问用法 表现形式
  
  1.引言
  疑问代词“什么”除了表示疑问的基本用法之外,还有非疑问用法。我们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不同于前人的分类标准把“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归纳为“任指”、“某指”、“特指”三类,并且对于各类非疑问用法的表现形式做了较详细的描写和分析。
  2.“什么”的非疑问用法
  2.1“什么”的任指用法
  如果在句中“什么”的所指对象具有普遍性,即指整个一类,而不是某个个体,也就是指“任何事物、每个事物”,那就是“什么”的任指用法。
  2.1.1“都/也”类(“什么都……”式或“什么也……”式)
  2.1.1.1“什么都……”式
  从“什么”的句法位置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什么都……”格式中的“什么”单独做主语。例如:
  (1)不要紧,明天到北长街去打听;那里打听不着,他会上左宅去问,只要找着曹先生,什么便都好办了。(老舍)
  二是“什么”做动词的宾语。例如:
  (2)乌世保听了徐焕章的主意,上堂就哭妈,问什么都不回话,堂官实在为难。(邓友梅)
  2.1.1.2“什么也……”式
  (3)她脸上背上的热气把他包围起来,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听得见自己心房的跳动。(老舍)
  2.1.2“不论/不管/无论……什么……(都/也)……”式
  (4)假若能避免,不论是用什么法儿避免,他们都情愿把轰炸阴城的仇恨马上忘得一干二净。(老舍)
  2.2“什么”的某指用法
  “什么”(包括“什么NP”)的某指用法是指“什么”指代或指示不知道、说不出或者根本无须说出的某个或某种不确定的事物。
  2.2.1“V什么”式
  (5)天气太热,用不着穿什么。(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
  2.2.2“什么1……什么2”式
  (6)你最喜欢吃什么,我最喜欢吃什么。(池莉)
  2.2.3“不知……V什么(或“不知……V什么NP”)”式
  (7)可是在平日,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说不过去;有时候揣上它,他还觉得这是一种优越,那些拉破车的根本就用不上电石灯。(老舍)
  2.2.4“好像……V什么(或“好像……V什么NP”)”式
  (8)第二天早晨醒来,我神清气爽,好像服了一剂什么兴奋剂一样。(张贤亮)
  2.3“什么”的特指用法
  特指用法的“什么”所指代或指示的某事物是知道的、确定的,只是表面上不明确说出来。
  2.3.1“叫做/叫作什么NP”式
  (9)这地方的地名很奇怪,叫做大淖。全县没有几个人认得这个淖字。县境之内,也再没有别的叫做什么淖的地方。(汪曾祺)
  2.3.2“那什么”和“那(个)什么(的)NP”式
  (10)“别起什么邪念,起也没用,都到这节骨眼了,满意不满意符
  不符合你那什么梦想也由不得你了,你就踏踏实实跟我过日子吧。”(王朔)
  3.结语
  我们根据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特点,借鉴前任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进行了分类。把“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归纳为“任指”、“某指”、“特指”三类,并对这三类非疑问用法的表现形式作了较详细的描写和分析,以使读者更进一步地认识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
  
  参考文献:
  [1]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999年版).
  [2]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1980.
  [3]邵敬敏,赵秀凤.“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1):26-40.
  [4]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硕博士论文库,2005.
其他文献
大学生体育课对当今大学生来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转变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价值观。学习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玩得痛快”,要把单纯的兴趣升华到更高层次的终身体育,并确立学习和锻炼的目标,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心理学,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手段,对
摘 要: 随着双语教学的不断实践与深入,提升双语教学效益并改进双语教学质量成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以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学生评价找出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双语教学效果 调查分析 改进措施    一、双语教学效果调查的背景  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目前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在课堂中运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各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后作业的布置很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对目前中职学校英语作业布置和完成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分析,提出有助于提高学生作业兴趣,有效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作业布置策略。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英语作业 常见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性人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
目的:通过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肥胖患者的腰椎间盘核磁共振图像,了解肥胖者腰椎间盘的退变特点,探讨肥胖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联性,为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摘 要: 针对《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本文从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对该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机电专业 《自动检测技术》 教学改革    《自动检测技术》是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必要手段,它的水平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胡塞尔的现象学批评方法,在其来源地合法性及应用的合理性方面受到了部分文学理论研究者的批判和质疑。本文从“现象”一词的词源意义着手来探讨现象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揭示现象学意义下的文学的本质含义,并在此基础上阐明现象学方法用于文学研究和文学作品解读的可能性。  关键词: 现象学 意向性 直观    一、现象学的“现象”  在新世纪的文学理论研究中,部分文学研究者对现象学与文学之间的可连接性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