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和人文情怀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ji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席慕容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她的诗歌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并且她的诗歌里面包含着满满的故乡情。而祖籍为内蒙古的席慕容无数次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草原的情感,在这样的过程中,席慕容诗歌便凸显出了较为浓厚的草原文化。另外,席慕容的每一首诗歌都是有感情的,充满了人文情怀。
  关键词:席慕容 草原文化 人文情怀
  一、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
  有一首草原歌曲这样唱到:“草原在哪里?草原在我的心里,草原在我的梦里。在席慕容的诗歌里,大家能够了解草原文化的真实美好,也让人们对草原多了几分敬仰之情。席慕容满载着对草原文化的深情与渴望,她的诗歌让现在心冷如铁的人们在很久以前曾经纯净如新月。内蒙古是席慕容的故乡,她曾经说:“内蒙古是我的故乡,我缺席了46年。她对内蒙古、对故乡的感情不言而喻,正是因为这份如此深厚的故乡情,让她在描写草原的过程中多了几分亲切、几分随意,让人们对草原文化多了几分别样的理解与感受。席慕容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这样写到:“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草原的美曾经令无数人倾倒,也让很多人对草原多了几分敬畏。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与其他诗人描述的感情不同,她似乎在构建一个一个的生命现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草原文化能够给她心灵的启发,让她的诗歌绽放生命的光彩。
  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还有几分与众不同的沧桑,就像一个从未受到保护的婴儿,看到的人们渴望去抚摸她、保护她。对于草原,席慕容诗歌中总是掺杂着淡淡的忧伤。她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草原,用美丽的诗篇向人们叙述各个角度的草原,让人们走向草原,拥有草原般的胸怀与灵魂。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草原永远不会消失,希望草原永存。对故乡的情愁,她用自己的诗歌这样叙述着,“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二、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
  席慕容的诗歌题材很广,内容涉及的方面也很多,她写爱情、写人生、写乡愁、写随想,只要她想写的,她就都写。她的诗歌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让人们感动、流泪。例如,在爱情上,她用短暂绚丽、温柔缠绵、美丽动人的诗歌向人们诠释着“爱”,这样的“爱”给人希望,并让人们充满遐想。例如,《无怨的青春》中这样写道: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在《流星雨》中,她这样写道:“年轻的爱,原来只能像一场流星雨”她的诗歌温柔细腻,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人文情怀。在写青春的诗歌中,诗人席慕容时而感叹青春的短暂,时而赞扬青春的勇敢,时而抒发青春的惆怅。在席慕容的诗歌里,人们随着她的思绪飞扬,在青春与爱中思考人生。席慕容的诗歌不论从内容上还是诗歌的艺术手法上看,都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她的诗歌情调温馨柔和,风格娇倩婉约。她的诗就像她喜欢的荷花,既鲜明又柔美,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恬淡,意蕴深长,洋溢着清新婉约的柔美情调。总的而言,席慕容的诗字字含情,皆有感而发,处处充满着人文情怀。席慕容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诗,情真意切,温柔委婉,让读者如浴春风。她的诗充满柔情,但是柔中也有着刚强,让人们无可抗拒。例如,她在诗歌《白鸟之死》中,她这样写到,“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我就是那一只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羽箭破空而来”,“终于能,死在你的怀中”“爱情如火山爆发,我就是火中的凤凰,超越生死。她的诗非常空灵,让人们感受到超凡脱俗以及灵动,在感受清新淡泊的同时还感受到了里面深层的韵味,具有让人们无法抵抗的一种魅力。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还体现在她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她的诗让人们感受到无可抵抗的美,温柔委婉,而且诗的形象感十分强。例如在她的诗歌《山月》中写到:“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山风拂发,拂颈,拂裸露的肩膀,而月光衣我以华裳”这样一幅美丽清新的图画立刻映入大家的眼帘,皎洁的月光,柔情似水,明月照透的山林,让人感觉到温馨与甜蜜。最能体现席慕容诗歌中的人文情怀的诗篇大概是《影子叠上影子》,诗歌中虽然马路是冰冷的,但是心中涌动中的爱恋却是温暖人心的。“我来了站在这一边,影子默默地叠上影子”“任西风刮不走,任落雪盖不住”,这首诗歌让心灵与心灵进行自然的拥抱,不需要任何语言和行动,只需要静静的感受,静静的体会,就会看到风雨中屹立不倒的爱的雕塑。
  尽管席慕容出生在四川,早年在很多城市漂泊辗转,但是她对家乡、对草原的情和对民族的爱却浓烈的像草原上的马奶酒,让人回味无穷。席慕容诗歌《暮歌》中写道:“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在这时候,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而黑暗尚未来临。在山冈上那丛郁绿里,还有着最后一笔的激情,我也喜欢将暮未暮的人生。在这时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结局尚未来临。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寻我那颗曾彷徨凄楚的心。“这是一个奔波和浮沉多年的流浪者对草原、对家乡的无限深情。
  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文化和人文情怀不轰轰烈烈,但是情真意切,让人们难以忘怀。当人们青春年少的时候,总喜欢在席慕容的诗歌中随意的畅想自己的人生,让人们在诗歌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情怀。席慕容的诗歌让人们更多的想到的是自己的青春岁月,让人们依然可以聆听自己的心跳声,感受生命的悸动。席慕容诗歌中的草原不仅仅只是实体的土地,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她让人们在草原文化中感受到心灵的一方净土,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她用自己的文字,给人们的生活涂上了一层暖暖的底色。在她的诗歌里面,内蒙古草原是那样的神圣。在她的诗歌中,似乎有某种力量召唤流着异乡的游子,让人们忍不住泪流满面。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愫,也从原先的唯美转向了更加沧桑厚重的美。
  参考文献:
  [1]刘学云.席慕容诗文中乡愁情结及其表达[J].文教资料,2007年16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爱读书、勤积累的习惯;培养学生练口的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习惯 培养策略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叶圣陶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因此,语文教师要指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在持续的冲击,全球所有的汽车厂商都被推上了风暴的浪尖,度过危机的彼岸在哪里,众多企业不约而同都把目光盯在了中国,希望也许就在那里.自主品牌的中国企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应当而且必须把朗读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篇好好的课文整体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上,学生所得到甚少;作用不大的板书多,老师在黑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使农村的教育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远教资源已成为当今教学的一大趋势,它使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远教资源使课堂教学不再"寂寞",学生们不仅限于以书本去认识生字,而是可根据优质的远教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识字教学中利用远教资源不仅创造了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识字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怎样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试探讨一下基于教学目标的语文单元阅读教学。  关键词:教学目标 语文 单元阅读 教学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每个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有效学习的前提是制定明确的目标,让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的向导,作为教师教学的指引
摘要:个性化阅读教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热门话题,我们应该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开放活跃的课堂教学格局;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起点放在课内,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得到独特体验。本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领域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教学  阅读是人们的重要活动之一,它能够帮助人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精
选用体重约38kg[杜×(大×长)]三元杂交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饲喂含不同剂量大豆素-100的饲粮,研究大豆素-100对38~50kg生长猪的生产性能、肤色、毛况和血液免
摘要:作文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大多数小学生学习语文最为困难的是如何写好作文。怎么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生作文训练有明确的要求,但要真正落实这个方面却是我们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教学 方法  关注学生各方面素质提升,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而作文教学恰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