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研究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校存在对国防教育认知意识缺乏,相关教育体系缺失,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而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能否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与高校国防教育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就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以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防教育;创新;评价体制
  [作者简介]余敬斌(1965-),男,汉族,岳阳平江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课题]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习近平国家安全视阈下高职院校国防军事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编号:19G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D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1-0049-02
  在安全战略目标的不断调整背景下,国防教育工作模式及任务也发生了改变。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深化国防教育改革”要求,2014年习近平首次概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2017年,十九大报告针对国防教育安全问题又一次提出了相关要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安全环境变化,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因此,在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指引下,如何改革高校国防教育,转变传统教育模式,迈向综合安全教育成为每一个教育部门都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工作的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必然要求,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十九大精神,可以及时、准确把握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并将其有效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国防安全教育也要得到优化和创新,要保障学生增强国防意识,认知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中国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也将成为高校开展国防安全教育的重要参考。通过开展高校学生国防知识教学,培养国防精神和国家安全意识,最终落实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工作。
  二、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與高校国防教育的课程实施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与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活动,两者有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涵盖内容全面且深入,包括军事安全、国土安全、政治和经济安全类的传统国家安全要素,以及文化安全、科技安全、核安全、生态安全类的非传统国家安全要素等。因此,在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指引下开展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能使其变得更具总体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其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是高校国防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意识和能力应涵盖自主保护国家安全,提高国家安全意识等内容。
  另外,从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内容分析,学生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在开展国防课程教学时,可以将国家安全内容和热点引入到课堂中,以此为切入点,从而培养高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及分析能力。
  三、习近平国家安全观视阈下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国防教育内容与国家安全教育相脱节。国家动员委员会在2006年发布了《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其中对高校国防教育做了明确要求:“高校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国家安全意识,树立起正确的国防观念。”高校国防教育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国家安全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现有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更多偏向于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的培训,缺少国防安全教育,无法实现“全面系统国防教育”的要求。
  (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缺乏有效创新。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但仍然存在很多教师没有详细探讨国家安全问题,同时,也有一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讲述国家安全问题时,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实例分析,学生对国家安全问题提不起兴趣,认为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无关,因此教学效果也就相对低下。
  (三)军事训练实践环节形式化严重。在《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中,对军事训练的内容做了明确规定:队列动作教学、军事地形学、战术、轻武器射击以及综合训练内容。但在实际军事训练过程中,训练科目仅仅有分列式训练和队列动作训练两种,其他内容,例如战术、轻武器射击等只是走过场,形式化非常严重。甚至一些高校由于各种原因直接取消了这些训练项目,不少高校的军事训练实践内容常年不变,久而久之形成了“为好看而开展形式化军训”的现象。在这种形式主义严峻的教育背景下,军事训练逐渐转变成了评比表演形式化的成果展示,这与最初军训弘扬爱国主义、提升国防意识、培养国防技能的教育目标相背离。
  (四)国防教育教材和教育评价体制不完善。部分高校的国防教育存在停于表面、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而相关国防教育教材中,对于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的教材并不完善,因此在课堂上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很多大学生对参与国防安全教育积极性较低。
  四、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为契机,创新高校国防教育
  (一)积极改革和创新国防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应积极创新现有课程内容和体系,将国家安全内容有效融合进去。如今,非传统国防安全危险因素日益严峻,因此,国防教育课程在设置内容时应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科学反映出安全领域的变化。高校可以适当缩减原有国防教育课程中的信息化战争、军事高技术内容,包括军队指挥自动化、夜视技术等,这些内容专业性非常强,因此可以适当缩减。在设置新的国防教育课程内容时,也要考虑好新课程的教育目标及更名问题。是依据现有的命名方式,将课程称为“军事理论课”或“军事课”,还是考虑更换至“国家安全课”或者“国防教育课”更为合适呢?这就需要教育等相关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若称呼为军事类课程,则是朝着军事倾斜来体现课程特色的,若称为“国防”“国际安全”课程,则会兼顾军事安全和国家安全内容,这对明确认知对课程目的和意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教學方式方法。新课改的持续推行背景下,高校的各类课程和国防教育课都处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浪潮中。因此,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可以加大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在创新过程中,高校国防安全教育也需要严格遵守以下两点:一是不能完全摒弃传统课程讲授方法,充分发挥讲授式教学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丰富教学手段;二是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时,例如研讨式教学模式,应以实际案例为开展点,通过对某一国家安全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和辩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思维能力。此外,还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型技术,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创新过程中,为高校国防安全教育的创新带来新的契机。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搜索国内外实时国家安全事件,鼓励学生在网络上、社交平台上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对吸引学生参与国防安全事件探讨有着一定的作用。
  (三)适当改革和优化军事训练内容。很多高校军事训练内容十几年保持不变是常态,甚至一些中小学军训内容也过于老套。在这种军训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严重打消,而军事训练的形式化主义也越加严重。因此,高校在开展国防安全教育时,必须注重这一问题,彻底扭转形式主义风,通过减少大规模形式表演、展示活动等内容,增加实用训练课程,这对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能力均有着一定作用。目前,一些高校开始开设紧急疏散、消防演练、地震演练等实际内容,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对能力,受到了社会、家长的高度认可。在今后,高校应着重对实用性军事训练内容做出创新和细化,并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实践性的军事训练。
  (四)完善国防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导向。在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评价理念,创新评价方式,并积极构建起课堂教学评价、实践过程评价、专题论文考核相融合的评价体系。此外,还可以通过综合分析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课堂互动情况、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考勤等,以学生答辩式做评价考核。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和鼓励,加强师生沟通,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并用语言、行动等激励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国防教育的信心,最终形成激励导向式的课程评价体系。
  总之,高校应充分融合习近平强军理念,积极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国防安全意识,将新时代国防理念作为理论基础,最终真正提高高校学生国防意识,实现高校国防教育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慈云,邝家旺,王晓飞,王明兴.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提升新思维[J].教育现代化,2019,6(48):253-254+266.
  [2]闫忠林,问鸿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研究[J].教学研究,2019,42(03):54-57+62.
  [3]张春雷.“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地方理工科院校国防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实施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5):46-50.
  [4]徐东波.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以某“211”高校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7,35(04):67-71.
  [5]康宇,黎展毅,林雨岚.“互联网+”时代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9(06):142-144.
  [6]廖生智.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述评[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6,18(01):12-18.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社会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为扼止和消灭侵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疫病流行,带领人民群众打了一场长达7年的持久战。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执政71年的中国共产党依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带领人民打了一场歼灭战。这两场抗疫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一脉相承的,都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始终如一的,都充
期刊
[摘要]诞生于19世纪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时代背景下的《反杜林论》是恩格斯的一部论战性巨作,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专门在第十章中论述了他关于平等的观点,以此来对杜林的平等观进行批判。本文旨在解读恩格斯的平等观,并分析其对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启示。同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平等观,对于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以及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期刊
[摘要]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全部战斗力和全部工作的基础,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强弱以及党建工作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党务工作的成效。对于桥梁设施养护工作而言,党建工作在其中将发挥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质量,如何将党建工作的作用有效、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助力桥梁设施养护工作开展,需要引起桥梁设施养护单位每名党员干部的思考。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桥梁设施养护;质量  
期刊
2017年3月,曾庆忠到唐山市路南区梁家屯路街道党工委担任党工委书记,他是一个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三十余年先后在司法所、乡镇、街道等基层部门工作,经历了唐山市最大的危改动迁、回迁工作。这些年,他始终坚持“民思我想、民求我应、民忧我解、民需我办”的工作思路,一心围着百姓转,主动担当、大胆创新,带领街道积极探索符合民意的社区治理改革方案,经过两年的努力和实践,“梁屯模式”初见成效。  民思我想
期刊
高校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全局视角和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党建发展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思想、新主张,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方法。  一、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党的领导地位决定着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建工作,这是抓好高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
期刊
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参谋部、总规划部、总协调部,河北省发改委担负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繁重工作任务。近年来,着眼于打通党务业务深度融合“最后一公里”,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实践,聚焦融合工作切入点、业务工作关节点、廉政监管风险点精准发力,着力破解党建工作难题,初步形成了“六位一体”党务业务深度融合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发展改革中心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建立理论武装铸魂机
期刊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做好新时代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必须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从严教育管理党员、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作风建设、注重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新时代;建设  [作者简介]周景伟(1971-),男,河南郑州人,郑州科技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与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易伟(1984
期刊
[摘要]淄博市因为“红色”典藏了山东奋斗的光辉历史,挖掘身边的党史,讲好淄博故事,借助于政府与高校的联合,发挥展馆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手段,启动“红色在线”平台建设,生动直观记录、反映淄博党史和淄博历史,线下线上全面促进党史教育特色品牌的树立与传播,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关键词]红色基因;淄博故事;品牌传播;党史平台  [作者简介]王强(1984-),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
期刊
[摘要]客家本土文化拥有豐厚的思政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嘉应学院为例,探索和挖掘客家苏区红色文化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探索符合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本土文化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有着成立模式的自发性、会员成分的完整性、社团类型的多样性、社团活动的丰富性等特征,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外实践教学的潜在问题,以延安大学为例阐述有着活动成效显著、活动类型丰富、活动参与度高等特征的学生社团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补充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课外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刘宇航(199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