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课标》颁布至今,任务型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任务型教学进行了解读:从研究任务型教学和任务到研究任务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从对任务型教学实施的抽样分析到反思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对问题的反思研究到探讨如何让任务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外语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 情感结合;教学方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
一、加强高中英语听力训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听、说、读、写"是学习英语的基本。在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一定要重视听力练习,并且监督学生每天都能保持合理的训练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在听前做好单词、词组等相应铺垫,将整体泛听和重难点的细听结合起来,并且指导学生在短文中如何抓取重要信息,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确定听力任务,使听力练习具有针对性,同时设计相关的听、说、读、写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听力材料所获得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转变为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与情感结合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英语教学和情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因素,克服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不喜欢外语,主要是他们对外语这门学科不敢兴趣,导致基础薄弱,学习起开感到非常吃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师在课堂上的精讲转变为学生创设情境和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语言环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也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学习了英语之后,能随时的开口说英语,这样的练习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英语教材上面的文章,教师要注重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训练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经过一个多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我对高中任务型教学形成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相比以往传统的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总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这就导致学生的语言输入远远大于输出。这样的教学方式明显地妨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与英语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则可以明显可以改善这些教学问题,它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1)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的,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且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点,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越趋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也愈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小组讨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口头操练的机会,而且是集思广益和互相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智力水平。
(3)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使其产生成就感,可转化为后续学习的动力。
(二)然而多次运用任务型教学以后,我也发现了这一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
(1)“任务型”语言学习的任务设计难度较难把握。在设计任务时,我们既要考虑任务得具有现实意义,即接近学生现实生活,又要考虑到学生对此任务感兴趣,还得考虑到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即语言难度问题。在课堂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任务虽然本身很不错,但是由于考虑不周全,使得任务无法获得如期的效果。任务型教学活动的“重头戏”是交互活动,即在对子、小组和全班活动的形式下,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为了完成任务而协作交流。但是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在活动中有些学生的活动性不够,合作似乎变成了个别学生的活动表演,这样,就背离了交际的目的,众所周知,任务型教学理念是建立在交际教学法的强交际观基础上的:
(2)语言的习得是交际活动的结果。所以一旦丧失了交际交流,通过完成任务来习得语言也就变成了空谈。
(三)在发现任务型教学模式优缺点的同时,本人也总结了一些在任务型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此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事半功倍
(1)并非所有课文都适合任务型教学,所以应避免为任务型而任务型教学。
(2)所设计的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才能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才能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3)要注意语言情景的真实性。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教师所设计活动要使学生有讲话的冲动和表达的欲望。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必须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空间,指导他们在有表达欲望的活动中得到结论。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4)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尽量易难合理。因为在完成任务时,学生不能使用母语,只能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任务的难度必须合理,务必要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思想。
总之,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服务,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英语; 情感结合;教学方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
一、加强高中英语听力训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听、说、读、写"是学习英语的基本。在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一定要重视听力练习,并且监督学生每天都能保持合理的训练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在听前做好单词、词组等相应铺垫,将整体泛听和重难点的细听结合起来,并且指导学生在短文中如何抓取重要信息,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确定听力任务,使听力练习具有针对性,同时设计相关的听、说、读、写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听力材料所获得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转变为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与情感结合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英语教学和情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因素,克服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不喜欢外语,主要是他们对外语这门学科不敢兴趣,导致基础薄弱,学习起开感到非常吃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师在课堂上的精讲转变为学生创设情境和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语言环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也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学习了英语之后,能随时的开口说英语,这样的练习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英语教材上面的文章,教师要注重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训练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经过一个多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我对高中任务型教学形成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相比以往传统的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总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这就导致学生的语言输入远远大于输出。这样的教学方式明显地妨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与英语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则可以明显可以改善这些教学问题,它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1)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的,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且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点,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越趋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也愈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小组讨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口头操练的机会,而且是集思广益和互相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智力水平。
(3)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使其产生成就感,可转化为后续学习的动力。
(二)然而多次运用任务型教学以后,我也发现了这一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
(1)“任务型”语言学习的任务设计难度较难把握。在设计任务时,我们既要考虑任务得具有现实意义,即接近学生现实生活,又要考虑到学生对此任务感兴趣,还得考虑到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即语言难度问题。在课堂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任务虽然本身很不错,但是由于考虑不周全,使得任务无法获得如期的效果。任务型教学活动的“重头戏”是交互活动,即在对子、小组和全班活动的形式下,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为了完成任务而协作交流。但是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在活动中有些学生的活动性不够,合作似乎变成了个别学生的活动表演,这样,就背离了交际的目的,众所周知,任务型教学理念是建立在交际教学法的强交际观基础上的:
(2)语言的习得是交际活动的结果。所以一旦丧失了交际交流,通过完成任务来习得语言也就变成了空谈。
(三)在发现任务型教学模式优缺点的同时,本人也总结了一些在任务型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此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事半功倍
(1)并非所有课文都适合任务型教学,所以应避免为任务型而任务型教学。
(2)所设计的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才能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才能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3)要注意语言情景的真实性。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教师所设计活动要使学生有讲话的冲动和表达的欲望。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必须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空间,指导他们在有表达欲望的活动中得到结论。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4)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尽量易难合理。因为在完成任务时,学生不能使用母语,只能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任务的难度必须合理,务必要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思想。
总之,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服务,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