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的校本化实践与探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办学十年,立足校本,从现状出发,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加强校本管理,深化校本研究、注重校本培训,构建了一支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学校成为教师展现生命价值的绿洲。
  
  一、加强校本管理,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针对师资队伍结构年轻化现状,我校规范校本性教学常规,把常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保障学校教学顺利健康发展。
  (一)规范过程、内化常规
  抓实过程,强化质量。教务处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对教学规范的抽查普查、对教学质量的调研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形成积极进取的氛围。
  (二)多元反馈、健全考评
  在反思传统考评制度的基础上,重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考评体系,推行作业评价、课堂评价、纪律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使考评过程成为教师反思、总结、提高的过程。
  (三)分类要求、层层推进
  每学期制订详细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分段提出不同要求,新上岗教师过讲台关,上岗2~3年教师过教材关,上岗4~5年教师用科研来指导教学,骨干教师展示教学智慧、形成教学风格、凝练教学特色。
  
  二、深化校本研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一)构建校本教研的两个平台
  1.教研组建设特色化。教研组的建设成效直接反映在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上。我校各教研组从教师的需要及其价值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科特点,开展特色化教研活动,逐步形成备课活动集体化、教研活动课题化、研究性学习地域化、教学案一体化等特色。
  2.备课组活动集体化。积极探索集体备课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建章立制,完善备课制度,规范备课要求,并在实践基础上创新模式。通过优秀备课组活动示范,备课组成为学校校本研究的基本组织,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团队。
  (二)突出校本教研的两个重点
  1.重视高考研究。引导教师围绕高考新要求,研究新课标对命题的影响,关注学科前沿,追踪教改热点,切实提高教师应战水平。各教研组以解读《考试大纲》为主开展研究沙龙,人人研究,个个发言;每年高考后教师认真分析高考卷,撰写评卷文章;青年教师每周用高三卷练兵,以解题能力作为教学基本功的重要评价指标。
  2.推进听课评课。建立“三化”校本评课制度:开课层次化,新上岗教师上汇报课、带头人上示范课、课题组推出课题研讨课;评课综合化,促使教师在评课活动中成长,改变评课中重教师轻学生、重评定轻讨论、重结果轻过程现象;听课系列化,开展随机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调研听课、了解听课,提升业务功底,加强教学督查。
  
  三、注重校本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加强内涵提升
  制定“师德规范”,开展征集师德格言活动,自觉加强师德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立示范群体;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新教育理论、教学模式论、科研方法论,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并具体体现在现实教学当中。
  (二)注重蓝青帮带
  认真做好各年级、各学科的培训扶持工作。特级教师、带头人上好示范课;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参加各项评比;抓实“三年上岗”工作;抓好教师自身岗位培训,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听、说、读、写、研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继续实行“导师”制,老教师把好每一关,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再作贡献。
  (三)彰显数字化特色
  “数字化校园”是我校办学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研究,及时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化为理论成果,参加各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竞赛活动。通过提高、拔尖培训,建立了一支阶梯式的具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师资队伍。
  (四)发挥教科研优势
  教育科研立足于教师成长、学校发展,构建并完善了“人本化”、“校本化”的教育科研机制体系;推进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引导教师自我反思,把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成长的阶梯;举办沙龙研讨,更新教育思想。
  立足校本、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青年教师在规范中健康成长,骨干教师在规划中持续发展。近五年来,我校培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3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26人,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的师资队伍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一、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求知欲比知识更重要.牛顿就是对苹果落地感到惊奇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瓦特
名言警句在语文教学中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学习运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平时在期考和中考中也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名言警句积累的方法很多,在这里,我就如何在班里组织学生开展名言警句的积累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课余收集。每个学期初的教学计划中我都安排有这么一条:每个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收集10条学习、励志  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在开学的第一周我就布置收集任务,要求学生利用第二周的时间去完成
由于学生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表现出对知识不求甚解,热衷于做大量的题,不善于在解题后,对题目进行反思,因而缺少了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就不易纠正和找出自己的错误,也就无法对解题方法、数学思维进行有效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较弱、结构性较差.一道数学题经过一番苦思冥想解出答案后,必须进行如下探索:题目的意图是什么?考核的概念、知识和能力是什么?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合理,命题所提
数字化设备在进入家庭的时候,我就在思考如何将家庭设备有效地应用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用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用数码相机研究抛体运动便是其中之一。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物体运动轨迹的得出是本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实验方案均是描绘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然后用光滑的曲线将各位置连接起来得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在现行
南涧凤凰山是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涧县茶叶生产的重要基地。2008年5-6月对凤凰山上的蜘蛛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蜘蛛标本700余号,隶属于17科26属38
以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为起始原料,通过硼氢化钠对其E-环羰基实施还原而得到13^1-去氧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再选用四氧化锇对3-位乙烯基进行氧化,生成的13’-去氧焦脱镁叶绿西垒-d
在近年高考中,普通高中学生的历史成绩普遍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厌学、惧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是其中之一。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接触过,学生认为“一看就懂”,其实却是浅尝辄止或似懂非懂。如果教师不注意挖掘教材内涵,学生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