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an860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方法

以Leukoaraiosis、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和White matter lesions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87年1月—2016年1月的相关文献。选择针对LA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LA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在一般老年人群中LA的患病率在39%~96%,在MRI上主要表现为在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双侧、对称的脑白质斑点状或斑片状高信号改变。年龄和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有慢性低灌注、血脑屏障破坏等。LA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及排尿障碍等。

结论

LA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且伴随多种临床症状。目前,LA被认为是脑小血管病导致的,但其形成机制及治疗策略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详细了解公立医院财务队伍配置现状,制定公立医院财务人员配置标准。方法对全国三级医院的财务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应用SPSS 19.0软件对财务人员数量与医院综合规模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模型。结果医院资产情况、收支情况、床位情况、工作量情况、人员数量与医院财务人员数量均呈线性相关关系(P<0.001),并得到医院财务人员数量随医院综合规模因子变化的曲线。结论医院财务人员数量和医院规模有密切的
期刊
介绍了在江苏省淮安市实行总额控制下按病种分值结算支付方式的情况下,医院积极探索控费方法,包括全面实行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定科学的绩效分配制度、多措并举规范医疗行为、实施单病种管理制度等,以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运行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并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目的规范建立ICD-10疾病分类标准名及代码与常用临床诊断名称或表述映射规则,系统性改进DRGs分组关键数据质量,客观评估诊断数据质量对DRGs分组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扩展临床诊断同义词或近义词概念词典,建立ICD-10疾病分类字典库规范化维护流程与映射标准。调整DRGs病种构成对疾病分类的影响程度,比较标化前后主要诊断分类一致率、DRGs分组一致率以及DRGs分组的方差减少量(RIV)与病例组
以三明市公立医院年薪改革制措施为例,提出公立医院年薪制改革中应该注重外部公平、内部公平、个体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五大内涵,并对年薪制实施的意义、难点和必要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建立薪酬调查和动态调整评估机制、完善岗位分级和评价制度、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工具、建立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期刊
医院感染防控日常督导的结果通常是通过纸介反馈,存在工作效率低、可追溯性差的问题。应用工作流技术,开发医院感染督查结果反馈流程,从发现问题的日常督查开始,到医院感染与临床共同提出整改措施,执行感染防控措施并持续改进,形成闭环,实现PDCA循环管理,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资料的可追溯性,形成了医院感染管理处和临床科室密切沟通的质量改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