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在谈到“学生管理”这一概念时,就必然会谈到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增进学生与管理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管理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提出管理的新思路、新对策和新方法。文章以技师院校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学生教师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学生管理;新思路;创新;素质
一、概述
21世纪是经济时代,也是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及其知识能力,这已经成为社会运作的主体和核心,也是全社会的第一资本和创造生产力的第一资源。所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各种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成为新形势下教育的目标和责任。目前,学校的教学管理更重视的是挖掘人的潜力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技师院校的学生有时会显得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有惰性,而作为学生管理者就应该将学生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增强服务意识。
二、技师院校学生的特征
1、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向
当前的学生容易受到日韩、欧美等文化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呈多样化特征。在多元化思想影响下,加上他们对社会认知以及自身认知的不足及所学知识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等,就会使一些学生受到负面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些学生觉得来学校读书就是来混日子,结果导致整天无所事事,上课玩手机、睡觉,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方向。
2、学生散漫成性、有懒惰
懒惰是大部分学生都有的毛病,不同的学生程度不同。以往学生上课都会动手抄抄笔记,现在的学生,上课大多数用手机直接拍下教师的板书,连笔都懒得动。有时班级大扫除,学生也是推三推四,做事不认真,缺少一丝不苟的精神。
3、“快餐”文化知识较丰富,但缺乏深度
网络时代给学生提供一个容易获得各种文化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的平台,使学生的心智超前发展。也正是网络的兴起才导致学生出现了“浅阅读”文化现象,尽管获得了大量信息,却不愿意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拓展,从而缺乏对知识的系统学习。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学生可能自己不去思考,而是直接用手机上百度网去搜索答案。在学生上交的作业中,也经常会发现答案重复的现象。除此之外,学生们通过虚构的世界学习,与社会明显失去了交流,会有内心空虚之感。同时,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太多于依赖网络。现在很多学生已经成为“手机控”,上课要不时地看看手机,不愿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语言交流、表达能力不强。
三、新形势下学生管理新思路体现的几个方面
1、定好位置,从管理教师自身做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仅靠来自于行政的权力性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往往敬重德高望重的人,也愿意相信这样的人。这就是一个人的魅力,是一种人格上无形的感召力。通过这一现象我们也可以发现,作为学生管理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使同学们逐步地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进而收到“不令而行”的教育管理效果。此外,管理教师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心中做好自我定位,摒弃过去的管理作风,正确的引导学生。总之,一切都从工作角度出发,通过学生来反映出工作的成效。
2、“角色转换”教育
学生管理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种是学生直接无视教师的说教,一言不发,学生既不反驳,也不接受教师的观点;另一种是会极力跟教师辩论,说一大堆教师听起来觉得很幼稚的理由。一般来说,技师院校的学生们年龄小,思想也比较极端,有时很固执,如果教师还用以往的谈心、说理教育方式对学生来说,作用应该不大,相反学生会跟教师越走越远,更不利于今后的交流沟通。当发生上述这两种情况时,管理教师就不要将自己的想法观点强加给学生。反之,教育应该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引发他行为的动机,再从他的角度出发,跟他分析。如果按他的做法继续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现在改正错误,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跟学生分析完两种不同的结果后,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多提建议,而不是以一种训斥的口气。既然是学生,他们的想法不可能都是成熟的,大部分还是存在着自以为是的想法,作为管理教师,更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教师通过和学生谈心,可以一起分析并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有所醒悟,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
3、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学生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要认识到学生管理不仅是对人的管理,更是对人的培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教育、管理、服务”三结合的原则,管理的过程就是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过程,做好每一项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发展提供服务,也是从不同角度营造和创造促进学生成才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换而言之,学生最需要的“服务”是为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自由创造一个激励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
4、通过人格魅力使学生信服
学生管理教师为了能追上学生的思维,并与学生的思想接轨,就必须要具备敏锐、崭新的思维,敢于打破传统模式,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能打破条条框框,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学生管理教师要跟上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改进管理理念,获得学生的信任。
四、结语
总之,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仍有很多问题存在,技师院校学生管理教师要面临着更多艰巨的工作,只有用一颗真诚的心和学生交朋友,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促进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迎《浅析新时期学生管理的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5年11期
[2]彭云、张杰《对我国技师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05期
[3]吴辉《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3年30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新思路;创新;素质
一、概述
21世纪是经济时代,也是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及其知识能力,这已经成为社会运作的主体和核心,也是全社会的第一资本和创造生产力的第一资源。所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各种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成为新形势下教育的目标和责任。目前,学校的教学管理更重视的是挖掘人的潜力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技师院校的学生有时会显得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有惰性,而作为学生管理者就应该将学生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增强服务意识。
二、技师院校学生的特征
1、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向
当前的学生容易受到日韩、欧美等文化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呈多样化特征。在多元化思想影响下,加上他们对社会认知以及自身认知的不足及所学知识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等,就会使一些学生受到负面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些学生觉得来学校读书就是来混日子,结果导致整天无所事事,上课玩手机、睡觉,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方向。
2、学生散漫成性、有懒惰
懒惰是大部分学生都有的毛病,不同的学生程度不同。以往学生上课都会动手抄抄笔记,现在的学生,上课大多数用手机直接拍下教师的板书,连笔都懒得动。有时班级大扫除,学生也是推三推四,做事不认真,缺少一丝不苟的精神。
3、“快餐”文化知识较丰富,但缺乏深度
网络时代给学生提供一个容易获得各种文化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的平台,使学生的心智超前发展。也正是网络的兴起才导致学生出现了“浅阅读”文化现象,尽管获得了大量信息,却不愿意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拓展,从而缺乏对知识的系统学习。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学生可能自己不去思考,而是直接用手机上百度网去搜索答案。在学生上交的作业中,也经常会发现答案重复的现象。除此之外,学生们通过虚构的世界学习,与社会明显失去了交流,会有内心空虚之感。同时,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太多于依赖网络。现在很多学生已经成为“手机控”,上课要不时地看看手机,不愿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语言交流、表达能力不强。
三、新形势下学生管理新思路体现的几个方面
1、定好位置,从管理教师自身做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仅靠来自于行政的权力性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往往敬重德高望重的人,也愿意相信这样的人。这就是一个人的魅力,是一种人格上无形的感召力。通过这一现象我们也可以发现,作为学生管理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使同学们逐步地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进而收到“不令而行”的教育管理效果。此外,管理教师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心中做好自我定位,摒弃过去的管理作风,正确的引导学生。总之,一切都从工作角度出发,通过学生来反映出工作的成效。
2、“角色转换”教育
学生管理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种是学生直接无视教师的说教,一言不发,学生既不反驳,也不接受教师的观点;另一种是会极力跟教师辩论,说一大堆教师听起来觉得很幼稚的理由。一般来说,技师院校的学生们年龄小,思想也比较极端,有时很固执,如果教师还用以往的谈心、说理教育方式对学生来说,作用应该不大,相反学生会跟教师越走越远,更不利于今后的交流沟通。当发生上述这两种情况时,管理教师就不要将自己的想法观点强加给学生。反之,教育应该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引发他行为的动机,再从他的角度出发,跟他分析。如果按他的做法继续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现在改正错误,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跟学生分析完两种不同的结果后,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多提建议,而不是以一种训斥的口气。既然是学生,他们的想法不可能都是成熟的,大部分还是存在着自以为是的想法,作为管理教师,更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教师通过和学生谈心,可以一起分析并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有所醒悟,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
3、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学生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要认识到学生管理不仅是对人的管理,更是对人的培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教育、管理、服务”三结合的原则,管理的过程就是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过程,做好每一项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发展提供服务,也是从不同角度营造和创造促进学生成才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换而言之,学生最需要的“服务”是为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自由创造一个激励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
4、通过人格魅力使学生信服
学生管理教师为了能追上学生的思维,并与学生的思想接轨,就必须要具备敏锐、崭新的思维,敢于打破传统模式,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能打破条条框框,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学生管理教师要跟上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改进管理理念,获得学生的信任。
四、结语
总之,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仍有很多问题存在,技师院校学生管理教师要面临着更多艰巨的工作,只有用一颗真诚的心和学生交朋友,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促进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迎《浅析新时期学生管理的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5年11期
[2]彭云、张杰《对我国技师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05期
[3]吴辉《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3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