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室环境下无线投屏应用方案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42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无线投屏应用的概述
  近些年,随着无线移动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传统台式计算机的应用正在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便捷的智能移动设备,如手机、PAD、笔记本等。此类设备为了保证便于携带及使用,其硬件更加集成化和小型化,显示屏幕及音频模块相对较小,而缺少了分享性,视听觉效果不佳,不利于展示。由此,出现了以无线投屏技术或多屏互动技术为核心的应用方案,以解决上述困境。无线投屏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基于DLNA、Miracast、AirPlay等协议,使智能移动设备(如手机、PAD、笔记本等)与大屏显示设备(如电视、投影等)实现屏幕共享和操作的一项技术。随着无线投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近两年,其适用性、兼容性及功能性大大加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商业、教育等行业的展示活动。
  二、无线投屏应用方案的研究
  无线投屏技术的应用对于以展示及示范为主的传统教学来说,无疑其的作用及效果更加突出。它的应用解决了传统多媒体教室移动设备无法展示以及计算机视频信号输出端口不统一、连接烦琐等问题,不仅使老师的教学更加便捷和丰富,更加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基于上述,作为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前沿的高等院校,也逐步将此应用投入于其智慧教室建设中,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进行局部的试用和推广。目前其在高校的应用范围较为有限,缺乏大规模使用的案例。
  无线投屏技术发展至今,其应用趋势越来越普及化和多样化。纵观目前市场,不同无线投屏应用的产品定位各不相同,主要区分为“消费级无线投屏产品”和“专业级无线投屏产品”这两大类,两类产品无论从价格、功能和性能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别。针对于教育行业,此类应用主要是面对的用户是众多的教学人员和学生,因此,其应用方案都应当满足便捷、稳定、功能等的同时还需兼顾整体化、规模化的实施要求。经过市场和部分高校调研,用于教学的无线投屏应用的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无线投屏器为核心的应用方案,即智能移动设备通过无线投屏设备与大屏幕显示设备共享屏幕,此种方案普及化程度较高,市场应用较多,技术成熟度较高:第二种是采用集控方式的应用方案,即智能移动设备利用无线网络通过集控服务器与大屏显示设备图像输入端相连的计算机联系的共享屏幕方案,此种方案应用较少,具有整体化和规模化的特点,适合大规模的集中管控:第三种是以教育类APP为核心的应用方案。即通过综合性教育APP中的无线投屏功能来实现投屏,此类方式都采用的是基于云端的架构,因此,它的使用需要通过展示计算机在连接互联网的状态下才能来实现。三种方案各有各自特点,比较如无线投屏应用方案比较表所示:
  三、无线投屏的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随着智慧化教育概念的逐步深化,北京联合大学近些年将无线投屏技术首先应用到了5间智慧教室的建设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其带来的网络化教学的方便与支撑得到了使用人员的肯定。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在学校北四环校区2号楼37间多媒体教室实施了无线投屏应用的推广和功能实现。本次实践主要以使用广泛、成熟度较高的无线投屏器方案为核心,从网络改造、多媒体设施改造和无线投屏应用设计与实现三个方面使无线投屏应用与多媒体教室进行了融合。
  (一)网络改造实践
  无线投屏技术的应用都是以无线网络作为其两端设备(智能移动设备和大屏显示设备)的连接桥梁,因此其效果的呈现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网络作为支撑和保障。为此,我们网络改造的目标是使用者提供更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的同时兼顾信号稳定性的保持,实现移动设备连接到校园统一的无线网络时(无须二次连接)即可准确搜索到所在教学区域无线投屏设备。实施区域原有无线网络设备均部署于教室外楼道位置,虽然信号可以覆盖整个教学区域,但无法保障教室内部各个角落的信号强度与均衡,随着大批量的无线设备的接入很容易造成信号的不稳定和网速延迟等显现,进而影响到无线投屏的使用效果。因此,本次网络改造主要对实施区域作出了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无线AP部署改造。本次改造将无线AP部署于每间教室内部前后两端,并对其覆盖强度进行局部调整,使教室内部无线网络强度更加均衡化,同时,关闭原楼道位置的无线AP,尽可能保证在移动设备连接到其所在教室的无线AP。通过对信号覆盖、PHY物理端口速率等测试,均显示网络条件良好。如图1无线SSID信号覆盖热图所示,此图为实施区域二层校园无线SSID信号覆盖热图信号覆盖情况,图上蓝色线条为行走测试路径。
  第二,對无线网络进行区域划分。由于无线投屏器的使用数量较大,对于使用者来说,设备列表将会很长,不利于很快找到所需使用的无线投屏设备,为此,本次网络改造根据教室物理分布情况将网络划分为两个区域,即实现在A区域连接到校园网络时只能搜索到此区域的无线投屏设备,同样,在B区域也如此。如图2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搜索无线投屏设备的截图所示。
  第三,经前期无线投屏器方案的使用发现,其在5.0GHz无线网络频段中使用效果明显高于2.4GHz频段,但2.4GHz频段使用范围更为广泛,适用设备更多。为此,为保障无线投屏应用效果的同时,兼顾更多移动应用的普遍情况,本次无线网络同时开启了无线网络5.0GHz频段和2.4GHz频段,并将5.0GHz频段的无线网络隐藏,只供无线投屏设备连接使用,从而既保障了更多的移动设备可接入校园无线网络,又提高无线投屏的使用效果。
  (二)与多媒体设施的融合
  传统多媒体教室系统早已趋于稳定,且使用者对其操作较为熟悉,无线投屏功能应在不改变原有系统和使用习惯的同时融入其中,这也是我们此次无线投屏应用建设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设计,首先是对多媒体中控面板的改造,将中控面板上的一个按键作为无线投屏信号源的选择键,其次是音视频信号的整合,通过音视频矩阵的程序策略实现音视频信号同时跟随选择发生变化,既当在中控面板中选择无线投屏设备作为信号源时,大屏显示无线投屏设备画面,音箱发出同源的声音,同样,其他信号源也如此。由于前期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一般多采用的是VGA端口作为图像输入输出端口,因此需要将图像信号与音频信号独立接入音视频矩阵,具体情况如图3系统连接图所示。   (三)无线投屏应用方案的设计
  无线投屏设备一般默认情况下其应用的规则和方式并不能符合实际教学使用需求,在小规模的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和灵活的调整,但对于批量性的建设和使用并不适用,需要提前进行统一化的设计和规范。根据前期使用经验总结及广泛的调研,本次建设做出以下设计。首先是登录界面的设计,它是进入无线投屏应用的必经之路,如同计算机的桌面,在这里我们采用了以最直观和简单方式将设备使用步骤、注意事项、动态密码等予以展现,方便使用者能够最快得到使用指导:其次是登录方式的设计,我们使用了通过动态密码的方式进行登录方式.将这个动态密码设置为40分钟进行更新一次,最大限度地保证只有在和无线设备处在同一教室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投屏应用。此外,为使在有设备处于投屏状态下仍可以看到动态密码,我们将此应用设计为当移动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动态密码将显示于屏幕下方;最后是占用模式的设计,本次统一设定为独占模式,即只有处于投屏状态下的移动设备推出投屏状态时,其他的移动设备才能进行投屏应用。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此次实践实现了在原有多媒体教室中不大批量更换现有核心设备的前提下实现当下流行多系统、多种类型接口设备的演示投屏功能,既解決了原有多媒体教室布线接口单一、故障率高的问题,又丰富了教学资源的来源与操控、保障全员联入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的演示互动,有利于研讨型等新型课堂的探索。当然,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其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不同系统的设备由于采用的传输协议不同存在应用方式的不统一:第二,音频信号如果借助蓝牙的方式传输,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中断或连接异常的情况:第三,现有无线投屏的应用作为智慧教学系统的一部分,它们之间融合得不够紧密,并且缺乏完整、全面的管理功能。
  无线投屏技术的应用使智能移动设备与教育教学进行了融合,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不仅为教师提供更加便捷展示的分享方式,更推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变革,成为重要的教学信息化技术之一。但该技术应用的方案存在着环境依赖、设备和系统兼容、功能等方面的问题。随着网络、信息和多媒体等无线投屏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其应用的深度挖掘,作为智慧教学环境下的重要环节之一,无线投屏技术的应用方案将更加全面和稳定,在更多领域、更多教学场景下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软件外包具有很多优势,如可以降低或保持软件开发成本和管理成本,使企业更专注于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集中优势夺取关键战略目标。可以解决公司产业扩张期快速膨胀的测试需求与测试资源和能力的矛盾,提升测试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使现有的研发和测试团队更聚焦于核心业务,采取与软件外包公司进行合作的方式,利用其前瞻的测试技术、先进的测试思路和方法、成熟的测试流程、充足的人力资源,以最短的周期响应产品对软件的测试需
温度是测量问题特征的参数,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有着较快的发展,温度计量有着多样化的作用,特别是在生产中有着突出的特征。需要合理把控温度检测,才能够维持产品环境,使产品正常运行,提升工作效率。温度计量是将热平衡概念作为基础,将两个冷热不同的特体以接触方式实现热传递,维持两物体的温度相同,有效解决温度计量工作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温度计的有效性。  一、温度计量相关内容 
1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突飞猛进,许多疾病的威胁已经大大降低,然而恶性肿瘤仍为全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2020年发布的报告,2020年约996万人死于癌症,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约300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位居全球第一。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总体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83/
近些年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较高的增长,因此,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以及消耗也处于逐年上升的态势,未来如何才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开发自然资源,让人类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对油气田资源的开发,而在此过程中,一部分的地质问题的出现与表层地质结构变化有关,也有一部分地质问题的出现是因油气田资源开发有关,进而导致地面沉降、地震等与地质相关问题出现。在此背景下出现的
岱庙是我国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拥有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规格最高的祠庙建筑。岱庙内文物资源丰富,古木参天,碑碣林立,素有“岱庙碑林”之称。岱庙作为“中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BIM技术概述及特点  BIM建筑信息模型,指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BIM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使用富含信息的三维模型作为中心数据库,在项目利益干系人之间共同创建、检查和沟通协调项目信息的一个过程。通过建立信息模型和有效实时信息管理,共享项目相关信息的共享知识资源,为项目全生命周期各种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BI
豫剧《秦豫情》将现代风格与传统精神有机结合,在传统豫剧基础之上,既融入了话剧、影视以及秦腔等元素,又保证了戏曲舞台表演的舞蹈化、去生活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以新的艺术方式呈现河南豫剧的独特魅力。本文从舞台场景、灯光背景、导演手法、音乐伴奏、传统身段动作、剧本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多角度探讨豫剧《秦豫情》的创新发展。
摘要:鲁班工坊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提供了新平台,以坚持平等合作、优质优先、强能重技、产教融合、因地制宜为原则,如何能因地制宜地围绕当地发展情况培养合作国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是鲁班工坊建设最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乌干达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乌干达工业园中资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得出乌干达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结论,为其他研究机构院校对乌干达国别或区域研究提供参考,为乌干达鲁班工坊持续研究
建筑施工中的污染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比如空气、水、噪声的污染等,甚至施工污染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环境保护。施工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环境效益,只有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1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1.1建筑材料资源浪费严重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建材,比如水泥、土料、石子等料,但是由于建筑施工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实际施工中用
为了解决实验教学存在教学环节缺乏有效联系、考核方式单一枯燥等问题,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效果,现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一款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教学实验系统。首先,针对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系统管理模块设计、实验管理模块设计、教学资源模块设计、智能教学模块设计、评价反馈模块设计五个方面入手,完成对教学实验系统的科学设计,并将其应用于某职业技术学院中。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教学实验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