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有2.46亿儿童遭受校园霸凌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月17日在韩国首尔发布了全球校园霸凌现状的最新报告。报告指出,所有儿童和青少年都面临学校暴力和欺凌的风险。但欺凌主要针对弱势人群,例如贫穷或因种族、语言或文化差异、移民或流离失所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残疾或外貌异常的儿童,例如超重或过于瘦弱,也是欺凌的主要目标。性取向、性别认同不符合传统规范的青少年也更加容易遭受学校暴力和欺凌。此外,该报告还研究了学校的暴力和欺凌行为发生的地点。例如,小学发生的身体攻击更加频繁,而网络欺凌则更多地出现在中学。教科文组织论坛联络人卡斯尔(Christopher Castle)表示,长久以来,国际社会都忽视了校园欺凌问题。但是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之一是“為所有人提供安全、非暴力、包容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因此对校园暴力进行讨论十分有必要。
  (联合国官网)
其他文献
王国维注重美育的独立性,但在此基础上,他又充分肯定了美育对道德的促进和超越作用。在他对审美性质及艺术“无用之用”的论述中,隐含着对时弊的批判和独特的救世观念。  中国近代思想家们反思国势衰颓、屡遭外族欺凌之根由,意识到改变国民精神的重要性,因而视教育为救国之路。在各种教育中,王国维非常看重美育,他甚至说“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1]。在他看来,政治家给予国民的是物质上的利益,文学家给予的则
只有在专业生活中,新手阶段教师的道德学习进程才能顺利展开。没有新手阶段教师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兴趣等解决其所遭遇的现实教育问题,其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诸方面的提升就是一句空话,道德学习也就无从发生。  一、为什么要重视新手阶段教师的道德学习?  新手阶段教师的道德学习,在我国古代就受到关注。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教师
一、“利”与“知”概念的辨析  “利,銛也。”(《说文解字》)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其本义为刀剑锋利,刀口快,后在经济学上被用为“好处”之意,与“害”“弊”相对。除此之外,“利”常常与“益”连用,即利益,而利益本质上是社会关系或经济关系的范畴,是指人类用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系列物质、精神需求的产品,某种程度上来说,包括金钱、权势、欲望、荣誉、名气乃至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感,但凡是能满足人类欲望的事物,
熟练教师应在已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前提下,克服外界环境困扰,通过不断加强自我道德学习,持之以恒地提升师德水平,进而走向优秀。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熟练教师”这一名称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使用得并不多。一般认为,新手期教师经过若干年的教学实践,取得必要的教学经验,就能成长为熟练教师。熟练教师突出表现为能有序地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并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  熟练教师尽管已经能够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