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x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就个人的实践和思考与大家作一个分享,主要是谈谈对当前慈善公益事业的一些看法。
  第一点是官办慈善和民间慈善的关系。大家很关心这个问题。首先,我本身不太赞成对慈善做严格的区分,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源来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在中国的香港、台湾,政府每年也会通过公益慈善项目竞标的方式把资源投入公益慈善领域,来做一些相关的项目。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慈善事业的发展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综合因素决定的。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慈善事业刚刚起步。当时情况可能是官办的色彩相对浓厚,政府推动作用比较大。对于企业而言,可能面临着土地、减税的问题,因此资源动员式的捐赠尚有生存的空间。政府可以分配一些任务,让下面的人积极地去执行,让大家来参与慈善事业。可是到现在,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方法逐渐失灵。因为目前企业与政府利益上的交互关系正在减弱,加上中国慈善文化慢慢走向成熟,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不断地增强,现在实施摊派式的募捐越来越难。目前浙江慈善机构正在向乡镇社区渗透,将来必将走融合的道路,并且越来越专业化。上个月我们在义乌召开全省第六次慈善工作经验交流会,研究了一个重要课题——营销问题。慈善事业逐渐发育成熟以后,就要做公益营销。以前,中国各地都进行“一日捐”。“一日捐”最早是从台湾引进的,通过香港到大陆。其实“一日捐”在当时也是一种动员式的捐助,浙江很多地方也实行这样的做法。现在群众对摊派式捐赠越来越厌烦。以前搞个“一日捐”能捐几千万,现在只能几百万。表面看是筹款额减少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劝募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如果再實施行政命令式的方法将是不可取的了。其次,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政府用行政管理方式主导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机构就会越来越具有依赖心理,不可能在劝募市场的竞争当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就难以发育成长。
  与中国其他省市相比,浙江慈善事业的发展总体上来说市场元素会多一些。七八年前,我在北京参加过一次国际研讨会,一个西方专家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的慈善公益环境是世界上最宽松的。他们西方人认为政府没有限制的事都可以做,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不一样,我们认为政府没有规定可以做的我们就不能做,这是一种理念上的差异。所以,我们要考虑怎么利用这种优势做更多的事情。最后,现在的慈善机构将筹款救助等一系列活动融合在一起,未来分工将越来越明确。大型慈善机构将通过竞标的方式来投入资源,很多机构例如民间或草根慈善机构也可以来争取。浙江省慈善总会去年投入lO个项目,今年又投放30个项目给民间义工组织来做。大家先摸索一点经验,做一些探索,然后来推动发展。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官办慈善和民间慈善最终都是慢慢走向融合的,并不是界限分明的。
  第二点是对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考。第一对发展的基本评价,我们怎样给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到今天做出评价?我觉得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总的是健康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大概已有近20年的时间。以浙江为例,去年全省以民政部门作为主管单位的慈善机构筹款共13亿元,并且每年都保持在这样的一个水平,很显然这个量是比较大的,目前浙江在筹款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到今年年底,全省的慈善机构累计筹款将突破100亿。这五年浙江慈善事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年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而受助的人员每年也都在100万以上。但慈善事业的发展也有它的局限性,目前在工作能力、专业化、营销这三部分比较弱。比如一些地方慈善机构的行政依附性还比较强,与民间慈善机构的互动比较少,这也是资源整合的问题。
  第二在全国各地慈善事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我以浙江为例把中国慈善事业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政府主导阶段,在浙江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它花了15年时间。第二阶段为政府推动,政府由主导变为推动的角色,慈善机构将成为主导,它的自身能力将得到提升,专业服务和项目运作都会体现出来。浙江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型的过程中。这第二阶段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去完成,我国十二五计划对慈善事业的发展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阶段为市场主导,慈善机构未来的发展应该为市场主导。市场主导,机构运作,公民参与,品质生活,简单来说就是慈善生活化问题。从“要我做”到“我要做”,是从精神层面来说的,慈善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高我们的自身价值,这些都是生活化的,而且现在慈善事业已经有了生活化的苗头,例如浙江的某些地方慈善事业已经在社区发育,当然要达到慈善生活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段时间。浙江的慈善生活化的趋势发展得很好,到去年为止已有1610个慈善分会和工作站。慈善分会已经在乡镇、社区建立,现在正在向学校、农村渗透,到2010年底分会一定会突破2000个,相应的我-们的管理压力也很大。接下来是这三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第一阶段,我认为中国到目前为止的慈善大抵还是—种悲情慈善,_g8抗洪、印度洋海啸、抗:非典、5·12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等,每一次大的灾难都是对慈善事业的—个推动。尤其是5·12汶川地震,大量的民间公益组织在灾区做赈灾工作。像浙江对口的是青川县,我们在那边有些项目最近才刚刚完成。悲情慈善最大的特点在于突出了中国人的同情心、怜悯心。它的局限性在于灾情过后沉寂很快,例如一些结对捐赠在灾难过后会,幔慢停止。第二阶段叫做公民慈善,体现的是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责任感上顾及慈善事业的发展。第三阶段叫做生活慈善,这就是我们说的慈善生活化的问题,没有人动员,大家自觉参与慈善活动。生活慈善比责任意识层次更高,已经将慈善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我觉得浙江就正处在向第二阶段转型。
  第三点就是我对发展路径的思考。传统意义上讲慈善公益事业是从经济意识上解读这些概念,比如“保障”呀、“补充”呀等等、相对比较功利。我觉得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肯定是往社会责任方向走,只有社会参与i才能培育公民精札公民精神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才能建成和谐社会。所以,对慈善公益事业不能做单纯狭隘的功利化解读。
  以上是我对慈善公益事业基本内涵和发展路径的认识,下面谈谈慈善公益事业在“十二五”中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的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民生。这里提出一个社会建设的问题。社会结构是基础,怎么样的社会结构对中国未来发展最有利,然后是怎么样的组织载体是对社会建设是有意义
其他文献
3月22日,北京西单大悦城内,人流日益恢复(张超/ 摄)  疫情防控期间,虽说“宅在家就是为国家作贡献”,但对多数人来说,他们更想早点恢复街头“逛吃”的生活,享受人间烟火。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商场商圈、大型购物综合体等消费场所正逐步恢复营业。公众是不是可以放心“逛吃”了?存不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行业复工复市存在哪些“堵點”?对此,《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进行了走访。多地“逛吃玩”陆续回归
他,一个一脸和善、一脸福气,人情味儿十足,浑身上下充满活力的美国人。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许多人,许多贫困的患者、贫困的家庭,许多好心的医生、无数的百姓和各界的爱心人士都熟识这个面孔,更熟悉他的名字——白涧龙(Brian Mullaney)。  就是他和美籍华人王嘉廉(chaxles Wan曲先生共同创造并启动了让失去的微笑和希望重返人间的“微笑列车”。他是美国“微笑列车”总裁
6月26日,为了奖励和资助本市贫困家庭中的“三好学生”,激励他们在经济困境中完成学业,由天津市慈善协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大田集团协办的第六届“大田杯”慈济育才奖学颁奖大会在天津市新华中学举行。市慈善协会会长陆焕生出席颁奖大会并讲话。市慈善协会、市教委、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天津市大田集团等有关方面领导以及全市18个区县的198名“自强学生”和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了表彰活动。 
进慈善总会工作快一年了,经常想:慈善工作者该如何“行善”?“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哪怕是很微小的“善行”,也能给弱者带去无限的温暖。作为一名慈善工作者,唯有在平时的工作中,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为捐赠者和受助者做好服务,才是自己真正的“善行”。  2007年 8月16日,我随总会副会长、秘书长徐阿富和副秘书长周顺永到黄湖镇给低保户发放“慈善流动超市”物资。一到单位就感到今天的天气异常闷热,
江苏昆山市巴城蟹文化馆  日前,由建筑畅言网主办的“2020第十一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公布,引发媒体关注和网友热议。对于上榜项目,网友们一方面吐槽某些建筑确实“丑”得“辣眼睛”“污染视觉”,一方面也对某些建筑被入选不理解,觉得“看上去还不错呀”。  多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在全国层出不穷。2020年4月,针对此类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
     
“首汽55,慈善伴我行”,由中华慈善总会和首汽股份共同发起的设立“首汽出租汽车慈善募捐箱”和“中油首汽加油站慈善募捐箱”新闻发布会于2006年4月23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  中华慈善总会苏庆玉副会长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并对首汽结合出租汽车行业和连锁加油站行业特点,以树行业新风的形式宣传慈善、创新慈善、落实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重要指示的社会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首汽总经理助理梁海晨先生介
当天边的一缕阳光照在身上,你会觉得心里暖暖的,会不由得体会到一份浓浓的幸福感。我们在美好生活中,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幸福,那些贫穷的孩子们呢?那些弱势群体呢?他们就不应该拥有吗?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向他们伸出援手,将温暖传递到他们心里,让他們收获幸福。  也许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无法接触到大批弱势群体,但我们能真正地了解这些人,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帮助他们。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慈善”,中国古代,“慈”与“
班里分下了一个“两免一补”的名额。这让我很为难--这笔国家拔送给学生的助学善款应该给谁呢?是赵小东还是刘成伟?  赵小东的爸爸早逝,妈妈改嫁。赵小东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家里的拮据可想而知。我去过赵小东的家,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他家的处境一点也不过分。赵小东生活在赤贫中,赤贫几乎让他无法再继续上学了。  刘成伟的爸爸妈妈都是残疾人。爸爸双目失明,妈妈智障。这个家庭没有支柱,如果有也只能是刘成伟。刘成
要说起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有三个人是立了大功的。一是时任民政部副部长的阎明复先生,一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还有一位是时任民政部部长的崔乃夫先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阎明复先生刚到民政部担任副部长,崔乃夫部长找他谈,请他分管社会福利工作。至此,给了他一个了解基层民政工作状况的机会。阎部长非常勤奋,经常下乡,足迹踏遍全国各地,自然也就经常遇到基层的困难群众。他一看到穷人有难处,就把自己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