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球瓜瓣构件充液成形模具设计及优化

来源 :锻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y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两种材质(2219铝合金及2A14铝合金)、8种厚度规格(4.5~9.5 mm)的航天运载火箭用铝合金椭球瓜瓣构件产品为研究对象,以板坯减薄率、壁厚同板差及型面偏差为技术指标,通过理论计算、软件辅助等手段设计完成了一套通用的充液成形模具,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全部规格的椭球瓜瓣构件进行充液成形工艺仿真,得到了板坯成形后的技术指标参数。通过对模具进行仿真回弹补偿优化,并结合后期生产试验进行验证和改进,成功优化了一套可实现两种材质、8种规格的椭球瓜瓣构件制造的充液成形模具,板坯成形后,减薄率≥3%、壁厚同板差≤
其他文献
本文简述了现代工业对轻量化板材需求的迫切性,分析了多层轻量化板材连接的传统工艺存在的不足,简要分析了采用杯形刺入式的铆钉实现两层板材塑性变形连接的工艺过程及其存在
首先,以某车用法兰连接件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结构提出了一种拉深、冲孔、翻边、冷镦挤的多工位成形工艺,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冷镦挤工位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设计了 3种不
在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以及先进锻压工艺迅猛发展的同时,锻压工业生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模锻作为国内锻造行业广泛应用的锻造工艺,应结合高档数控机床的主流发展趋势,采取机理与数据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向自动化、批量生产、优质高效、精密化的方向发展。对此,《高端锻压制造装备及其智能化》进行了全面论述。该书基于高端锻压制造装备,即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融合集成的视域,深入探究锻压装备的理论、智能化及其实施途径。
采用开式模锻工艺生产汽车三叉式万向节,需要切除飞边,不仅材料利用率低,同时由于金属流线被切断,影响零件的力学性能及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闭塞式单向挤压、闭塞
为了避开侧面来驶车辆的撞击,将车辆的运动在基于阿克曼转向原理的基础上简化为自行车模型,建立平面几何中车辆运行的理论数学模型.假定两车之间的距离太小,倘若继续行驶必定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分析开关转盘的材料、数量、结构和工艺性,确定了此零件采用级进模进行生产。设计了级进模排样图,使用导料板来进行板料的导向,侧刃粗定位、导正销完成精定位,以实现各工步的准确加工。模具设有双侧浮顶器,使板料能够平稳送进。设有弹性卸料装置,在模具工作时起到压料的作用,整套模具采用导柱导套进行导向,同时还设有小导柱导套,以提高导向精度。由于存在拉深胀形工步,模具设有限位柱来限制上模行程。模具使用螺钉与销钉来实现上、下模部分的紧固。采用落料的方式出件,废料沿滑槽滑落。以CATIA为计算机辅助设计
为了在现有的模锻设备上研制出高速动车组钢质制动盘精密模锻件,通过Deform-3D软件数值模拟了精密模锻成形过程,优化了钢质制动盘精密模锻件的结构尺寸。在此基础上,保持其他工艺参数相同,始锻温度分别为1150、1180和1200℃,模具与坯料之间的摩擦因子分别为0.25、0.30和0.35,加载速度分别为300、400和500 mm·s-1,进行精密模锻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始锻温度的升高,变形力减小,终锻结束时的最大等效应力增加,最大等效应变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摩擦因子
为了减小多缸液压机的同步控制误差和跟踪误差,设计了基于饱和函数控制律的改进型相邻交叉耦合控制器.以阀控电压为控制量,建立了四缸液压机同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了减少控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的变化对挡圈成形过程中变形扭转的影响,主要基于ABAQUS软件采用有限元动态显示积分算法建立了挡圈三维模型.首先,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工艺参数对挡圈变形扭转
基于DEFORM-3D和UG/CAD的模具设计方法,针对数码分段开关外壳在单工序模具生产过程中高成本、低生产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多工位级进模具代替单工序模具的设计方案.分析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