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委书记冯方汇其入其事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方汇,一个令人敬重的名字。
  他,语言风趣,思维敏捷;但却不尚空谈,为人厚诚,办事扎实。他从基层干起,做过万荣县副县长,做过山西运城行署商业局局长,还做过山西运城行署财金贸易委员会主任,2001年3月任永济市市长……在任何一个岗位上,他都干一行爱一行,实实在在,业绩昭然,给干部群众留下了一个久颂难忘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
  他,担任正县级职务长达15年之久。15年里,许多与他同级的干部相继升迁了,他职位却变来变去,还是个正县级。干部群众视之不平,他却无怨无悔,心平如水,依然兢兢业业,埋头于工作之中。2006年,永济市市长岗位上已工作了5年多的他,在永济市委书记升迁后,本可顺理成章地担任市委书记,不料,一个48岁以上不能从市长岗位提拔到书记岗位的“一刀切”政策,让他与市委书记的职位失之交臂。永济市的干部群众听到这个消息,纷纷为其抱打不平。过后不久的人代会换届选举中,永济市200多名市人大代表,全票推举他继任市长。当唱票者刚刚念到他的名字,会场响起长达数分钟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对他充分肯定的掌声,这是为他鸣不平的掌声,这是深含敬意同情的掌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使他的泪花在眼中滚动,他禁不住地起身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躬。这之后,他仍一如既往地为永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拼尽全力地奋斗,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任何委屈不平的影子。
  党注视着这位优秀的领导干部。过了四年多时间,省委有关部门修正了之前的偏颇,又任命他为永济市的市委书记。
  这就是冯方汇。
  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走近冯方汇,向读者介绍他更为精彩的人生画卷。
  
  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闪耀着高超脱俗的智慧
  
  那是冯方汇刚到山西省永济市担任市长的一天。冯方汇听说市府西街破败不堪,便带着几个干部悄悄跑到那里去查看。
  永济市,西临黄河,南面青山,是个风光秀丽的地方。可市府西街却是另一番不堪入目的景象。所谓的市府西街,宽不足4米,长不过3里,没有下水道,也没有路灯,晴天虚土漫脚,雨天泥泞难行,脏乱难忍,过往行人,怨声不绝。
  冯方汇问道:“这条街,咋不改造呢?”
  随行的干部回答:“改造这条街道,都喊了多少年了,可市财政紧张,从哪里拿钱改造啊!”
  冯方汇一听,笑了笑,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风趣地说:“从这里要钱!”
  随行的干部们不以为然,都在心里窃窃私语:“这可不是小数目,光拍拍脑袋就能来钱,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冯方汇所谓的从头脑里要钱,指的是改变观念,把城市的改造推向市场,采取市场运作的方法,筹措资金。
  一连几天,冯方汇带着技术人员和市里的干部,对这条街道进行规划,以求把这条街道改造为一条商业价值极高的街道。
  规划出来了,他拿着蓝图,上北京,赴天津,进省城。终于,他的诚恳和热情感动了天津一家开发商,他们出资2亿元参与市府西街的开发改造。
  于是,市财政没出一分钱,这条街道的改造工程就很快上马了。不到两年时间,这条昔日难以改造的市府西街,就变成了长1450米、宽100米、两边商铺林立、现代气息浓厚的城市主骨架道路。老百姓走在这条街上,心旷神怡,连声称赞;出资的企业,生意兴隆,利润颇丰,也欢天喜地。
  冯方汇一拍脑袋出奇招,成了人们的美淡。
  永济市黄河岸边的鹳雀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首,可惜元代毁于战火。为了拓展永济市的旅游业,1997年就开始重建鹳雀楼,可由于资金困难,工程进展缓慢。许多于部群众望楼兴叹,急得束手无策。
  冯方汇担任市长后,看到干部群众着急上火的样子,安慰大家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世界上钱多的是,就看你怎么去拿,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干部群众见冯方汇还是说得这么轻松,都投以怀疑的目光,苦笑着对他说:“难道你是神仙,能点石成金?这可不是闹着玩呢!”
  冯方汇说:“死脑筋办不了大事情,咱要改变思维,改变观念,思维、观念变了,啥事也就好办了!”
  冯方汇对鹳雀楼重建的体制、方式进行了一番考察,在征得市委同意后,大刀阔斧对鹳雀楼重建体制进行改革。他立马撤销了原来按计划经济体制组建的指挥部,成立了鹳雀楼有限开发公司。并采取集资入股的办法,以市场运作方式开展重建工程。他找省长寻求资金,找企业寻求合作,找老乡寻求支持,开发资金滚滚而来。结果,多年难坏了永济市干部群众的鹳雀楼重建工程,又顺利开工了。一年时间,融资1亿元的鹳雀楼就矗立在黄河岸边。人们登楼远眺,唐代诗人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景又展现在游人面前,使人流连忘返。
  永济市农业自然条件优越,但进入市场经济后,农民为种啥卖啥发愁,影响了种田的积极性。冯方汇又琢磨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来。他对愁眉不展的农民说:“有了熬煎事,愁是愁不出办法来的,咱肩膀上长着个脑袋,啥事多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的好法子来的。”
  由于冯方汇思维活跃,他带着问题走东串西,很快,一个“公司 基地 农户 保险”的办法在头脑里形成了。他认为,只有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才能发展现代农业,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既解决农民种植的后顾之忧,又可保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以粟海集团为依托的肉鸡孵化、饲养、加工基地,年屠宰冷冻肉鸡1.2亿只,直接安排劳动力3000余人,带动周边28个县市80多个乡镇的6000多农户饲养肉鸡,户均年增收1.3万元。以中粮大宝等13家芦笋企业为依托,发展芦笋基地面积11万亩,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万余人,年为国家创汇4000万美元,芦笋产品实现了农民不出家门,产品走出国门,达到了100%收购、100%加工、100%出口,成为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以忠民集团、强胜集团、晋美油脂、康裕油脂为龙头的油脂加工基地,年加工棉籽、油菜籽和大豆105万吨,年产值11.8亿元,带动永济市棉花规模种植,并辐射周边县市30万农户从事棉花、大豆种植产业。2007年,他招商了国内果汁加工巨头烟台安德利果汁公司落户永济,年可加工浓缩果汁8万吨,带动农户种植澳洲青苹10万亩。永济的老百姓再也不愁农产品难卖了。
  冯方汇与众不同的思维,闪耀着他与众不同的智慧,带来了永济市干部群众观念的改变,带来了永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带来了永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与众不同的办事方式,展示着不同凡响的才干
  
  冯方汇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办事方式,这些与众不同,展示着他那不同凡响的领导才干。
  在永济干部中流传着这样两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一件发生在2004年年初。那年,山西省执行退耕还林政策,运城市对各县市下达了退耕还林任务,给永济市下达了5000亩的任务。当时的林业局局长眼盯着5000亩的数字心里直 发怵。他担心做不通农民的工作,就跑到运城市林业部门强烈要求减免了退耕还林任务。
  永济市林业局局长兴冲冲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冯方汇。他以为冯方汇会表扬他,没想到冯方汇一听,反而批评了他。冯方汇给他解释说:“退耕还林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况且国家还有补助,只要把工作做细,农民会支持这一工作的,怎么能那么轻率地要求减免退耕还林任务呢!”冯方汇当场打电话给运城市林业局长,要求把永济任务追加到5万亩,在运城市林业局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接着,他亲自到沿山一带的村庄进行宣传,做思想工作,广大村民明白了退耕还林的重要性,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这一工作。结果,当年实现了退耕还林5万亩,超过了上级下达任务的10倍。
  另一件事发生在2005年。那年,山西省发出了村村通公路的号召,在每公里补助3万元的基础上,又提出哪个县市完成300公里再奖励100万元。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补助,为老百姓干实事,冯方汇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主动向上请缨300公里任务,给10个镇、街道分别分配任务30公里。镇街领导感到工作难度大,纷纷要求减少任务。冯方汇批评了镇街干部的畏难情绪,亲自组织宣传发动,进村入户做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永济市当年就完成村村通公路里程624公里,在全省名列第一。之后3年间,他乘胜施法,使永济市乡村硬化巷道达到了2300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客车,村村巷道硬化。于是,困扰农民几代人的路通了,村庄不再晴天尘土扬,雨天两腿泥了,永济市在外人员回到家惊呼:
  “回家的羊肠小道找不到了,家乡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冯方汇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办事方式,叫做自动给自己“拧螺丝”。他认为,给自己“拧螺丝”加压力,也是给干部们加压力、“拧螺丝”,最终的目的当然还是为了永济老百姓过好日子。他的这种“自拧螺丝”的精神,大大改变了干部的作风,促使永济市的各项利民利市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永济市过去的定位是轻工旅游城市。冯方汇担任市长后,在分析了永济市的区域优势、交通优势、旅游优势、农业优势、人文等优势后,把永济重新定位为:工贸旅游城市。提出了靠工业强市,靠商贸活市,靠旅游兴市的发展方略。新的定位确定后,他就带领干部群众为之不懈奋斗起来。
  2002年,一个辐射秦晋豫三省的商贸批发市场工程开工了。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一座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多元、营业用房3000余间、容纳从业人员1万人的舜都市场已经变成现实。
  永济市一马平川,井黄两灌,农业条件优越,因此多年来一直是“农业腿长、工业腿短”。冯方汇深知,要发展永济经济,必须树立“工业强市”理念,把工业经济作为履职的首要任务来抓。永济市有许多五六十年代的工厂,由于设备陈旧,管理落后,产品没有销路,濒临破产,冯方汇果断地提出了破产重组的方案,让有发展前景、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收购重组,终于使永济的丁业企业焕发出青春。他引进关铝集团,组建成立了新的集团公司,投资23亿元,完成了23万吨电解铝项目建设。随后,中铝集团又对其实现控股经营,当年为永济缴税近2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当年永济财政。冯方汇没有因此停止其发展的步伐,而是敏锐地捕捉机遇,大力发展铝深加工产业,近几年先后引进海丰铝业、广海铝业、千军铝业、华茂铝业等一批铝深加工企业落户。在短短五六年时间,使一个个频临破产的企业变换成一个个优势企业,从一个个优势企业又转换成一个个优势产业。现在,在永济的“国字号”企业就达五家,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都有企业在永济落户,全市形成了铝深加工、机电制造、化工装备制造、化工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优势产业,成为运城市发展五大产业集群的主要县市。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来永济视察后,对永济集群发展战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看了永济的发展,我感到给运城市提出的翻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一个个令人赞不绝口的业绩,在百姓心中铸就了难以磨灭的丰碑
  
  从2001年到2010年,冯方汇在永济奋斗了10年。
  这10年,是永济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10年,永济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7%,主要经济指标10年内翻了两番以上;这10年,是永济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10年,全市工业企业新建和开工项目140余个,项目总投资达150多亿元,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这10年,是永济农业产业化在全省遥遥领先的10年,永济形成了肉鸡加工、油脂加工、芦笋罐头加工、果蔬汁加工、乳制品加工等五太产业基地和100多个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这10年,是永济旅游产业和商贸流通业形成规模的10年,鹳雀楼景区建成对外开放,普救寺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点,五老峰景区、黄河唐代大铁牛景区远近闻名,9个星级酒店、8个专业市场、10个现代化商业流通网点和超市遍布全市,商业面积增加了两倍以上;这10年。是永济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0年,多渠道融资50多亿元,城区面积由上任前的不到lO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建成了樱花园、柳园等公园和20多个住宅小区,完成10条县际公路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客车,林木覆盖率增加了12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连年名列全省第一,实现了农村百村集中供水,解决了永济市13万村民祖祖辈辈饮用高氟水的历史……
  这一串串闪光的业绩,也给永济市带来了一个个耀眼的桂冠。冯方汇在永济的任职期间内,永济市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特色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市、山西省卫生城市、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市、农村道路建设标兵县市、造林绿化工作先进市、山西省十大文化强县等光荣称号,他也被评为“山西省人民满意公务员”。
  永济市进入了一个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时期。
  2006年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莅永济视察。他看到永济市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开发、教育、卫生等多项工作都搞得如此之好,由衷地拍着冯方汇的肩膀,表扬他说:“你干得好啊!”
  冯方汇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所作出的不凡业绩,在永济人民的心中铸就了一座难以磨灭的丰碑。
  面对着闪闪发光的业绩,面对着人们发自内心的赞扬、拥护,面对着自己所受的艰辛、奋斗、委屈和不平,冯方汇铿锵地说道:
  “我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对得起永济人民,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这个岗位,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人在做,天在看。人民需要这样的领导干部,党需要这样的领导干部!
其他文献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形势下,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对扩大市场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最近一起发生在上市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牛栏山酒厂的产品问题,发人深省:牛栏山酒厂是北京地区,保持自主酿造规模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最早拥有“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的白酒企业;唯一
看了电影《2012》,那出自古代玛雅人的一个预言,地球崩溃了,确实可怕。  我不相信!我们不是玛雅人的后裔,我们是华夏子孙,我们的祖先没有这个可怕的预言。  但是,我对人类为了发展而糟践自己赖以生存地球的行为,确实感到郁闷。  人们挖空心思,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牺牲血汗挣GDP,敲骨吸髓地对待地球,把地球整得要2012了!把人类自己也整得要2012了!  有人说。人类像地球的癌细胞,不断地繁衍并蚕食地
[一]    《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之一刘仰坐在我面前。他戴着鸭舌帽,喝着一杯绿茶,以一种令自己舒服的方式坐在沙发上。一个半小时的聊天中,他显得温和、克制,评述问题辩证、清晰,有条有理。似乎很矛盾。他在这本书里却写下了那么多激烈的言词。  刘仰在书中激烈表示:“不能任由美国绑架世界”“西方人为什么不能改变生活方式”。但眼前的刘仰在聊天中说。我们要认识自己的不足,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要向别人学习先进的东
重视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信心强大的表现。这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呈现出万花争艳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论是在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偏僻的山区小县,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特别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方面更是令人瞩目,让人感受到与一个经济大国相匹配的文化大国的风采,中国无疑已跻身于世界文化大国的行列。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在文化繁荣的背后,却出现了许多披着文化外衣的伪文化、假文化
政策    北京住建委:民居超30年每10年安检一次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北京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综合治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今后居住满30年的民居,每10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同时,经鉴定属于危险房屋的,房主必须自费进行治理。  《办法》明确规定,房屋建筑的所有人即房主是房屋建筑使用安全责任人。房主下落不明或者房屋建筑权属不清晰的,实际占有人是安全责任人。安全责任人应根据物业类
当经济学界还在为“经济危机是否见底”争论不休时,一个新的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悄然诞生。煞时间,大家把目光集中于这一新鲜的事物上,褒贬不一,各有各的论调。那么,消费金融公司,是否成为刺激中国内需的一剂良药?它能给普通民众带来怎样的消费生活方式呢?    多重使命出台    近日,为切实贯彻和落实党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金融对扩内需、促消费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涉县因一起特大贩婴案而“一夜成名”,伴随着42名被拐婴儿的成功解救,9名犯罪嫌疑人也相继落网。目前,警方的解救工作仍没停止,但诸多犯罪嫌疑人苦心经营数年的跨省贩婴链条已戛然断裂。  一起惊动公安部的特大贩婴案,究竟是如何侦破的?这么多被贩婴儿又会经历怎样的“黑色之旅”?而这张贩婴大网的背后,又会隐藏着什么?    一个人卖出34个婴儿    7月4日,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县城气温高
对于中国的BT下载、网络视频业来说,2009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动荡年”。在迅雷、搜狐等网络视频网站打得不可开交时,进入12月,国家广电总局再掀“整顿风暴”,对互联网视听服务的清理整顿正进一步升级,包括“BT中国”在内的多家知名BT网站因为“无证上岗”而纷纷关停,在最近一次清查中,关闭网站累计达530家。  2009年12月12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就关停“BT中国”等网站接受采
近日,一条时长30秒的“中国制造”广告频频成为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一位主持人调侃地说:“这条广告我们不收广告费,其实我们也原本不该在这播,它是专给老外看的。”  2009年11月23日,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开始在亚洲市场播出一则30秒的广告。这则广告的主题是“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它是商务部下属的4家中国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并将在国际主流媒体进行为期6周的播放。    “中国制造”遭围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慈善事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同时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它增进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最年轻的慈善家”这9个字背后凝聚的力量与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细心分享,同时也记录着闯进教育扶贫界的一匹黑马——青年慈善教育使者谢间宇的慈善路程。    有的人是一张薄薄的纸,而有的人却是一本厚厚的书,风雨兼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