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现代企业竞争中,企业的采购水平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采购管理理论出发,将传统采购模式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方式进行比较,并提出企业提高科学采购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企业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
一、采购管理的含义和实施的必要性
(一)采购管理的含义
企业采购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生产或销售计划,在保证适当品质的条件下,从适当的供应商,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购入必须数量的物品或劳务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企业采购管理一方面要对企业的内部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另一方面也要和供应商建立并维持一种互利的伙伴关系。企业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是在企业和其供应商之间建立的一座桥梁。
(二)企业实施科学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由此可见,科学的采购是企业成本管理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采购成本的降低不仅意味着企业利润的提高,企业还可以借此机会通过选择采取降低产品售价的策略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获利水平。除此之外,采购的速度、效率,订单的执行情况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因此企业对采购流程实施科学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传统采购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采购模式因其种种弊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主要有:
1 采购目的简单,采购过程缺乏主动性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补充内存而采购。采购部门往往只关注库存,而忽略了企业的生产过程,也并不了解生产的进程和制造需求的变化,因此,采购过程缺乏主动性,采购部门指定的采购计划难以适应制造需求的变化。
2 供需双方信息不透明
传统的采购模式是典型的非信息对称博弈过程。供需双方的信息不透明,供应方和采购方都尽量隐藏自己的信息,不能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供需双方需要通过多次协商才能达成协议。
3 采购部门难以控制采购的产品质量和采购风险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方与供应方的工作是不透明的,采购方难以参与到供应方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活动中去,双方对质量控制缺乏合作,采购部门对采购物品的质量检验只能采用事后把关的方法。因此,采购部门难以控制采购的产品质量和采购风险。
4 供需双方大多是临时的交易关系,竞争多与合作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需双方常常围绕交易价格争论导致双方关系紧张,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采购方与供应方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协调。拼命压价是传统的采购方式,千方百计逼迫供应方让步:而供应方有时也会利用市场的突然变化和采购方暂时的困难要挟采购方,以取得自己眼前的利益。所以,供需双方大多维持的是临时性交易关系,竞争多与合作。
三、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采购模式的转变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即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后的产品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采购管理与传统的采购模式有着显著的不同。
1 实现JIT订单采购驱动方式
供应链环境下,采购活动是以JIT(JIT是Just-In-Time的缩写,意为准时化)订单方式进行的。用户需求订单驱动产生制造订单,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驱动供应商。JIT这种准时化的采购驱动方式,将采购部门的采购计划与制造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用户需求,同时使企业的采购材料直接进入制造部门,减少了采购部门的库存占用以及相关费用,降低了库存成本,有利于零库存管理目标的实现。JIT订单采购驱动方式有以下特点:(1)简化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由于市场竞争已经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中的采购方企业与供应商实质上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因此签订供应合同的手续得以简化,双方不再需要询盘和对报盘进行反复协商,从而简化了交易过程,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是一种互利的交易方式。(2)促进供应链同步化运作的实现。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制造计划、采购计划、供应计划能够并行,因而可以缩短了用户响应时间,企业的采购管理的重点转变到协调这三种计划的顺利执行。(3)实现供应链精细化运作。JIT订单采购驱动方式使企业的采购材料直接进入制造部门,减少了采购部门的库存占用时间和空间,不仅可以节约相关费用支出,降低了库存成本;同时更是减轻了采购部门的工作压力,减少了不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实现供应链精细化运作。(4)实现了面向过程的作业管理模式的转变。JIT订单采购驱动方式简化了采购的交易过程,企业采购部门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协调供应与制造的联系,加强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向供应商提高准确的制造信息,促进双方的信息共享,为实现精细采购提供基础保障。
2 供需双方建立起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供应链环境下,供需双方由临时的买卖交易关系向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摒弃传统的采购模式中紧张的讨价还价氛围。供应商与采购方通过建立协作伙伴关系,共享库存数据,降低库存成本。同时,供需双方能够从战略合作的角度出发,协调和解决在传统采购方式下难以改善的问题。(1)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在传统采购方式下,供需双方彼此隐瞒信息,不共享库存数据,不进行有效沟通,需求信息发生扭曲失真的情况难以避免。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需双方通过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共享库存数据,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从而使采购的决策过程变得更加透明。(2)价格协商困难的问题。在供应链环境下,供需双方不再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共同的战略目标使其能够从战略合作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可以通过制定战略性的采购供应计划共同协商价格等采购关键问题。避免了互相压价和为一些琐碎的细节问题进行协商而浪费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双方的工作效率。(3)降低采购成本的问题。供需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简化了双方的交易流程,避免了许多繁杂而不必要的手续和冗长的谈判过程,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同时,信息的共享也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决策可能造成的成本损失。企业的采购成本得以相当幅度的降低。(4)采购的产品质量控制和采购风险控制问题。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部门难以控制采购的产品质量和采购风险。而在供应链环境下,供需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使得双方能够共享信息,采购方充分信任供应链上的供应商,能够及时了解供应商的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活动情况,因而可以降低采购的产品质量风险。
3 实施有效的外部资源管理
外部资源管理是指对本企业之外的资源进行管理,实施有效的外部资源管理也是实现精细化生产和零库存生产的要求。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企业集成保持经济活动 的系统性、协调性、集成性和同步性,实施有效的外部资源管理是供应链企业由内部集成走向外部集成的重要一步。企业要实施外部资源管理,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与信息联系,建立新的合作模式:通过信息反馈和教育培训,促进供应商质量改善与质量保证;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与产品控制过程,变事后把关为实时控制;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需要选择适当数量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网络,并逐步减少供应商数量,最终与少数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为外部资源管理不是采购方单方面努力就能取得成效的,还需要供应商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在企业的采购管理中,发展与少数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工作。
四、提高企业科学采购管理水平的途径
企业采购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为了提高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适应供应链管理环境的要求,企业的采购方式需要从传统采购方式中转变出来。
1 分析与研究供应市场
在供应链运行过程中,资源与价格成为双方协作获得双赢的基础,供应商关心的是销售价格,采购方关心的不仅是采购价格,更重要的是资源获得,以最优的成本提高物资资源的获取与控制能力。因此企业实施采购管理,首要的工作环节就是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与预测,了解供需情况,协调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防止供应商的报价与市场价格发生重大偏离,造成供应链的中断。通过对供应市场的分析与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和国际市场行情,把握好物资所处的市场环境,了解市场的供需情况和价格变动规律,利用价格调节资源配置,使企业的物资资源供给得到有效的保障。
2 实行订单驱动的采购方式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企业采购主要是为了补充库存,而非应需求订单而购,在供应链的管理环境下,企业的制造订单在客户需求订单的刺激下产生,从而企业用采购订单来驱动供应商,用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准时回应客户的需求,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和物流速度。因此,企业要与供应商建立信息联系,共享信息,增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控制。
3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传统的采购方式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一般的买卖关系,企业为了减低采购成本,经常拼命压价,有时还寻找多个供应商,分开采购。而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双方应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解决很多在传统采购模式下无法解决的问题。
4 建立信息化的采购方式
在供应链的管理环境下,企业应该以信息技术为媒介,通过信息资源的集成,使采购内部业务和外部运作实现信息化管理、采购内部业务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连接,加快信息流动速度,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而外部运作的信息化则可以通过对网络采购和供应商信息系统的整合来完成、网络采购资源丰富,交易费用低,因而效率较高。而供应商信息系统的建立,使企业能够及时得到供应商的信息,以便及时安排采购和生产活动、通过二者的有机整合,能够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5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
高效率的企业采购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而采购人员的高效管理则是企业采购部门有效运作的保障。因此,企业需要定期组织进行采购人员培训,定期对采购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惩罚机制,以此来提高整个企业采购团队的素质和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林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 企业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
一、采购管理的含义和实施的必要性
(一)采购管理的含义
企业采购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生产或销售计划,在保证适当品质的条件下,从适当的供应商,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购入必须数量的物品或劳务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企业采购管理一方面要对企业的内部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另一方面也要和供应商建立并维持一种互利的伙伴关系。企业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是在企业和其供应商之间建立的一座桥梁。
(二)企业实施科学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由此可见,科学的采购是企业成本管理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采购成本的降低不仅意味着企业利润的提高,企业还可以借此机会通过选择采取降低产品售价的策略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获利水平。除此之外,采购的速度、效率,订单的执行情况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因此企业对采购流程实施科学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传统采购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采购模式因其种种弊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主要有:
1 采购目的简单,采购过程缺乏主动性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补充内存而采购。采购部门往往只关注库存,而忽略了企业的生产过程,也并不了解生产的进程和制造需求的变化,因此,采购过程缺乏主动性,采购部门指定的采购计划难以适应制造需求的变化。
2 供需双方信息不透明
传统的采购模式是典型的非信息对称博弈过程。供需双方的信息不透明,供应方和采购方都尽量隐藏自己的信息,不能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供需双方需要通过多次协商才能达成协议。
3 采购部门难以控制采购的产品质量和采购风险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方与供应方的工作是不透明的,采购方难以参与到供应方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活动中去,双方对质量控制缺乏合作,采购部门对采购物品的质量检验只能采用事后把关的方法。因此,采购部门难以控制采购的产品质量和采购风险。
4 供需双方大多是临时的交易关系,竞争多与合作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需双方常常围绕交易价格争论导致双方关系紧张,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采购方与供应方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协调。拼命压价是传统的采购方式,千方百计逼迫供应方让步:而供应方有时也会利用市场的突然变化和采购方暂时的困难要挟采购方,以取得自己眼前的利益。所以,供需双方大多维持的是临时性交易关系,竞争多与合作。
三、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采购模式的转变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即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后的产品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采购管理与传统的采购模式有着显著的不同。
1 实现JIT订单采购驱动方式
供应链环境下,采购活动是以JIT(JIT是Just-In-Time的缩写,意为准时化)订单方式进行的。用户需求订单驱动产生制造订单,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驱动供应商。JIT这种准时化的采购驱动方式,将采购部门的采购计划与制造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用户需求,同时使企业的采购材料直接进入制造部门,减少了采购部门的库存占用以及相关费用,降低了库存成本,有利于零库存管理目标的实现。JIT订单采购驱动方式有以下特点:(1)简化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由于市场竞争已经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中的采购方企业与供应商实质上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因此签订供应合同的手续得以简化,双方不再需要询盘和对报盘进行反复协商,从而简化了交易过程,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是一种互利的交易方式。(2)促进供应链同步化运作的实现。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制造计划、采购计划、供应计划能够并行,因而可以缩短了用户响应时间,企业的采购管理的重点转变到协调这三种计划的顺利执行。(3)实现供应链精细化运作。JIT订单采购驱动方式使企业的采购材料直接进入制造部门,减少了采购部门的库存占用时间和空间,不仅可以节约相关费用支出,降低了库存成本;同时更是减轻了采购部门的工作压力,减少了不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实现供应链精细化运作。(4)实现了面向过程的作业管理模式的转变。JIT订单采购驱动方式简化了采购的交易过程,企业采购部门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协调供应与制造的联系,加强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向供应商提高准确的制造信息,促进双方的信息共享,为实现精细采购提供基础保障。
2 供需双方建立起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供应链环境下,供需双方由临时的买卖交易关系向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摒弃传统的采购模式中紧张的讨价还价氛围。供应商与采购方通过建立协作伙伴关系,共享库存数据,降低库存成本。同时,供需双方能够从战略合作的角度出发,协调和解决在传统采购方式下难以改善的问题。(1)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在传统采购方式下,供需双方彼此隐瞒信息,不共享库存数据,不进行有效沟通,需求信息发生扭曲失真的情况难以避免。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需双方通过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共享库存数据,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从而使采购的决策过程变得更加透明。(2)价格协商困难的问题。在供应链环境下,供需双方不再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共同的战略目标使其能够从战略合作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可以通过制定战略性的采购供应计划共同协商价格等采购关键问题。避免了互相压价和为一些琐碎的细节问题进行协商而浪费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双方的工作效率。(3)降低采购成本的问题。供需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简化了双方的交易流程,避免了许多繁杂而不必要的手续和冗长的谈判过程,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同时,信息的共享也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决策可能造成的成本损失。企业的采购成本得以相当幅度的降低。(4)采购的产品质量控制和采购风险控制问题。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部门难以控制采购的产品质量和采购风险。而在供应链环境下,供需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使得双方能够共享信息,采购方充分信任供应链上的供应商,能够及时了解供应商的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活动情况,因而可以降低采购的产品质量风险。
3 实施有效的外部资源管理
外部资源管理是指对本企业之外的资源进行管理,实施有效的外部资源管理也是实现精细化生产和零库存生产的要求。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企业集成保持经济活动 的系统性、协调性、集成性和同步性,实施有效的外部资源管理是供应链企业由内部集成走向外部集成的重要一步。企业要实施外部资源管理,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与信息联系,建立新的合作模式:通过信息反馈和教育培训,促进供应商质量改善与质量保证;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与产品控制过程,变事后把关为实时控制;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需要选择适当数量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网络,并逐步减少供应商数量,最终与少数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为外部资源管理不是采购方单方面努力就能取得成效的,还需要供应商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在企业的采购管理中,发展与少数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工作。
四、提高企业科学采购管理水平的途径
企业采购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为了提高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适应供应链管理环境的要求,企业的采购方式需要从传统采购方式中转变出来。
1 分析与研究供应市场
在供应链运行过程中,资源与价格成为双方协作获得双赢的基础,供应商关心的是销售价格,采购方关心的不仅是采购价格,更重要的是资源获得,以最优的成本提高物资资源的获取与控制能力。因此企业实施采购管理,首要的工作环节就是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与预测,了解供需情况,协调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防止供应商的报价与市场价格发生重大偏离,造成供应链的中断。通过对供应市场的分析与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和国际市场行情,把握好物资所处的市场环境,了解市场的供需情况和价格变动规律,利用价格调节资源配置,使企业的物资资源供给得到有效的保障。
2 实行订单驱动的采购方式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企业采购主要是为了补充库存,而非应需求订单而购,在供应链的管理环境下,企业的制造订单在客户需求订单的刺激下产生,从而企业用采购订单来驱动供应商,用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准时回应客户的需求,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和物流速度。因此,企业要与供应商建立信息联系,共享信息,增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控制。
3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传统的采购方式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一般的买卖关系,企业为了减低采购成本,经常拼命压价,有时还寻找多个供应商,分开采购。而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双方应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解决很多在传统采购模式下无法解决的问题。
4 建立信息化的采购方式
在供应链的管理环境下,企业应该以信息技术为媒介,通过信息资源的集成,使采购内部业务和外部运作实现信息化管理、采购内部业务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连接,加快信息流动速度,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而外部运作的信息化则可以通过对网络采购和供应商信息系统的整合来完成、网络采购资源丰富,交易费用低,因而效率较高。而供应商信息系统的建立,使企业能够及时得到供应商的信息,以便及时安排采购和生产活动、通过二者的有机整合,能够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5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
高效率的企业采购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而采购人员的高效管理则是企业采购部门有效运作的保障。因此,企业需要定期组织进行采购人员培训,定期对采购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惩罚机制,以此来提高整个企业采购团队的素质和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林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