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栓塞并发胰尾部假性囊肿一例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8岁.因反复牙龈出血8年再发2 d于2006年11月27日入院.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病史8年,强的松间断治疗4年.体检:牙龈出血,四肢及颈部可见散在淤点淤斑,无其他阳性体征。

其他文献
患者女,58岁.9年前行VVI起搏器置入术,置入翼状起搏电极.术后定期随访,2004年失访.2006年8月2日因心悸、头晕来我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41次/min,未见起搏器心律,X线胸片示起搏电极断裂,电极在右心房及右心室盘成环形.透视见起搏电极于锁骨与第一肋交叉处断裂,其两端位置固定,与心脏同步搏动,考虑与室壁粘连。
心房颤动(房颤)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常见的并发症,房颤尤其快速房颤,常引起血液动力学紊乱,减少心肌供血,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肌梗死,甚至心原性休克,另外,术后出现房颤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等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增高,这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1].有多种临床危险因素引发CABG术后房颤,包括体外循环、高龄、右冠状动脉狭窄、左室功能低下或左室肥厚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