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牛汉诗歌的春天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0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结束后,“归来”一词声名鹊起,赢得诗学界广泛的认可。“归来”大致有三重涵义:诗人队伍的“归来”,诗人独立的自我意识的恢复,中国新诗现实主义传统的“还乡”。牛汉是“归来诗人”中的一个典范,他坚守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审美品格,以自由独立的姿态进行生命的独奏;他在诗歌艺术上锐意进取,于求新求变中表现了探索的激情和不竭的创造力,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超越。
其他文献
青台遗址和双槐树遗址中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以实物形式证明了古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根据这两处遗址,北斗九星就是七星加辅、弼二星。当时的人们用陶罐摆放出北斗九星的造型,主要是出于北斗具有指示方向、斗柄授时的功能和原始的北斗崇拜。随着辅、弼二星的隐失,北斗九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仍部分地保存在星占学和道教文化之中。
《麦克白》讲述了麦克白夫妇因权欲膨胀、谋权篡位导致的悲剧,展现了两性气质在麦克白夫人身上从融合、矛盾到失衡的全过程。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文学思想出发,重新观照剧中麦克白夫人的人物塑造,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女性主义语境下,麦克白夫人在性别、社会以及作者创作理念三个维度的悲剧性都揭露了父权社会体制中女性受到的压迫。麦克白夫人身上的悲剧性也促使读者深入思考文学创作中女性身份边缘化的困境,进而引发读者对两性关系的深刻反思。
《儒林外史》共有12次与祭祀礼俗相关的描写,特别是对南京祭泰伯祠大典、萧云仙率民祭先农、五河县祭节孝祠、徽州祭烈女祠等情节做了细致的刻画,传达出作者批判当时社会功名富贵的价值取向,表现了其礼乐治国的济世理想。同时这些祭祀礼俗描写也具有有机整合情节结构、深刻塑造人物形象、自然烘托环境氛围及巧妙呈现叙事技巧的文学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