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伟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城市化是一个自然历史的发展过程,近代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伴相行,共同构成了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在中国,由于实行了城乡二元体制,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带来了很多城市问题.实现城市化,是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战略任务.在我国向工业化中期和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21世纪初期,城市化将按其自身发展规律,进入加速阶段.满足亿万农民对城市化的渴求,并协调和管理好城市化这一巨大的社会结构变革,是21世纪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富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十五”计划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但关于城市化的空间形态有一些争议,即到底是优先发展小城镇,还是优先发展大城市.在研究“十一五”基本思路时,我们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无论是发展小城镇,还是发展大城市,都应该放在特定的空间才有意义.在城市化地区应该发展以特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城市群本来就是由各类城市共同构成的,不存在哪个优先、哪个后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空间治理”的概念.最近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把空间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方式.”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需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在城市化的空间形态上,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城市群作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并据此完善相关政策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