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环保投入的不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许多污水处理厂陆续投入运营。根据国家规定,试运行期间,必须实施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本文对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所涉及的现场监测和环境保护检查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竣工;验收监测
1.验收监测工况要求
为保证验收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现场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须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应确认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量与设计量是否吻合,设施应正常运行,废水处理量达到工况要求。若试生产期内,生产负荷无法在短期内调整到75%以上,应分阶段开展验收监测工作。
2.各类污染因子监测要求
2.1 废水监测
2.1.1 监测因子的选择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列出了19 项水污染物基本控制项目和43项选择控制项目,其中19 项基本控制项目包括12项常规污染物和7 项一类污染物。对末端排放口而言,19 项基本控制项目均应进行测定;若有需要,还需根据进厂污水性质、出厂水用途、排放去向以及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从43 项选择控制项目中选测部分项目。
2.1.2 监测频次的确定
对污水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GB 18918-2002中规定取样频率为至少2 h 一次,取24 h 混合样,以日均值计。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pH、水温、BOD5这几项污染项目取混合样测定不尽合理。因此,在验收监测中,对污水处理工艺进口和末端排放口,一般每天取样4 次,采样2 d。而对各分级处理设施排口可适当减少频次,但应满足采样2 d 的要求。
2.2 废气监测
大气污染主要为未封闭的污水管道、进水泵房、隔栅、沉砂池、厌氧或好氧设备、污泥池和污泥脱水等散发的恶臭物质,主要污染项目有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和甲烷。废气为无组织排放,布点时一般在下风向设3~4个监测点位。氨、硫化氢和臭气浓度的监测点设于厂界或防护带边缘,甲烷的监测点设于厂区内,各采样点均应设于浓度最高点处。建议最好在厂界上风向设1 个参照点,该点的设置对建设项目上风向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有较好的说明,便于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找到无组织排放超标的原因。实际监测中,监测点位应随风向的变化而随时变化。一般每天采样4次,每2 h采样一次,采样2 d[3]。
2.3 固体废物监测
由沉淀池排出的污泥,须经过好氧或厌氧的稳定化处理。污泥监测时应测定有机物降解率,以判断是否满足稳定化的要求,此外还要测定含水率、粪大肠菌群等项目。污泥的处置方式,采用较为广泛的是农用和卫生填埋。污泥作农用处理时,应测定总镉、总汞、总铅、总铬、总镍、总锌、总铜等金属元素和砷、硼等非金属元素以及石油类,苯并芘,AOX,PCB,PCDD,PCDF 等有机物,污染物含量应满足GB18918-2002 中表6 的要求。采样时采用多点采样法,样品应有代表性,样品质量不小于1 kg,采样次数不应少于6次]。污泥进行填埋时,应达到安全填埋的相关环境保护要求。
2.4 噪声监测
噪声源主要为鼓风机、污水泵、污泥泵和污泥脱水机。验收监测时,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相关要求进行布点,一般只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主要考核该建设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当厂界周围有居民区或学校等敏感目标时,厂界应加密布点;若产生超标现象,还应对声源进行监测,以分析噪声来源,分析其影响范围。厂界噪声的测试一般不少于2 d,昼夜各2次。
2.5 环境质量监测
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意见内有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还应进行污水厂周围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原则以及监测项目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监测一致。验收监测实际工作中,水环境质量测试一般为2 d,每天2 次;空气质量测试一般为3 d,采样频次按环评要求;环境噪声测试一般不少于2 d。
3.环境管理和批复落实情况检查
3.1 建设项目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情况
主要检查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保主管部门批复,初步设计是否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复意见的要求,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按照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并投产使用,项目试生产是否按规定申报并经批准。
3.2 环境管理机构、监测能力、运行记录和环保规章制度的检查
主要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建立了环保管理网络和环保规章制度,是否有专职环境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的正常运行管理,环境保护设施建成及运行记录是否齐全。对排放的污染物,建设单位自身是否有能力进行日常环境保护监测,日常监测计划、监测机构、人员、资质和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若无监测能力,该单位应制定委托有资质环境监测机构监测的计划。所有与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资料,应由建设单位环保专职人员收集归档。
3.3 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要求
主要检查污水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是否安装了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比例采样装置,pH、水温、COD 等主要水质指标是否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流量计和在线监测仪是否有计量部门的质量认证证书和环保部门的推荐证书,自动监控设备是否与环保部门监控中心联网。固废暂存场所是否按规范要求采取了防雨淋、防渗漏等措施,各排污口是否设置了环保图形标志牌,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是否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意见的要求设置。
3.4 事故风险的环保应急计划
此类项目的环境风险因素反映在污水处理厂非正常运行状况可能发生的原污水排放、污泥膨胀及恶臭物质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污水处理厂一旦发生事故,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健康均可能造成影响。应调查试生产期间是否发生过污染事故,并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制定了事故风险的环保应急方案及备有相应的应急设备、装置,是否按照既定的应急方案定期演练并做好记录。
3.5 固废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情况
主要检查污泥等固体废物堆放场所是否按规范建设和管理;并通过现场跟踪和检查相关台账,检查其处置和综合利用是否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复要求以及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进行。
3.6 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办法或处理办法的落实情况
主要检查卫生防护距离内原有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是否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复要求拆迁或搬迁,或是否存在新建的环境敏感目标。
3.7总量控制要求
此类项目一般对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控制要求。根据验收监测期间废水排放量核算出全年废水排放量,结合验收监测结果(即污染物平均排放浓度)进行计算,得到实测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意见中给出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对照,检查污染物总量达标情况。
4.结语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比较复杂,对验收监测单位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实际工作中,验收监测单位应针对出现的问题,与项目建设单位以及环保管理部门多沟通,争取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S].2002.
[2]赵扬,顾济沧.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分析[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3):58- 61.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竣工;验收监测
1.验收监测工况要求
为保证验收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现场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须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应确认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量与设计量是否吻合,设施应正常运行,废水处理量达到工况要求。若试生产期内,生产负荷无法在短期内调整到75%以上,应分阶段开展验收监测工作。
2.各类污染因子监测要求
2.1 废水监测
2.1.1 监测因子的选择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列出了19 项水污染物基本控制项目和43项选择控制项目,其中19 项基本控制项目包括12项常规污染物和7 项一类污染物。对末端排放口而言,19 项基本控制项目均应进行测定;若有需要,还需根据进厂污水性质、出厂水用途、排放去向以及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从43 项选择控制项目中选测部分项目。
2.1.2 监测频次的确定
对污水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GB 18918-2002中规定取样频率为至少2 h 一次,取24 h 混合样,以日均值计。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pH、水温、BOD5这几项污染项目取混合样测定不尽合理。因此,在验收监测中,对污水处理工艺进口和末端排放口,一般每天取样4 次,采样2 d。而对各分级处理设施排口可适当减少频次,但应满足采样2 d 的要求。
2.2 废气监测
大气污染主要为未封闭的污水管道、进水泵房、隔栅、沉砂池、厌氧或好氧设备、污泥池和污泥脱水等散发的恶臭物质,主要污染项目有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和甲烷。废气为无组织排放,布点时一般在下风向设3~4个监测点位。氨、硫化氢和臭气浓度的监测点设于厂界或防护带边缘,甲烷的监测点设于厂区内,各采样点均应设于浓度最高点处。建议最好在厂界上风向设1 个参照点,该点的设置对建设项目上风向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有较好的说明,便于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找到无组织排放超标的原因。实际监测中,监测点位应随风向的变化而随时变化。一般每天采样4次,每2 h采样一次,采样2 d[3]。
2.3 固体废物监测
由沉淀池排出的污泥,须经过好氧或厌氧的稳定化处理。污泥监测时应测定有机物降解率,以判断是否满足稳定化的要求,此外还要测定含水率、粪大肠菌群等项目。污泥的处置方式,采用较为广泛的是农用和卫生填埋。污泥作农用处理时,应测定总镉、总汞、总铅、总铬、总镍、总锌、总铜等金属元素和砷、硼等非金属元素以及石油类,苯并芘,AOX,PCB,PCDD,PCDF 等有机物,污染物含量应满足GB18918-2002 中表6 的要求。采样时采用多点采样法,样品应有代表性,样品质量不小于1 kg,采样次数不应少于6次]。污泥进行填埋时,应达到安全填埋的相关环境保护要求。
2.4 噪声监测
噪声源主要为鼓风机、污水泵、污泥泵和污泥脱水机。验收监测时,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相关要求进行布点,一般只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主要考核该建设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当厂界周围有居民区或学校等敏感目标时,厂界应加密布点;若产生超标现象,还应对声源进行监测,以分析噪声来源,分析其影响范围。厂界噪声的测试一般不少于2 d,昼夜各2次。
2.5 环境质量监测
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意见内有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还应进行污水厂周围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原则以及监测项目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监测一致。验收监测实际工作中,水环境质量测试一般为2 d,每天2 次;空气质量测试一般为3 d,采样频次按环评要求;环境噪声测试一般不少于2 d。
3.环境管理和批复落实情况检查
3.1 建设项目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情况
主要检查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保主管部门批复,初步设计是否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复意见的要求,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按照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并投产使用,项目试生产是否按规定申报并经批准。
3.2 环境管理机构、监测能力、运行记录和环保规章制度的检查
主要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建立了环保管理网络和环保规章制度,是否有专职环境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的正常运行管理,环境保护设施建成及运行记录是否齐全。对排放的污染物,建设单位自身是否有能力进行日常环境保护监测,日常监测计划、监测机构、人员、资质和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若无监测能力,该单位应制定委托有资质环境监测机构监测的计划。所有与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资料,应由建设单位环保专职人员收集归档。
3.3 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要求
主要检查污水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是否安装了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比例采样装置,pH、水温、COD 等主要水质指标是否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流量计和在线监测仪是否有计量部门的质量认证证书和环保部门的推荐证书,自动监控设备是否与环保部门监控中心联网。固废暂存场所是否按规范要求采取了防雨淋、防渗漏等措施,各排污口是否设置了环保图形标志牌,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是否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意见的要求设置。
3.4 事故风险的环保应急计划
此类项目的环境风险因素反映在污水处理厂非正常运行状况可能发生的原污水排放、污泥膨胀及恶臭物质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污水处理厂一旦发生事故,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健康均可能造成影响。应调查试生产期间是否发生过污染事故,并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制定了事故风险的环保应急方案及备有相应的应急设备、装置,是否按照既定的应急方案定期演练并做好记录。
3.5 固废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情况
主要检查污泥等固体废物堆放场所是否按规范建设和管理;并通过现场跟踪和检查相关台账,检查其处置和综合利用是否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复要求以及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进行。
3.6 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办法或处理办法的落实情况
主要检查卫生防护距离内原有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是否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复要求拆迁或搬迁,或是否存在新建的环境敏感目标。
3.7总量控制要求
此类项目一般对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控制要求。根据验收监测期间废水排放量核算出全年废水排放量,结合验收监测结果(即污染物平均排放浓度)进行计算,得到实测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意见中给出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对照,检查污染物总量达标情况。
4.结语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比较复杂,对验收监测单位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实际工作中,验收监测单位应针对出现的问题,与项目建设单位以及环保管理部门多沟通,争取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S].2002.
[2]赵扬,顾济沧.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分析[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3):58-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