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在线概率评估

来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及弱调节特性给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的安全及稳定性带来了挑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在线概率评估方法。首先,基于新能源无功调节特性与传统机组的差异,分析了大量新能源替代传统机组对稳定裕度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对稳定裕度分布范围的影响,并建立源荷不确定性模型以生成典型场景。最后,为了应对新能源快速波动性给稳定裕度带来的影响,提出基于优化ELM-KDE的稳定裕度在线概率评估方法。利用优化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预测典型场景稳定裕度并通过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准确获得其概率分布函数。构建了静态电压稳定期望裕度和静态电压稳定风险度两个指标对结果进行表征。分别在New England 39和IEEE300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并将结果与传统蒙特卡洛方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价值多元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马克思已经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对于价值多元主义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批判。罗尔斯和哈贝马斯沿着马克思的理论道路继续探讨在价值多元主义的社会当中如何解决价值冲突的问题,但是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的理论采取了回避的方式而没有触及问题根本。然而将问题聚焦到中国社会,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解决价值多元主义带来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社会整合。
在高校的中文写作课程中融入“创意”,写作课程就更有能力承担起教育伦理中理解与尊重的诉求。但创意写作中的“创意”并不意味着无限制地追求主体性,而是基于承认差异性的共在。现象学伦理转向为写作课程的“创意”转向与教育伦理同构提供了哲学依据和理论参考,使融入“创意”的写作课程成为以“人的发现”为目标的生命教育。“人的发现”有三重维度,分别是发现自我、他者与生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创意主体,经历了以重构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男性强戒人员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SAS、SDS问卷对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2021年11月10日在所的215名男性强戒人员进行测试,对SAS、SDS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的强戒人员进行面诊,将入组的诊断为轻度/中度焦虑伴轻度/中度抑郁的48例强戒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n=24)与观察组(n=24)。对照组进行强戒场所常规的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正火温度和时间对20MnV钢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态20MnV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条带,具有较高的强塑性和较低的低温冲击性能;当正火温度从770℃升高至1000℃过程中,20MnV钢中条带状组织逐渐消失,晶粒呈现等轴化趋势,铁素体晶粒有所粗化,组织均匀化升高;830℃及以上正火处理后,(Fe,Mn)3C相回溶至
中职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他们的主观意识不断增强,创造性思维不断发展,正值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实践证明,中职学生对生命价值及生活意义的积极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生命充满热爱、向往探索未知、不满足于现状的人,往往具有更好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生命意义视域下,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开展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打造良好的创造性条件,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氛围,构建“专
随着工程技术的大力发展,桥梁的构造、建设所用的材料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桥梁建造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在工程技术革新发展的同时桥梁的安全性问题愈发凸显。大跨斜拉桥由于受到车辆荷载、风荷载、地震、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建筑材料的腐蚀老化造成在长期运营下出现裂缝、破损,严重的甚至出现倒塌事故。因此,需要建立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从健康监测中获取数据,基于数据参数进行诊断损伤分析,判断结构是否有损伤以及损
针对斜拉桥在通车运营不久就萌生疲劳裂纹的现象,以苏通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在建立焊接细节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焊接细节缺口应力集中系数和疲劳缺口系数的基础上,基于健康监测实测数据和局部应力应变法理论对索梁锚固区焊接细节处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进行预测。考虑到索梁锚固区焊接细节存在高值残余应力,分析了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细节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下锚固板相连外腹板焊趾处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短
写作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必备的能力,写作也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安徽大学中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对理工科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分析,结合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探讨写作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合理利用翻转课堂;结合各类活动开展写作实践等方式,以期实现理工科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助力安徽大学“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