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并保持持续增长成为扶贫工作首要难题。提出了攻关的发展特色经济是贫困地区脱贫的现实选择,在对国家贫困县化隆县沙连堡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该地区“拉面经济”为载体,总结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贫困地区;特色经济;拉面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23.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20-03
  收稿日期:2013-11-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71303227);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编号:11CJY050);国土资源部软科学基金(编号:201350)。
  作者简介:巩前文(1982—),男,安徽池州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城乡经济发展。E-mail:gongqianwen513@126.com。从改革开放的初期197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各种惠农政策相继出台,财政支农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这些有利因素使我国贫困问题得到了缓解[1-2]。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将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 274元。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 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 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2012)。同时,必须看到每年下降的幅度也各有差异。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净减少1 350万,90年代平均每年净减少530万,而2002—2008年平均每年净减少的人数只有221万。他们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使得脱贫成本和难度加大。虽然从贫困发生率来看,2010年的2.8%是个比较小的数字,但是从绝对数上来看,2 688万人仍然是个巨大群体。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已经得到理论界的一致认同和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但是目前仍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户几乎都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的资源匮乏,使造血功能难以形成。如何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并保持持续增长成为扶贫工作攻关的难题。
  1发展特色经济是贫困地区脱贫的现实选择
  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根据本地区在某一个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3]。简言之特色经济是一个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完整的“特色经济系统”。培育特色经济是发挥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讲,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市场。发展特色经济是贫困地区脱贫的现实选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发展特色农业是挖掘贫困地区优势自然资源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数据表明,病、残、灾、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致贫困最重要的原因。2010年,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的人口中,病、残、灾和处于恶劣自然条件下的农户占68%。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区环境,贫困农户及低收入农户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贫困及低收入农户所在地总的来说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自然资源短缺。2010年,52.7%的贫困户和48.8%的低收入农户都住在山区,而同时全国平均水平只有25.6%。资源在分布上具有地区差异性,造成各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所以人类在经济开发中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特色资源发展道路,而特色经济的理论依据就是比较利益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可见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发掘本地区的优势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独有资源和优势资源,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受特殊地理、气候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地区无法替代、仿造与迁移的独有资源。对这些独有资源加工形成产品甚至形成产业,从而形成差别经济,构成本地区的特色经济,能对脱贫致富起明显的推动作用。
  1.2发展特色农业是充分体现特色技术市场价值的主要手段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和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增长已由资源投入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逐渐超过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据国家民委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2011)分析,2010年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 481万(人均纯收入低于1 274元),占全国的55.1%,超过全国的50%。但是,少数民族由于自身的发展历史,也同时拥有一些富有特色的传统工艺技术,如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青海省化隆自治县调研时就发现这里富有民族特色的面食技艺非常精湛。利用特色技术发展特色经济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特色技术的市场价值,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化隆县长期在省外51个大中城市从事拉面经营的农民多达4 600多户、32 000多人,户均收入多在1万~3万元之间,高的达到5万~7万元,个别经营户年收入高达50万元左右[4]。
  1.3发展特色经济对提升贫困地区农民市场意识和市场参与程度作用巨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的市场意识和市场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户的经济收入水平。尽管贫困人口所在社区的电力通达、公路建设、电视节目收看等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全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2007年农村外出劳动力平均在外打工时间为8.3个月,而同期贫困农户外出劳动力平均打工强度最小,为7.2个月。贫困地区农民市场参与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有限的条件限制了贫困地区农户市场参与和市场意识的增强,而农民市场意识和市场参与程度依赖于农民自身能够提供的优势技术或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实践证明,按照市场要求,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产品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有利于避免区域产业类同,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说发展特色经济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趋势。从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青海省化隆自治县沙莲堡乡的调查数据来看,2011年外出6个月以上(包括6个月)的人数为865人,占全乡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2%,其中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在餐饮业中从事拉面生意的占27.6%,年收入却占打工年总收入的42.7%(根据沙连堡乡政府劳动法的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1.4发展特色经济是增进贫困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的必然要求
  一个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往往愈是贫困的地区,其生育观念愈陈旧、落后。在“多子多福”观念的支配下,贫困地区的生育率居高不下。过多的农村人口使自然资源消耗加大,使环境的破坏程度加重,例如,化隆县沙连堡乡地处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山多坡陡、地形复杂、土地破碎、植被稀少、土壤持水力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长期以来,由于人多地少,人们为了满足极少利益不惜破坏植被、乱开垦荒地,乱砍滥伐,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沙化。2000年以来,沙连堡乡外出打工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由“拉面经济”带动的农户举家迁移,对缓解当地人地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态环境也有所好转。
  1.5发展特色经济是加快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选择
  特色经济是利用地区的优势资源来获取更高的市场收益。由于地区差异和历史原因形成的优势资源具有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由优势资源形成的优势产品或服务占据的市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随着特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特色行业和特色品牌,能够持续性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化隆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51.1元增加到2010年的1 798元,其中劳务收入达926.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53%,“拉面经济”虽然还未形成化隆品牌,但已对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显著作用。
  2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存在的问题
  青海省农村贫困发生率大于10%,是全国唯一的农村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省份。青海省共有14个全国贫困县,其中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东部,东西长98.5 km,南北宽48.5 km,总面积2 740 km2,其中耕地面积36 883 hm2。总人口227 549人,其中农业人口210 712人。全县辖巴燕、甘都、群科三镇,牙什尕、扎巴、黑城、昂思多、德加、二塘、加合、谢家滩、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石大仓、初麻十三乡及支扎、雄先、查甫、金源、塔加5个藏族乡366个行政村1 126个生产合作社。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富有特色的经济模式“拉面经济”的发展情况,选择了化隆县沙连堡乡展开了调研,采取的形式是访谈和调查问卷。沙连堡乡位于化隆县南部,南连德恒隆,东连阿什努,西俯临群科镇,海拔2 700~3 600 m,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0.7%),汉族(占总人口的0.27%)和藏族(占总人口的19.03%)等多民族居住的贫困、边远山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在化隆县倒数第一。选择沙连堡乡作为调研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沙连堡乡以拉面经济作为特色经济来发展,蕴涵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资源特性是稀缺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性,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用特殊的资源生产特色的产品。青藏高原牛羊肉无污染、品质好,赢得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青海牛羊肉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再加上沙连堡乡80.7%的居民都是回民,其富有民族特色的面食技艺,是“拉面经济”模式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但是,即使沙连堡乡拥有特色的资源和特色的技术,但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形成特色经济,还要面临着市场的激烈竞争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沙连堡乡发展以“拉面经济”为主的特色经济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2.1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
  2011年,沙连堡乡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 760人,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为1 650人,占总人数的59.8%;小学文化程度的为996人,占总人数的36.1%;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01人,占总人数的3.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13人,占总人数的0.5%。在乡村劳动力资源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95.9%,可见该地区农民总体文化水平低。较低的文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农民外出与内地居民的正常交流,在调查中70%的被调查者听不懂普通话,更不能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对市场的理解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2.2信息闭塞,对外界市场不熟悉
  至2011年年底,沙连堡乡尚未开通有线电视,能通电话村数也只有2个。对沙连堡乡14个村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拥有电视农户仅占总调查户数的8%,电视普及率非常低。电视拥有率低虽然与当地农户生活习惯有关,但更为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当地农民对外界的认知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和邻居外出务工回乡带回的信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和牵带成为当地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途径。
  2.3资金匮乏,融资难度大
  一般来说,在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城乡结合地区开一家4~5人经营的拉面馆需资金1万~2万元。而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市区比较繁华的地带,投资一家拉面馆需要资金10万~20万元。对人均年收入不足1 000元的村民来说,算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对于绝大部分农户来说都负担不起。在问卷调查过程中,95%的农户都希望外出从事拉面行业,但是都很难筹到原始资本。调查的所有农户都愿意贷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普通农户来说贷款非常困难。2011年化隆县农业贷款为3 913万元,仅占当年各项贷款总额 51 873万元的7.5%。很多拥有拉面技术的农民因为难以融到所需资金而放弃了外出开拉面馆的想法。使“拉面经济”难以大面积展开,拉面生意也难以形成特色产业。
  2.4尚未形成品牌,市场难以打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在厂商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通过创造产品差异赋予厂商特殊的竞争优势。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化隆人去外地开拉面馆都使用“兰州拉面”的品牌。为提升“化隆拉面”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化隆清真餐饮业的影响力,创立“西北化隆拉面”品牌,2004年化隆县政府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西北化隆拉面”商标,但是尚未形成品牌效应。   2.5制度制约依然严重
  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也是改革过程中变化最小和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5]。由于二元户籍制度依然存在,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子女上学难,社会保障没有着落,制约了当地农民在城市安家立足。
  3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发展特色经济的本质是从地区资源禀赋出发的,以特色技术为主导,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特色产品。经分析可以看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面临着系列问题和矛盾,及时缓和矛盾,解决存在问题是贫困地区特色经济稳步发展、农民脱贫的根本要求。
  3.1加强九年义务教育,开展农民特色技能培训
  2010年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在调查中发现,既使已经实现了普九,学生中途辍学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初中生。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设立中小学专项助学金,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学,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帮助学校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同时,农村贫困地区师资数量不足和水平不高,也影响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在努力提高九年义务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对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也不容忽视。2011年,沙连堡乡经培训输出的劳动力仅占外出务工总数的15.2%。当地政府在高度重视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应组织人力、财力对已经外出和准备外出的农民实行特色技术培训,使外出农民能够尽快融入城市,从事特色经营。
  3.2推动信贷扶贫改革,加快小额信贷项目的实施
  信贷扶贫已经成为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式,它不仅改变了贫困地区资金匮乏的局面,还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贫困地区,使扶贫开发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但是,由于贫困农户固定资产少,预期还贷能力差,使贫困地区农户获取贷款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在调查过程中,贷款难成为当地群众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各大银行要转变观念,要从是否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是否有利于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高度适时调整信贷扶贫工作思路和重点。积极创新贷款方式,推动信贷改革,如积极稳妥开展小额信贷,使普通农户能及时获得从事特色经营、发展特色的原始资本。
  3.3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特色经济效益是通过生产特色产品在市场中出售而体现出来。作为一个特色产业,创建品牌应是集体的共同愿望和行为。首先,应由当地政府领头委托专门培训机构或邀请专家广泛开展外出从事特色经营农民培训活动,营造全员关注质量、爱护品牌的良好氛围;其次,坚持以市场销售为载体,创新品牌,鼓励走出国门,占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3.4转变政府观念,增强政府服务功能
  特色经济发展是通过市场竞争原则来形成的,为避免特色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与协调。(1)
  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正确引导农民外出从事特色经营;(2)
  跟踪服务,主要是在从事特色经营农民聚集区成立专门政府服务部门,集中对农民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管理问题提供咨询,并对大中型的经营实体提供上门服务。定期邀请专家对从事特色经营农民的市场驾驭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培训,实现特色经营实体能做大做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俊飚. 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J]. 经济问题,2000(10):33-36.
  [2]巩前文,张俊飚. 从能源严重短缺现象看国家对农业投资政策的调整[J]. 经济界,2005(2):25-28.
  [3]郭俊华. 特色经济的理论依据、内容与发展对策[J]. 经济纵横,2004(9):26-28.
  [4]孙发平,马桂芳. “拉面经济”——青海省化隆县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模式[J]. 攀登,2005,24(2):63-67.
  [5]尚云仙,赵清华. 制约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因素探寻[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2):7-10.岳慧丽,诸叶平,雪燕,等.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河北县域农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23-427.
其他文献
還在嫌弃学校发的土味校服吗?你知道中式土味校服的前身曾经很洋气吗?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许海峰穿着一身红色的梅花牌运动服为中国赢来了第一枚金牌。其后,中国女排五连冠、李宁获得六枚金牌时,都穿着“梅花”。  梅花有自己的标志性款式,一款为国红加白道或者黄道,一款是士林蓝加白道。梅花牌运动服曾经是风行几代人的国服,就连阿迪和安踏也曾借鉴过“梅花”的设计,四十多年的梅花兴衰史是繁华映衬下
小娜住在一个不落后但也称不上发达的城市,每个闲暇的周六、周日,她都喜欢独自一人深入城市去探索一条普通的街道或是一个平凡的店铺。  “那小娜你都发现了些什么呀?”阿奇是小娜的同桌,是班上让人称羡佩服的学霸。此时,他正眨巴着眼睛好奇又渴求地看着小娜,盼望从她的嘴里听到新鲜玩意儿。  “在我和最好的朋友大吵一架后,我出门散心。无意中走进了一家店铺,进去后我恍惚感觉这就是东野圭吾笔下的解忧杂货店。”小娜思
倒霉,我被请家长了。都怪曹操。  要不是于小巧大喊一声:“当心生化武器!”同学们也不会在上课时间一起跑出教室;要不是我尝了牛肉脯的榴莲味牛肉脯,我也不会放这么臭的屁;要不是曹操揭穿了我,我也不会被气得脸像绿茄子似的欧阳横飞老师请家长,“罪名”是——故意扰乱课堂纪律。  我该怎么办呢?放学后,我难过地趴在桌子上,思考着对策。  “你可以变成你老爸呀!”蓉儿在我耳边偷偷说。蓉儿真不愧是我最好的朋友! 
杨澜第一次采访基辛格时,由于经验的缺乏,采访效果不理想。事后杨澜向导师请教,导师问她:“把一条一斤重的鱼全身擦湿,需要多少水?”  杨澜答:“把一团棉花蘸上水,就足够把一条鱼擦湿了。”导师说:“你养一条鱼,是不是仅靠棉花里的那点水,就可以呢?采访也一样,必须做百分之百的准备,哪怕最终要浪费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后来,杨澜有机会再次见到了基辛格。这次,她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查阅了大量国际事件和各
夜静,露湿,土松,螃蟹紛纷走出洞穴呼吸新鲜空气。  一群捉蟹的孩子来了,他们蹑手蹑脚,提着马灯,火焰微弱,还罩在一层黑色的布套里。所以,螃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依然徜徉自如。  孩子们突然拿开布套,拧亮灯火,满地螃蟹都暴露在危险中了,它们慌乱地挥动大钳寻找自己栖身的地下室,慌不择路,满地乱滚。孩子们任凭螃蟹往洞里钻,他们则微笑着在洞外等待。不久,那些螃蟹又从洞里一对一对退出来了。  两只螃蟹扭打在
第三十个教师节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习总书记的讲话令广大教师备受启发与鼓舞,这既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又诠释着当代好老师的时代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四有”好老师标准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来论述当今高校教师如何对照标准争当“四有好老师”。  一、“四有”好老师标准提出的时代背景  根据2016
下班后,我发现家里洗手间的盆里泡着呱呱的牛仔裤。本来,我想替她刷的,可是一看到她此时正坐在桌前大吃零食,我又改变了想法。  我叫道:“呱呱,你是不是又该刷洗你的牛仔裤了?”呱呱站起来,有气无力地说:“老妈别闹了!明天,数学要进行综合测验,我烦着呢。”  一听是数学测验,我如临大敌。  我知道数学是呱呱的弱项,所以,我特意请梁老师,也就是呱呱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为呱呱量身定做,挑选了几套适合她做的题
一个植树节引发的花痴  王语嫣:植树节快乐!  嘉琳姐:哈哈~直树节快乐!  小宁姐:直树,哎妈,嘉琳也看《恶作剧之吻》?  嘉琳姐:都多少年前的电视剧了……  石头哥:你们这些30代的人还看这个合适吗?  守辉哥:花痴不分年龄。  苗与姐:我的树好久没浇水都蔫了,我一点儿也不快乐。  广丽姐:没花,不养,养不活,从来不过植树节。  鹏修哥:怪不得最近一直有作者祝我直树节快乐。  广丽姐:另外我觉
他喜欢吃面食、饺子、锅贴。小的时候,爷爷喜欢叫他叫“小狗”,还经常叫他去买烧饼,买甜面酱夹大葱。后来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发胖,小学毕业就已经68公斤。他以前的偶像是郭富城,胖的时候还剪了一个郭富城头,他说现在看到以前发胖到80公斤的照片,自己都会觉得惨不忍睹。  他是彭于晏。虽然在单亲家庭长大,然而彭于晏拥有开朗的性格,想法很正面,他解释是因为有个伟大的妈妈,加上婆婆、姐姐给他双倍的爱,给他最好
〔摘 要〕本文介绍了开放源码软件Dspace及在图书馆的应用,并介绍了DSpace的功能特征及在图书馆操作中的流程,并谈了开源软件DSpace使用的利与弊。  〔关键词〕开源软件;Dspace;机构仓储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3-0150-02    “开放源码”(open source)用于描述那些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