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木刻的“味”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n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最早的版画产生于中国,版画在中国的发展也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版画的雏形,在隋唐时期版画日渐成熟,以印刷术的方式存在。而水印木刻版画出现并且发展于元明清时期。中国现代的水印木刻版画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并逐渐走向成熟。在水印木刻版画中最独特的便是水印木刻的“味”,“刀味”、“木味”、“韵味”在水印木刻版画中尽情发挥各自的优势,将它们完美地展现在画面之中。
  【关键词】 水印木刻;“刀味”;“木味”;“韵味”
  一、水印木刻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是版画最早的发源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分为图像与文字印刷,其中的图像印刷也就是最初木刻版画的源头,详细地追溯起来在先秦时期就出现的印章,一般只有几个文字用于表示姓名、官职、机构,文字均为反体,有阴刻与阳刻之别,所以说印章为后来的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启示,根据现存的资料我国最早最完整的木制印刷品是唐朝时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简称为《金刚经》,所以最早版画也只是用于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并且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元代时期,思聪和尚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释》中的经注与经中的“灵芝图”摆脱了以往的单色印刷演变为双印,从此出现了最早的水印版画,版画艺术也迈进了彩色套印。元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水印版画成为我国古代版画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出现了《十竹斋笺谱》、《十竹斋画谱》、《萝轩变古笺谱》、《程氏墨苑》、《芥子园画谱》等等精美的著作。而在明末清初时期民间盛行着一种内容与题材淳朴易融入百姓生活的艺术形式“年画”,年画出自于民间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世代相传,表达出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理想与淳朴健康的审美情趣。而现代水印木刻是在我国古代时期的传统的木板年画以及国画水墨等传统民间技艺之中吸收营养演变而来的,中国现代的水印木刻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个时期版画家除了学习发展中国传统的水印木刻技法让它逐步走向成熟并且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之外,中国的版画家还会学习借鉴日本的浮世绘。在这时期水印木刻在中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水印木刻发展最为繁荣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其中也包括了拓印、拱花。而在近些年随着国内艺术的快速发展与艺术家思想的开拓,许多的艺术家开始创新,于是在版画的现代发展中就出现了一个叫做“综合版画”的版种,版画家们利用不同的材料将它们拼接成为一幅全新的画面,其中包括一些自然材料:树叶、树皮、石头、沙子、泥巴等等自然生成的物质,同时也将一些人们原本废弃的人工材料:塑料、板材、泡沫塑料、吹塑板、废纸、布料,以及被人们丢弃的“垃圾”等等变废为宝重新利用起来,赋予了它们全新的生命力。利用油印,水印等表达方式将它们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就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综合水印”,让这些最“丑陋”的材料在版画家的手中“点石成金”成为一幅有内涵有精神的艺术品。
  二、水印木刻的艺术魅力——“味”
  我国传统水印木刻是在木板上用专用的刻刀刻制出所需的画面,使用水性颜料印制而成。一般木板选用木纹细密、板面光洁、木质匀净的梨木、椴木、白果木、枣木等制作而成的三合板,五合板。在印制之前首先将木板用砂纸轻轻的打磨,可以稍留有粗糙的木纹痕迹后再印制易出现木纹的趣味性,后可将画稿复制在木板上用刻刀等工具将木板刻制最后印制。印制时的纸张可根据画面不同的效果选用夹宣、单宣、滤油纸等,还要注意纸张的吸水性好、是否敏感、有韧性、干后变色少为最佳。颜料可选用水彩、国画、水粉,其中水粉颜料印制的画面厚重感较强,国画与水彩的透明度较高,可根据不同的画面效果来选用。而综合水印版画是将不同的材料在木板上粘贴出不同的画面来印制,可使用凹印也可使用凸印,在印制时可采用不同的技法在制作完成的板上涂上颜色,可干印也可湿印,将材料不同的特殊效果展现出来。在我们传统的水印木刻中木板的纹理所呈现的美与趣味性可称为“木味”,“木味”越强烈画面的艺术趣味也就越浓,“木味”则利用了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馈赠,来运用在画面之上将自然的美与画面完美地结合。而传统的水印版画中版画家们以刀代替了笔,刀法的运用产生了“刀味”,“刀味”讲究的是刀法,刀法多变,节奏丰富依据画面的需求有的精妙入微,有的果断明快,有的粗狂奔放。“刀味”使得水印木刻有了另一种不同的魅力,可刚强有力,可圆润柔和。在水印木刻中“刀味”与“木味”成为了一张水印木刻版画的“点睛之笔”可谓是画龙点睛用无形的魅力吸引着观赏者。而“水味”与“墨味”的结合也可称为“韵味”,“韵味”利用水与墨,发挥着水的“晕染度”、“可润性”等来展现墨的特殊的艺术趣味性。自水印木刻产生以来便少不了“水”与“墨”,水分的控制使得画面有了干湿,虚实,强弱,浓淡之别,使画面更加的丰富,版画家将水墨完美的运用展现了独特的本民族独特的艺术特质,恰到好处地控制水墨的浓淡使得作品韵味十足,这是油印版画所做不到的。而韵味也是“刀味”“木味”“水味”“墨味”相互之间的共同协作相互配合。“刀”与“木”是水印木刻的前提,而“刀味”与“木味”是在“水”与“墨”的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在最开始时水印版画是用于对于国画等画种的复制,后随着不断地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但是它也拥有着国画的“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与趣味性使画面“气韵生动”。“刀味”“木味”“韵味”相辅相成,彼此依存。而这些独特的“味”使得水印木刻在版画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与艺术地位。
  【参考文献】
  [1]朱佳.水印木刻版画艺术语言之美[J].美术向导2009(1).
  [2]張舒言.水印木刻版画"韵味"的表现探析[J].美与时代(中)2017(10).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如何做好幼儿园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而生态种植课程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更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幼儿教学;生态种植;课程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圣的话题,幼儿教育尤其如此,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儿教学的效果和
【摘 要】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运用,能够使物理题更为简单化,也可以使我们在做题时避免丢值漏解,所以本文我将对分类讨论思想在我们物理实际解题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文章首先概述了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原则与步骤,然后从物理属性、以及已知条件角度两方面出发,讨论如何在解题中运用该种思想,同时进行思考,站在我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分类讨论思想;高中物理;解题策略  随着我们所学物
【摘 要】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创客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支持。本文将针对创客教育内涵与特点进行详细地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策略,真正地展现出创客教育背景之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效率。  【关键词】 创客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创客教育切实转变了传统“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固化教学模式,展现了学生们在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在我
初中英语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积极进取的状态。教师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可以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以此达到教学目的。本文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着重分析相关具体教学策略的使用方法。以期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鉴的理論依据。  一、游戏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英语词汇储备  英语词汇是学生学
【摘 要】 英语学习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老师在上课所讲的基础知识和在课外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相当重要的,这将会使小学生更好地去接触和学习英语。本文便从实践的角度去剖析小学英语拓展性教学思路。  【关键词】 小学;英语;拓展性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拓展性教学。拓展性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开拓小学生的眼界让小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课
【摘 要】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都希望成为一名“科学者”。而自主探究能够为学生创造发现、研究、探索、科学的环境,能够满足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科学者”的心理需求,深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自主探究;精彩课堂;小学科学  “老师放手让学生拥有丰富的体验是科学教学成功的前提”,这个“丰富的体验”从哪里来?就从学生的自主探究中来